
2018/5/9/星期三/微课文字稿
听鹂
大家好 !
我,是听鹂。
我,今年61周岁,也是失独母亲,我的孩子,已经离开我很多年了。但是,思念从没有减轻过!我年轻时的座右铭是“做螺丝钉式的人”,到了中年后,又加上了一句“爱,所有的生命!”
前几期微课堂,几位老师,所讲述的自己的故事,已经让我倍受感动和启发了。我从新审视了自己的失独经历,再次整理自己的思绪。
(那天,我打开微信,爬楼,忽然发现,尚善辛欣给我发过微信,已经有些时候,我才看到,很是内疚,赶忙回复过去,原来是邀请我参加尚善暖心微课堂的课录,我受宠若惊,很是惊慌。)
应尚善基金会的邀请,来到暖心微课堂。讲课,真谈不上,只能称之为讲述。讲述个人的一段经历而已,磨磨大家的耳朵罢了!我的失独故事,如果对同命人能有帮助,当然是件,令我欣慰的事情了!所以,我接受了尚善的邀请。
讲述的妥当与否,敬请大家指教!
下面,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失独故事。我讲述的总标题是《我是怎么走出心理阴霾的》。我和所有失独父母一样,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而且是未成年的,花朵一样的漂亮女孩。 (孩子的逝去,所有亲友都会悲痛,而孩子的母亲,是最最悲痛的。)
一、我的女儿,一个花一样的小女孩
1982年夏末的一天,我母亲家的月季花继续开放着,还开了粉红粉红的一大朵!我母亲对我说,“你看,这朵花开的出奇的大,又这么好看,你一定是生女儿!”我听了,不屑的笑了笑,也没太在意。这时的我,再有一个多月就到预产期了。
我是喜欢女孩的!希望生个女孩。结果,就那么巧,孩子出生了,还真是女孩,医生护士都夸孩子漂亮!我高兴坏了!上帝果真赐给我一个女儿,还是一个可爱的花朵般的漂亮女孩!孩子的出生,给家里带来无比的欢乐,我心里也幸福满满,随后全身心的,把精力财力物力都投入到,认认真真的养育和培养这个孩子的事情里去了!
女儿也很争气!很出众!谁成想,后来都成了一场空!
二、女儿逝去
没成想,我女儿,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就已经为学校在区里拿过名次和荣誉的小学生,在她九岁那年的秋天里,满山红叶的季节里,被疾病带离了,她热爱的她眷恋的人世间,离开了爱她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爱她的亲人,离开了爱她的父母~
她,花一样的漂亮女孩,带着遗憾,离世了!那时是1991年10月23日!
女儿是夜里凌晨离去的。又是那么巧合,就在那一刻,她的一个同学睡梦里大喊她的名字。女儿的干妈,也在睡梦里蒙蒙胧胧的好像看到了她,花仙子一样的飘过来,又飘走了。
题目三 浑浑沌沌的我
女儿的逝去,我的美好希望和骄傲全没有了。
女儿逝去了,我面无表情,思绪呆滞,没有眼泪,心里空空的,眼前只有女儿的影子,总想去追这个影子!那时,我每天都去不同的方向去追,一直追到天黑。一天也不知道饿!心里的压力很大。
有一天,就我自己在家,我拿着一只兰花碗,很漂亮的兰花碗,离地面一米二三的高度,松手,“拍啦”,碗,摔个粉碎,美好的东西,就这样被无情的打碎了!我看着地上的碎片,无声的沉默着,愣着……,不知过了多久,我哭了!
终于放声大哭了一场,一直哭到累了!就这样也还是不能释放心里的痛楚!每天,仍然还是,浑浑沌沌的,去追孩子的影子,不渴也不饿,追到半夜,才无奈的回到家!
一天,一个朋友,来看我,对我说,“你别追了,不可能的事儿,那是幻觉,是你太想她的缘故”。“看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你不能这样下去,你应该,从新开始生活,才对”。我琢磨着她的话,想着,也去死,就可以和孩子会面了?想着,向着一个方向,一直下去,不再回来了,就有可能追到孩子了……
真想一去不回头,可是每次出去,又回来了。迟迟没有决心不再回来,原因是,我还有母亲!我心里还装着母亲。我每次不想再回来时,母亲担心的眼神,就浮现出来。那是母亲对我的牵挂!我心里还是想着母亲的,还有这点自知力,也多亏了还有这点自知力,不然就不可想象了……
现在还记得,那时候,有一天,我骑自行车,一直向西,出了城区,来到山区,顺着山路,到了深山,来到一段山路的崖边上,下面很深,我站在那里,向下看着,一点也不恐高,一点也不害怕。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叫喊,同时还听到由远而近的机器声音,我回头看去,一台运输拖拉机引着山路开过来,我的自行车还在那段路上,我赶忙过去,把自行车拉到路边,拖拉机就从我身边开过去了,我看的很清楚,开拖拉机的是个三十岁多岁的男子,还歪过头来,疑惑而不满意的看了看我,我也不知道,那个叫喊声是不是他叫喊的。拖拉机开远了。我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北京方向30公里。天色暗了,脑子里又浮现出,母亲担心的眼神。有点小凉风掠过,我不尽然的打了个寒战,感觉有点冷,我回了回神儿,推起自行车,沿原路返回了……
我女儿的病逝,我伤心,我悲痛,我母亲也很伤心,也很悲痛的。如果我,再突然失踪了,那我母亲,她可怎么承受呢?!我每次看到母亲,担心的眼神,我的心就会更痛,更自责,真的不好意思的再做出让母亲更伤心的事了。为了母亲,我不在去追孩子的影子了。
躲在房间里,看孩子生前用过的书、本,画的画,编辑的小报纸,每次女儿编辑的小报纸,都会收到老师的优评,我也是没有想到,她竟有那么好的编辑才能。还有女儿生前照片,还有区里授奖照片,等等其他遗物。一件一件的慢慢看。看过了,就呆坐着,不知要呆坐多久……我,每天还是那样浑浑沌沌的。
又一天,忽然想去美术馆看看,那里是我和孩子生前,会去的地方。我,来到美术馆,在展览画作的墙壁前,慢慢走过,开始是漫不经心,可后来,画作里热爱生活的气息,一股股要挤满我的心,我好像身处莫名的乡村,我好像走在原野上,走在不知道是那里的草原上,走在绿草羊群中,一时间,竟然忘记了现实中悲痛的自我。
美术馆的所有展厅,充满着艺术的感染力,每幅画作,都洋溢着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一种冉冉的生命气息,让我的心情激情了一下,悲痛的心情,好像得以了缓冲。
我走出展览大厅,站在美术馆门前的广场上,抬头看着天空,有一群鸽子,飞过来又飞过去,鸽哨,在空中嘹亮着。我想起,那个朋友的话: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开始新的生活。、
孩子没有了,很不幸,很悲伤,很万般无奈!但是,自己不能因此被打倒,不能这样破罐子破摔了!
孩子只是血脉的延续,孩子没有了,只是血脉不能延续了,可是,自己的生命还在呀,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都还在!只是,你,自己一时因为悲痛而忘记了!迷失了!
我,站在原地,叹了口气。心里说,是啊,比我苦难的人,有的是。逝去孩子的人也不只是我一个。我决心走出这痛苦的心境。再不走出来,就可能垮掉了!
虽然忘不掉这痛苦,但必须不再受这痛苦的控制!在痛苦的控制下的我,已经是透不过气来了,要活下去,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自从孩子逝去,痛苦就一直压抑和控制着我,左右着我,要想从新开始生活,就要,先摆脱被痛苦的控制,这是必须的,首要的!
这,心里的痛楚,心里的不舍,心里的放不下,就是心理阴霾!要从新开始生活,最首要的就是走出这心里阴霾!这心理阴霾,是,今后生活工作社交的,最大妨碍!尽早走出心理阴霾,这关乎家人的担忧和母亲的担心!关乎自己今后的日子!也关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关乎着关心我的朋友们的期望!
那天,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开始走出心理阴霾的起点!
虽然心里还是痛苦的,但是意识到,不能再被痛苦左右了!准备结束以前浑浑沌沌的不堪的日子!
那天,当我,离开美术馆时,我的脚步,虽然还是沉重的,但是,心理上,开始松动了。
四、这不是偶然,战胜心理阴霾,不完全靠自己的自主,但是自主很重要
这一趟,美术馆之行,好像是那么神秘,怎么就看个画展,就能一下子,打开我的心结?排除心里阴霾呢?读者会觉得不可思议?看似是不可思议,实际上,这,不是偶然的。而且是心理上的松动。
女儿的离世,让我浑浑沌沌的有段时间了,也有些失忆。我人虽然一直是浑浑沌沌的,但是内心里,潜意识里有种东西在告诉我,你需要自省!但是,马上又醒不了。我心里,一直在问自己一些问题,迟迟都没有像样的答案。实际,这都是潜意识在预备自省。
美术馆,是我学生时代常来的地方,这里有我许多许多的记忆,其中一些记忆随时间,已经不再忆得了。女儿学习绘画时,我也曾带她来过几次。这里,有旧记忆,也有新记忆。在这里,有新旧记忆的交织,有我各个阶段的足迹,这里,有可能,帮到我的自省,有可能把原来的自我唤起,更要紧的是,有可能把我从浑浑沌沌中,叫醒!寻找出一些问题的客观的答案,让我不再纠结造成自己浑浑沌沌的心结!美术馆,那里,是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的地方!
来美术馆,是忽然想来的,但是,自身的自知力的驱使,是不可否认的。
自知力,是一种本能。人性,自身的本能。人,如果完全丧失了自知力,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一种本能的自知力,在他人的提醒、启发和引导下,使我,想来美术馆,在特定的条件反射的景宇里,让自己的记忆自然打开,激发、兴奋神经,振作精神,以至,达到自省!来叫醒一个浑浑沌沌的,萎靡不振的,我!
这一本能,只有在,特殊或特定的情况下,才可能被发觉,被启动!
被发觉,是人的感知,能否被启动,也因人而异。
一个人,如果能够,自我发觉启动自省,自我自觉的修复自身的问题,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要借助他人的引导或医疗干预了!
这一本能,也是,一个人,继续生存生活下去的唆使者!纵拥者!这一本能,往往是,为什么有人在挫折发生后,能很快的振作或坚强起来,很快的度过人生难关的原因吧!
我就是,在这一本能的唆使纵拥的驱使下,在他人的提醒下,又借助于,特定的最有可能引发自己的神经活力的地方或环境,启动了自省。
在自省的作用下,开始走出浑浑沌沌的阶段,从新找回自我。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咨询师,就是启动这一本能的最有效的引导者。
能够启动自省,除了心理咨询师外,还需要自身固有的素质,来参与,才可能达到。
也就是,个体的自我愿意。虽然是被动的,但是很重要,因为,内因是关键!就好比,石头,再适当的孵化温度,也不会育出鸡娃娃来,一样的道理!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奋发图强的年代,这之后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后来的,跨世纪到了两千年之后,二十一世纪的开端,这么一大段,混合的年代,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是跌宕起伏的,但是始终不乏新生理念,以及众多的时代人物,层出不穷!积极的社会因素,终归要站领上风,而成为社会的主流!也会影响着人们随时代而成长!给予人们深刻的时代的影响和烙印!以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变为个人的内因素质!
出生和成长在这样的年代里的人,积极的理念和积极的文化,必然深入到个人的思想深处。在命运出现危机的时候,很自然的随之会迸发出来积极的响应。这一现象,也归于内因素质的响应。
不论是50后,还是60后,还有70后,都处在那个混合的同时代里,多多少少,都烙印上那个时代的积极思想的印记。在命运的变化面前,他们都有,可能会发挥其内在的,内因素质的响应的机会。
感谢那个年代的积极因素,赋予每个人的思想烙印里,成为了我们这些人的内因素质。
做为那个时代过来的我,也必然留下时代的烙印!能有觉悟到内心的转变,一定不会是偶然的!
是外因和内因的结合,潜能量引发内在因素的转变,这才是让我从一个浑浑沌沌的心境中,走出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如今失独父母过万千了,大部分都还能够正常生活,坚强的活着,自我化解心里的痛苦,我想,就是这个原因的作用了!
朋友和亲属的劝说,音乐,歌曲,艺术作品的感染力,等等,都属于外部因素,由这些外部因素,启动内因因素,鼓舞个体自我,来,看开现实,面对现实,面对无奈的处境,让自己来说服自己。
这种说服自己,是人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在受到外因的激发而启动,让自己,自主调整自己,使自己,能够在挫折面前,坚强起来!
说坚强,实际也是自身的本能!是,生命的本能!是自身的心理修复本能!能不能启动这个本能,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愿望!这大概,就是现在人所说的,自身疗愈吧!
俗话说的好,“听人劝吃饱饭”。听劝,得自己想听,吃饱饭,需要自己想吃饱。劝说的人和自己的主观意识,需要一起,起作用才行。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轮到每个各体,轮到自己,真的有些难度!
说难是难,但是,关键在自己,在自己愿意不愿意,化解这个难度。
这个愿意还是不愿意,取决于,自己的自律能力!别人,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愿意干!
人的自身心理修复能力,完全是和自身的自律能力,成正比的!人的自律能力相对强了,自身的心理修复能力也就相对强大了;人的自律能力相对强,人就不会过于任性,人就不会过于情绪化,人就不会过分反应,遇事就可以较好的抑制情绪激动,让自己的情绪在短时间内得到调整。
这个调整是自愿的,必须是自己想来调整的。
这就需要,自己自主的强化自身的自律能力!
人活到老学到老,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人生中,每一个挫折,都是一次自律的强化。也是一次再学习!
我失去独生女儿,算是人生中最大挫折了,在这个最大的挫折痛苦中,使的自己的自律能力,被动的被强化了,唆使自己,从痛苦的浑浑沌沌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必须看开所有,想开一切,必须把生和死,同等的对待起来!必须这样,才能,消除因女儿的死亡带给我的心里阴霾!
走出心理阴霾,真的不容易。
我曾经沉沦于不能自拔的心理阴霾中,如果不是,有朋友拉一把,善意的提醒,适当的医疗干预,自身的愿意,尽快的觉醒、醒悟,自行借助特定环境,激发神经的活力,振奋精神,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自主的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
就是这样,我也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
六年的期间里,也是反反复复的。还好,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自律能力!最终还是自主的战胜了心理阴霾!不再受这心理阴霾的控制!掌握了自主!
六年,六年的时间,我,终于明白了,人世间,许多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甚至是永远的,一辈子,也不会有答案的!
基于此,就更没有必要钻这个牛角尖,没有必要继续纠结下去了!
为了摆脱这种心理阴霾的控制,我 尽量的,让自己 忙起来,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除了上班外,其他时间,或去夜校充电,或去大学里听名人课堂,或者去参加某些学习班,学习感兴趣的技能等。
后来证明,这些,都是帮助自己走出心理阴霾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因为,分散了注意力,从单纯的思念,步入到,多兴趣追求中去了,也就不在受,那种心理阴霾的左右了!
五、从新唤起对孩子们的爱 参与社会活动是克服心理阴霾的很好途径
失去过孩子的母亲,许多,最怕遇到,和自己孩子的年龄,相仿的孩子,我也是一样。
女儿逝去后,多喜的事,我也高兴不起来,哪里有多哀的事,我也无动于衷,没有了喜怒哀乐的感觉,原来挺热情的一个人,对所有都变得很冷淡,不和任何人来往,也不关心别人,很少和别人说话,不敢看人家的孩子,也不关心,更不敢动母爱!因为,心会很痛!痛的都要流血!
所以,有孩子的地方我都是躲着。熟人多的地方也不去!
到了1997年夏天,南方水灾,全国赈灾,北京一个机构搞赈灾活动,一个朋友也叫上了我,去做志愿者。那年我已经过了四十岁了。孩子逝去六年了。
参加赈灾活动的,来自多地方,大多数,原来都不认识。有位已经五十岁的大姐,是第一次见面,大姐带着她的女儿也来参加了。这个孩子一出现,我心里就咯噔一下,随之心里痛痛的。我女儿要是还活着,有十几岁了,比她小不了几岁。这位大姐的女儿十七八岁的样子,也挺漂亮的,活动中大姐的女儿,热情无私不计较时间,给我留下良好的形象,活动持续了十天,我们也就熟了。
活动结束时,大姐向我提出,带她女儿去逛逛北京城。啊,这可是难题,我女儿逝去后,还从没有带着人家的孩子玩去过,就连我的侄男嫡女,也不曾有过啊。可是又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这是女儿逝去后,第一次,带着这样的孩子出去玩,心里特别的不是滋味。
带着这位大姐的女儿玩了一大天,到最后,我忽然感觉到,我心里的那颗冻结了的母爱,解冻了,大姐女儿的音容笑貌,装进了我的心里。这时我还发现,有别的孩子从我身边经过时,我不再和以前那样,无动于衷了。我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我的心,开始柔软了。
回到家里,坐到镜子前,看到镜子里的我,有了一丝微笑,啊,一股更软的意境,划过心田。
我问自己,为什么不为活着的孩子们,而活着呢?为什么还要死守着一个不可能复活的孩子,封闭着母爱呢?都说母爱是伟大的,那母爱更该是博大的!
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太自私了,你的母爱太狭隘了,要改变自己,去放大母爱,去爱所有的孩子,去爱所有的生命,这才是真实的你,原本的你!
就在这时,镜子旁出现了,我女儿的影子,是带着微笑的女儿!我想去拥抱她,可是又不见了。
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从此,我不在板着脸出门,着装也有点变化。有人说我变阳光了,年轻了!
我不再躲着有孩子的地方,试着接近周围朋友们的孩子,试着,试图恢复过去那种,见到可爱的小孩子时,心里会开花的感觉。觉得那种感觉真好!久而久之,心里,真的能开花了!真的喜欢这种感觉!
朋友说我,你真的好起来了!太好了!
后来,所在街道上,有了失独者活动室,知道了同街道里竟有着几十位的同命人,我心里又被振动了一次。
这个专为失独父母开设的活动室,后来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新希望家园!家园的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还有志愿者,对失独者,都很好。所有的家园成员都很阳光。让我很受鼓舞。
随后又接到了,北京尚善基金会的邀请,在北京尚善,又结识了更多的同命人兄弟姐妹,看到来参加尚善的活动,众多的同命人中,有年龄比我大的,有比我年龄轻的,但是,可以说各个都显得很阳光,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曾经的哀伤,他们都在自救!
这之前,我不敢和同命人,特别是刚刚成为失独者的姐妹们接触,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安慰她们,害怕还没安慰她们,自己先受不了啦。
在多次的希望家园和尚善的活动中,进一步的转化了自己,才把自己和大家融合在一起。在尚善的多次活动中:
同命兄弟姐妹,互相抚慰搀扶的情景,深深的打动了我;
理事长毛爱珍老师的大爱博爱,振奋了我;
子尤母亲柳红和子尤的故事,震撼了我;
让我接触到了新的理念,意识到了团体的魅力;
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和陪伴,更是让我感动!
在尚善,我接触到,这样的语言:
姑息死亡,姑息生命!
姑息医学在生命中的介入,有何等重要!
关爱失独,关爱生命!
关注抑郁症趋势!关注和发现抑郁症患者!
让我深深意识到了,大爱的力量!
爱,不是孤独的,
爱,不是狭隘的,
爱的内容,广大而宽阔!
从此,我不想再封闭自己,也不再封闭母爱。从死死的爱着一个死去的孩子的,自私的狭隘的母爱中,走了出来。让母爱的目光,不再局限,让母爱也不再狭隘,尽可能多的关心需要关心的别人的孩子。由于放大了母爱,随之也放开了自己的心境,也使自己变得开朗多了。可见内心的舒展,心里的放开放下,和心理干预以及自己的自知力,有多重要。
就是这样,我心里的阴霾,又被移动了。虽然,还有惆怅,但是已经能够进一步,积极面对了。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参与社会活动,是渐渐的淡化和消退心理阴霾的很好途径!
六、结束语
姑息死亡,姑息生命,爱所有的生命!
黄泉路上从不分老少。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人,什么时候生,是父母决定的。
人,什时候死,谁也做不了主。
不论怎么死,死本身是正常的,要死谁也拦不住。
生死观,在于人的认知。
死,不止是自己的事,关乎他人,关乎亲人,甚至关乎团体,所以不可轻生!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打倒自己!
不该的死,不该发生!
爱自己,也需爱别人,
爱别人,也是爱自己。
爱所有的生命,更是爱自己!
把死亡,看做一件,又是正常事,又是伦理道德的事。
姑息死亡,不轻生命!
姑息生命,热爱生存!
有命在人,有寿在天!
爱生命,就是爱自己。
爱生存,也是爱自己。
先去的人,是先一步去了另一个空间,不到时候不开门。愣要去,关门外!
让我们,爱自己,爱亲人,爱所有的生命吧!
爱所有生命的,生存空间吧!
让自主的意识,不断充实和更新,必将是带走和驱散,心里不良阴霾的关键!
同命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一起学习毛老师的大爱,让我们共同维护好,每个人的心灵 大爱!
这样,会,更有效的驱散,心里的阴霾 !
祝大家,
舒展心境,热爱生命,
注重生存,愉悦心情,
过好每一天!
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孩子的早逝!
我的讲述,就到这里。
是否妥当,敬请各位老师和大家,指教!
谢谢!谢谢收听!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