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 学会“倾听”的慈善

文/本报记者 顾磊

2014-11-18期10版

 

“慈善有时候并不仅仅是付出金钱,你也可以付出时间,用这些时间来倾听。”11月15日,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家公益机构秉承“关爱精神健康,促进抑郁症防治”的宗旨。开展抑郁症防治的宣传普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以及奖励相关优秀人才、资助相关公益组织。

今年,基金会举办了一场有意思的系列公益活动,名为“倾听一小时”,活动地点在厦门、杭州、长沙、北京等城市。在北京站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基金会理事长毛爱珍亲自将“关爱精神健康,从倾听开始”的公益旗帜传递给《时尚健康》杂志出版人孙雅君。随后,曾经做过10年记者、10年心理咨询与培训的舒唱帮助大家认识倾听,学会倾听。

为什么要强调倾听?基金会负责人给记者讲了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义工,去敬老院陪老人说话。在敬老院,她花了4个小时听一位老人在说自己“光辉的历史”,觉得很累。

第二天,这位义工接到电话,是敬老院工作人员打来的,说那位老人要谢谢她,这么多年了,只有她能把他的故事听完。

“关爱精神健康,应该学会倾听,而怎么倾听是有学问的,要听进去,通过精神层面的沟通,理解讲述者,让他们获得善与美好的反馈。”基金会负责人说。

这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时尚健康杂志社、杭州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湖南芒果V基金、福建同心慈善基金会、上海郁金香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与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的参与。

正是因为如此多的机构参与,基金会获得各种资源,在各地举办的倾听训练营或工作坊吸引了社会关注,活动信息在微信、微博上的转发率很高。

毛爱珍介绍,该活动培训一批懂得倾听、善于倾听、愿意倾听的传播者和志愿者,指导他们在所在区域以家庭、企业、社区为单位,持续开展“倾听一小时”的“一对一”或“多对一”活动。

“我们希望推动社会对抑郁症及抑郁情绪问题的真正关注,提升公众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程度,促进人们的真诚沟通和相互理解,帮助抑郁症患者和潜在抑郁症患者融入社会。”毛爱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