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的探索与实践》1月7-8日举行。

为了倡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多变环境下如何构建青少年和谐健康成长环境以及做好青少年抑郁症防治,2023年1月7-8日,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支持,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渡过、大儒心理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的探索与实践》在渡过“北京之家”现场举办,同步线上直播。

来自政府、医疗、学界、公益组织、企业的20余位嘉宾参会并发表演讲,从医学、心理学、社会支持、教育等多个视角对青少年抑郁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 王钢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副主任王钢亲临渡过北京之家会议现场,他在致辞中表示:“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绝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适应环境的多变性,主动求变,主动应变,变被动为主动,由主动到能动。”
王钢副主任提出,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要努力做到“八个应该”,即应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创新、符合国情”、“适应特点、满足需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素质、身心同康”、“落实政策、人才保障”、“科技赋能、文化铸魂”。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刘洲鸿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在致辞中表示: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越发复杂的环境和挑战,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腾讯基金会也关注到这个议题,并做了一些试点支持和尝试。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青少年自身及其所处的家庭、学校、医疗、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协同努力、共同支持。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和力量能关注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所长,凝结成合力,一起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支持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创始人 毛爱珍

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的创始人毛爱珍在题为《青少年抑郁防治需要大爱、大勇和大智慧》的主题发言中指出:青少年抑郁防治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建阳光、包容、有爱的成长环境;需要有渡过创始人张进那样的不畏艰险、渡人渡己的大勇,还需要有将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结合起来的大智慧。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党委书记

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乔志宏

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党委书记、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乔志宏做了题为《心理视角看青少年抑郁的成因与康复》的发言。他指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心理障碍的发生,但对儿童青少年来讲,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心理障碍的防治,一方面应提高、改进个体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生活中的不必要的应激事件,最重要的还是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做了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600号故事”》的演讲。他指出,随着需求和需要的增长,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将从精神医疗服务向精神健康服务转型,营造“心理健康命运共同体”生态非常重要。

同时,适应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和特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运用跨界、创新的传播形式线上线下科普精神健康知识,形成了破圈的“600号”品牌,倡导公众关注精神健康问题,减少病耻感,主动寻求专业支持。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大儒心理创始人 徐凯文

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博士做了《从现象学到病因学——青少年抑郁的综合诊治》的主题演讲。徐凯文博士认为,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显,作为一种现象结果,背后有其复杂的病因学机制。
青少年的抑郁问题不仅要靠药物治疗,也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环境氛围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互相支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回归“名校高分不如树德立人”的教育本质。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渡过CEO、陪伴者计划联合发起人 李香枝

渡过CEO、陪伴者计划联合发起人李香枝做了题为《社会视角看青少年抑郁与社会支持》的演讲,她介绍了渡过在支持抑郁青少年方面的三种力量:一是“看见的力量”,看见他们丰富多彩的一面,也看见其孤独无助。二是陪伴的力量。
渡过 2018年率先推出“陪伴者计划”,核心是赋能康复者和家属,在现有医疗心理系统之外发动更多人加入支持体系中。三是专业的力量。渡过已经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精神科诊所,建立了陪伴者职业学社,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构建,为青少年家庭提供支持。

会上,全体与会人员共同缅怀了已故民间抗郁领袖、渡过创始人张进老师,感谢他为普及抑郁症知识,持续呼吁社会各界对抑郁症的重视与支持,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帮助患者康复所做出的伟大努力和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圆桌讨论:多元视角探索青少年抑郁防治

左起:主持人伍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脉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乔志宏(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党委书记、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华清(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王钢(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毛爱珍(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徐凯文(大儒心理创始人)、李香枝(渡过CEO、陪伴者计划联合发起人)

为客观反映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渡过针对渡过社区抑郁症患者及家属开展了调研,并撰写了《2022年青少年抑郁症功能恢复蓝皮书》。

这份近30页的报告从青少年抑郁群体在“学习、社交生活及家庭生活”三个主要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用翔实客观的数据反映了青少年抑郁功能恢复状况,指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目标应聚焦提高生存质量,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呵护青少年,助力他们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痊愈。

1月7日下午,社会各界嘉宾从环境支持的角度,深入讨论了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作用。演讲内容涉及广泛、视角多元:

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倪子君分享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康复的积极作用》;

郁金香陪伴创始人、绿城爱心基金会秘书长、青少年成长营负责人刘虹介绍了《社群力量促进青少年抑郁康复》;

资深逻辑认知疗愈法实践者、长安资本创始合伙人谢犁分享了《从案例角度解析青少年抑郁》;

智慧中医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大数据方向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韩东燃做了《中医大数据背景下的青少年抑郁症研究》演讲;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政策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贺银瑞介绍了《河北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

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王兼扬分享了《香港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实践与经验》。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1月7日下午圆桌论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振韶以及各位主讲嘉宾齐聚,深入讨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给线上线下的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内容。

为给予广大患者及家属信心,大会邀请了来自渡过社区的数名青少年患者和家长参会分享了与抑郁症抗争的心得。在经历无数的痛苦和无助之后,他们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重新获得健康的生活。

渡过还在大会上发布了青少年抑郁患者原创作品集《青少年之声》,这本汇编作品集取自渡过平台内青少年创作的文章和漫画,真实反映了情绪障碍青少年的心声。

1月8日,大会继续进行。上午,来自三甲精神专科医院的代表到会做了主题发言。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分享了《青少年情感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北大六院主任医师姚贵忠做了《青少年抑郁功能恢复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全面支持》演讲,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师刘艳介绍了《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心理学理解和干预》。三位来自医疗一线的专家带来了极具操作性的专业内容。

1月8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师陈师韬介绍了《家校课堂:青少年抑郁的表现、评估及干预》;渡过心理咨询师、《反内耗》、《如何应对心理的难》作者于德志分享了《家长课堂:如何倾听和支持心理困境中的孩子》;大儒心理合伙人牟惊雷做了《心理+:青少年重性心理问题的整合与全过程治疗模式》演讲。

大会期间,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博雅小学堂、渡过、大儒心理、广东日慈公益基金会、绿城爱心基金会、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壹基金、一土教育、中脉公益基金会等十余家机构联合发布了《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环境倡议书》,呼吁家庭、学校、社会高度重视并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问题,重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普及、关注和呵护,防治并重,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各界齐聚 探讨多变环境下青少年抑郁防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