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微课-37】周海宏:音乐何须懂

 

 

2019/08/07/星期三/暖心微课堂

暖心讲堂


 

音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味剂。但是,很多人常常会觉得,高雅音乐我们也欣赏不了啊。真的是这样吗?今天的微课,我们向大家推荐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演讲《音乐何须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个人的感受重于别人的理解,听不出来,理解不对,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自己的丰富感受!”周海宏教授以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到音乐鉴赏,讲到音乐与人生……

 

今天的微课是由同命人老燕推荐的,也欢迎大家向我们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视频,作为微课分享给更多家人。

 

【暖心微课-37】周海宏:音乐何须懂

周海宏,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对哲学、美学、人格与动机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部分视频内容文字版:

 

我不仅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我还是一个普及音乐的爱好者。我心存一个梦想,我认为我的梦想的实现,就是大国梦实现的标志——我的梦想是,我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欣赏经典音乐的人,能够像喝酒的人一样多。

 

……

 

两千多年前,俞伯牙就找不到知音,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也听不懂他的音乐。

 

不仅是普通人听不出来,就连那些专门搞音乐的人也听不懂,听不懂也就是说听不出来音乐表现的是什么。

 

这不是因为我们听众的欣赏水平差,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而是因为音乐不能直接转达那种视觉性语音性的内容,所以我觉得俞伯牙是不懂音乐,他要是真懂音乐,就不会要求他的听众听出音乐中那么具体的东西。

 

其实,那些搞音乐的和那些音乐爱好者,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才不管什么懂不懂呢,用我的话说就是较少依赖于内容解说。

 

大多数人听严肃音乐,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啥也听不出来,严肃音乐高深,咱们听不懂。我们这帮搞音乐的,刚开始听的时候跟大家一样,也是啥也听不出来,但是我们接着往下听,这就是区别。

 

欣赏音乐不一定非要听出那些场景、思想、故事,没有必要非要用那些文学化的、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

 

以前大家可能很少听说我这样的观点,在音乐中追求那些形象、场景、思想、哲理、故事等内容,其实是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去欣赏音乐,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构成了很大的障碍。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这也是严肃音乐,高深难懂,啥也听不出来。同样还是这个作品,一模一样的不变,把它放到一张轻音乐的唱片里,听起来就变得优美、悦耳、舒服,就能听得下去。

 

为什么同样一首曲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就有能欣赏下去和不能欣赏下去这么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把那么多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

 

我认为,除了我们历史的原因之外,还有更直接的原因,就是过去多年来,我们国家进行的音乐普及工作,基本上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于是这种观念就进入了大家的头脑。

 

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是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造背景,等等——经年累月的音乐宣传,强化了人们头脑中本来就有的这个误区。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