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周报(11.05-11.11)

心理健康周报(11.05-11.11)|携程亲子园事件后如何保护孩子不受虐待

本周资讯
 

 

 

携程亲子园事件专家谈

如何让孩子不受二次伤害

“携程亲子园事件”被曝出后,如何保护孩子不受二次伤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员高鸿云表示,幼儿遭遇虐待后,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至关重要,需保持情绪稳定。此外,益直播平台邀请专家谈如何将伤害最小化,家长能够做哪些事情保护孩子,不遭受类似的伤害,具体可参考:1.带幼儿尽快远离受虐场所;2.避免反复询问受虐情景;3. 保证幼儿正常的生活规律;4.陪伴者需要保持情绪稳定;5.安排丰富的游戏活动;6.温和陪伴孩子,让孩子充分表达情绪;7.家长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虐待相关事宜;8.如果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持续异常,家长应带孩子就诊心理科,获得进一步专业帮助。

 

全国首份精神卫生医联体蓝皮书出炉

近日,《中国精神卫生医联体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出炉,作为首份精神卫生医联体蓝皮书,其研究成果对全国精神卫生领域医联体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蓝皮书由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管理分会的10多位精神卫生及医疗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编写,通过对当前医联体尤其是精神卫生医联体的政策和开展现状、难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调研作为精神卫生医联体领域的第一份蓝皮书,将为精神卫生领域提供经验总结和建设路径。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

第十三届学术大会召开

近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大会,暨“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新进展讲习班”在海南省海口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北大第六医院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学术内容涉及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国内外进展、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应用与组织实施、自杀干预的方法和临床评估、自杀监测技术和方法等。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报告、分会讲座,以技术分享、特邀论坛等形式,与参会代表交流互动,同时进行大会学术论文交流。

 

2017上海国际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论坛举行

11月9日,来自全球著名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和专家相聚上海建桥学院,参加2017上海国际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论坛,共同探讨 “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本土化”。近年来,上海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全面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在体制机制、专业化、队伍建设、国际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通过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通过交流合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国际化。

 

心理所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而非冒险

与青少年网游成瘾有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勋、副研究员李琦,使用经典的延迟折扣任务(Delay discounting task)、概率折扣任务(Probability discounting task)、巴瑞特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11),分别对网络游戏障碍青少年与非成瘾的青少年的冲动决策、风险决策、冲动人格进行对比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在延迟折扣任务中,患有网络游戏障碍的青少年与非成瘾青少年相比,对未来奖赏和损失均有更大的折扣程度,体现出他们对未来得失的不敏感性,同时他们具有高冲动人格特质。

 

山东聊城市心理医院

拟成立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

近期,山东聊城市心理医院拟成立“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打造以孤独症治疗与康复为主要特色,包含正常的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学习能力提升、情绪管理及各类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矫治等在内的综合性儿童心理服务机构,将填补聊城市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作为全市首家公立儿童发展研究机构,将依托聊城市心理医院心理、精神的专业优势,再根据儿童青少年不同的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康复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上海交大荣获

“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1月9日,2017 年上海国际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论坛隆重表彰,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上海交大心理咨询中心薛璟老师荣获“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杨文圣博士的新作《两仪心理疗法》荣获“优秀著作奖”奖,上海交大心理咨询中心获评“2017年度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本周推荐
 

 

益直播|如何保护孩子不受虐待

 

上海“携程亲子园事件”被舆论曝光后,在指责施虐者,追求责任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孩子遭受的精神创伤,如何将伤害最小化,家长能够做哪些事情保护孩子,不遭受类似的伤害?益直播请到相关专家,一起来聊一聊。

 

该条信息来自腾讯新闻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孩子病了,父母如何战胜焦虑?|| 渡过

 

父母真正做到接纳和包容自己的孩子,这才是走上疗愈之路的第一步。

 

该条信息来自公众号“渡过”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每十个中国奶奶,就有一个抑郁症

 

在中国,抑郁症患者超5千万,65岁以上老年女性抑郁症患病率超过10%,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该条信息来自网易新闻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自杀:

孤独症青少年及青壮年的归处?

 

ASD 群体相比非 ASD 群体产生自杀意图的比例更高(3.9%,0.7%,P<0.001),其中青少年和青壮年自杀比例相比其他年龄段更高。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神时间”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有一种抑郁叫情境性抑郁

 

当压力特别难以应对时, 我们会悲伤、恐惧、甚至绝望, 这种反应通常被称为情境性抑郁。严重的疾病, 失去工作, 或失去亲人是引发情境抑郁最常见的原因。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健心家园”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思维散漫”是思维异常

还是言语表达异常?

 

几乎所有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中都有“思维散漫”(loosening of association或loosening of thought)这个概念,那它到底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神科专家苗国栋”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本周尚善
 

 

1、11月10日,“关爱失独暖心行动”在凤凰岭举办登高健行活动,并总结回顾第三届尚善暖心艺术节。

2、本周,全国心理健康服务地图上线第十五批全国心理健康社会组织,第十五批上线的机构为以下8家组织:苏州市姑苏区艾丁心理研究中心、苏州高新区心晴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关爱中心、兰州心语心理研究所、长治龙泰心理研究所、即墨市博野心理咨询研究所、济南仁和心理咨询中心、济南仁和心理咨询中心、盐城市心灵绿洲心理服务中心。

全国心理健康服务地图(微信号:yyditu)旨在帮助有心理健康需求的人群找到身边专业的诊疗机构、咨询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

 


 

 

心理健康周报

聚焦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最新动态

传播心理健康和抑郁症防治知识

 

我们倡议全国各地乐于支持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和科普宣传的新媒体同道一起联动,共同发现和收集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动态信息,每周共同汇编和推送“心理健康周刊”。

 

用知识守护心灵,

让传播点燃希望。

 

投稿及纠错请联系:info@shangshan.org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yokaworld@163.com

 

本期主编:于嘉

本期编辑:袁漪

感谢北师大心理学部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