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个人的战斗》| 传播创新奖入围
发表媒体:“夸父心理”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08月12日
出品人:赵向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链接
点击图片或点击“观看”,观看视频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这是一个抑郁的时代。
这不仅仅是一个焦虑和抑郁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
我要用文字和影像记录这个时代的焦虑和抑郁,
唤起人们心中不死的灵魂。
仅以此片陪伴和安慰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
让抗击抑郁症,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
——赵向阳 博士
纪录片《一个人的战斗》简介
赵向阳,一位留德心理学博士,一位中国大学的教授。妻子贤惠,女儿乖巧,有房有车,属于典型的精英阶层,但是,曾经陷入长达半年的重度抑郁症之中,无法自拔。
李福越,一位小学毕业的水暖工,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自己曾经居无定所,生活卑微到了泥土里,感到非常苦闷。但是,跑步让他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曾经是多项超100公里山地越野赛的冠军。
这两个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人,为何汇合在一起,沿着中国著名的青海湖一人骑行一人跑步跑一圈?3200米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严重,4天时间360公里,每天至少两个马拉松,他们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纪录,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和体力上的折磨?
蓝天白云、金黄的油菜花、关于抑郁症地狱的黑暗记忆、不期而至的车祸、心心相印的爱情故事、中国底层人们的生活、青海湖边磕长头的藏人……这一切尽在《一个人的战斗》中。
《一个人战斗》是中国首部个人投资的关于抗击抑郁症的纪录片。制片人赵向阳自筹资金,亲自主演,演绎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片段,只是为了唤起社会对抑郁症的重视!希望让抗击抑郁症,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克服的!包括重度抑郁症,甚至包括死亡。肉体可以消亡,灵魂不死。只要你有梦想,我就会支持你!”
相关评论
彭凯平教授(清华心理系系主任)
向阳以自己的学识、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热情、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心理学家早就发现的一个规律:“抑郁症不可怕,抑郁症不遗传,抑郁症不传染,它是人类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就像感冒一样,有的时候我们都会得,有的时候我们得的还比较严重,但是它会过去,它会超越,它会改善,它更不会传染给很多人”。能够用自己的经历来验证一个心理学的现象和原理,这就是向阳的伟大之处,这就是他的作品《一个人战斗》的价值和意义!我非常开心,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心理学家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愿意把自己的痛苦以视觉艺术的形象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感染,受到激励,受到升化。”
张同道教授(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纪录片中心主任、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和研究专家)
“我原来没想到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最后拍了这么一个有心理深度的一部电影。虽然可能在技术上它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情感的真挚、思考的深度都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觉得这个片子最有力量的就是一个裸露的心灵、一个痛苦的、滴着血的心灵最终走出来,走向阳光,看到一轮太阳升起,而且急于把这种太阳的光明和温暖传递给别人。片子虽然很短,但是情感力量很强大。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可能不是忧郁症,但是总会遇到这些黑暗的东西,不可能一生中都是莺歌燕舞,阳光灿烂的,不可能!所以,这个电影如果从名字上来看,《一个人的战斗》,不仅是对抑郁症,它指对人生的那种黑暗的状态,都要面对这样的战斗。这个价值可能超越了对抑郁症本身的表达”。
Mike Mosley博士(法国 ENSAE大学兼职教授、作家、资深影迷、赵向阳和他的爱人多年的亲密朋友)
“影片《一个人的战斗》剪辑得非常漂亮,配乐和诗词非常完美!我看过很多的电影和纪录片,我知道好的纪录片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很少见过一个纪录片能像《一个人的战斗》一样同时做到如此真诚又如此美丽。我希望很多人有机会能看到该影片,因为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抑郁症或者即将经历抑郁症的人来说,它都是某种安慰和鼓励”。
周长辉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专门为《一个人的战斗》填词一首)
【行香子】
山重重,水重重。
暴雨狂风,岁月峥嵘。
莫问天公公不公。蒙君不弃,相伴相从。
君之爱,在我心头,(在)我心上,(在)我心中。
如鲲鹏,似青骢。
自由自在,海阔天空。
风雨化成七彩虹。惟君之爱,真的不同。
君之爱,在我心头,(在)我心上,(在)我心中。
出品方:北京夸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制片人:赵向阳
策划:何钦
导演:李太岩子
李太岩子,出身影视世家,留学加拿大,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为赵向阳博士的真诚、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感动,无偿全情投入。
文章转载自【夸父心理】
原文链接请点击“原文”
相关文章
- 科普奖入围作品(五)|“精神科专家苗国栋
- 科普奖入围作品(四)|“小崔不抑郁”微信
- 传播创新奖入围作品(一)|“友心人”微信
- 传播创新奖入围作品(二)|“简单心理”微
- 传播创新奖入围作品(三)|CCTV
- 传播创新奖入围作品(四)|“一条”微信公
- 科普奖入围作品(一)|“简单心理”微信公
- 科普奖入围作品(二)|“KnowYourself”微
- 科普奖入围作品(三)|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 新闻奖入围作品(七)|《新京报新媒体》
- 新闻奖入围作品(八)|《界面新闻》
- 新闻奖入围作品(九)|《财经》
- 新闻奖入围作品(一)|《法治周末》
- 新闻奖入围作品(二)| 《财新网》
- 新闻奖入围作品(三)|《南方周末》
- 新闻奖入围作品(四)|《澎湃新闻》
- 新闻奖入围作品(五)|《解放日报》
- 新闻奖入围作品(六)|《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