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biblitherpy) 一词源于希腊语,由“图书”和“治疗”合成,也可称“图书治疗”,顾名思义,是指利用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和王同亿编译的《英汉辞海》对该词释义为:指导患者阅读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内科学和精神病学上的一种辅助疗法,亦指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
阅读疗法又有:读书疗愈、书目疗法、图书医疗法、图书治疗法、文献治疗、信息疗法等多种名称,是一种辅助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并不直接教导读者如何做才能解决他们目前所遭遇的情绪问题,而是让读者在接触适合的图书信息资源(例如:书本、影片、音乐等)后,对其内容产生「认同」、「净化」、「领悟」,并在经历这些过程后,能对他们目前所遭遇的困难有新的认知与体会,进而解决自身遭遇的问题。
清代大才子张潮,是中国第一个开出阅读疗法书方的人,他的小品文《书本草》,模仿中国传统的本草一类的药典的体例,用揭示中药药性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几乎所有典籍的药性、疗效及副作用,耐人寻味:
处方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药 性: 俱性平, 味甘, 无毒•
疗效: 服之清心益智, 寡嗜欲。久服令人醉面盎背,心宽体胖。
处方二:【五经】《易》、《诗》、《书》、《春秋》、《礼记》
药 性: 俱性平, 味甘, 无毒.
药 性: 服之与四书同功。
处方三:【诸史】《史记》、《汉书》
药 性: 味甘, 余俱带苦。
疗效及副作用 : 服之增长见识, 有时令人怒不可解, 或泣下不止,当暂停, 复缓缓服之。但此药价昂, 无力之家往往不能得。即服, 亦不易, 须先服四书、五经, 再服此药方妙。必穷年累月方可服尽, 非旦夕所能奏功也。官料为上,野者多伪, 不堪用。服时得酒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