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资讯

 

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在4月20日举行的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上,北京地区抑郁症筛查结果发布,学生、孕产妇、老年人、医院就诊患者、企业人员、医护人员等特定人群的抑郁筛查阳性率为9.62%到15.88%,焦虑筛查阳性率为15.25%到26.73%。此外,从论坛获悉据在体育锻炼与抑郁症治疗结合方面,北京安定医院与体育研究所已开展小样本针对亚临床抑郁的临床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干预疗效好,可接受度高。两家机构今后还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以形成专业的运动指导培训师队伍及针对抑郁症患者制定系统的运动培训课程。

心理健康周报(4.15-4.21)|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 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四川省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县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专项救助行动

四川省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县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专项救助行动,将对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中罹患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资助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对其因住院治疗严重精神障碍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基本生活费用和基本护理费用,给予特别专项救助,实现其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额救助和基本生活费用定额救助。

 

天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享2次免费专科医生指导

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获悉,诊断明确并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享受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健康管理服务,可得到医务人员的连续免费服务。患者纳入居住地所在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管理时,需由家属或原来进行治疗的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医生会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联系,根据患者病情,开展每年不少于4次的随访服务,在患者病情许可下,征得家属与患者本人同意,每年还可进行1次免费健康体检,2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指导,2次免费精神科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和2次用药后的免费复诊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公益工程落地座谈会在京召开

4月8日,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金与心关爱基金共同承办的,多家科研院校与媒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方案落地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次座谈会紧紧围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落地方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心关爱·进百城”公益工程联合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孙啸海指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必须要做到公众信赖、政府认可、专家认同;2.体系建设的过程必须是心理服务让公众有获得感的过程;3.以健康群体为对象;4.能够服务海量公众;

 

研究生抑郁倾向为普通大众6倍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布了一篇面向全球26个国家、2200余名研究生的调查报告。研究表明,研究生群体的焦虑和抑郁倾向均为普通大众的6倍,有中度到重度抑郁或焦虑的受访者分别约占总人数的40%。该结果发布后在社交网络引发广泛关注。事后《自然》发表社论,文章将矛头直指学术界的风气,“问题”主要包括工作时间长、官僚习气、就业市场形势严峻、研究生缺乏适当的职业指导等。 

 

抑郁症或是遗传疾病?科学家发现了80个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基因!

科学家们发现接近80个基因和抑郁症相关。由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从英国生物银行中获取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他们筛查了30w个人的基因编码信息以找到可能和抑郁症有关的DNA区域。他们发现一些基因涉及突触的功能,而突触是允许脑细胞传递信息的链接结构。科学家们随后通过他们自己掌握的遗传学信息以及23andMe的数据确认了他们的发现。研究作者David Howard博士说道:“这项研究为找到抑郁症的起因提供了新线索,我们希望它可以缩小搜寻治疗这种疾病药物的范围。”

 

本周推荐

1

与饮食习惯有什么联系?

Dr. Mayer 是脑与胃肠相互作用的研究者先驱,在关于精神类话题的谈话节目中,告诉了我们精神疾病与患者结肠切除史之间的关系、情绪如何导致肠道发炎、以及情绪是否与无麸质饮食相关等问题。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 精神时间”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4.15-4.21)|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 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2

心理咨询帮助了我:一位女大学生的咨询经历 

上个周二,咨询师对我说:“你是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人,我相信你一定会拥有非常好、非常广阔的未来。”这一次,我终于能够笑着回答:“是的,我也这样相信。”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 渡过”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4.15-4.21)|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 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3

抑郁症父母如何保护孩子免受抑郁症影响?

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是一个挑战。患者生活中有很多失落与绝望。那么想象一下,如果父母的抑郁症未妥善治疗,会如何影响孩子呢?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 健心家园”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4.15-4.21)|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 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4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项抑郁新研究 | 文献述评

以下为近期发表的五项有关抑郁症诊疗的研究: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 医脉通精神科”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4.15-4.21)|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 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5

抑郁和焦虑,请你再也别回来!

一位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姑娘,找到了漫画家尼克(Nick Selçuk),借助他的画笔,这个姑娘得以向我们解释,抑郁症和焦虑症人群在遭受着怎样的折磨。画风很萌,内容走心。感受一下!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 大话精神”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4.15-4.21)|第一届抑郁障碍高峰论坛 暨首都医体融合抗击抑郁论坛召开

 

 

心理健康周报

聚焦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最新动态

传播心理健康和抑郁症防治知识

 

我们倡议全国各地乐于支持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和科普宣传的新媒体同道一起联动,共同发现和收集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动态信息,每周共同汇编和推送“心理健康周刊”。

 

用知识守护心灵,

让传播点燃希望。

 

投稿及纠错请联系:info@shangshan.org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yokaworld@163.com

 

本期编辑:袁漪

感谢北师大心理学部大力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