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周报(11.25-12.2)

心理健康周报(11.25-12.2)| 心理所等构建首个创伤后应激障碍遗传学数据库

 

本周资讯

 

  心理所等构建首个创伤后应激障碍遗传学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Miranda Olff合作,对PubMed、PsychINFO和PsychArticles三个数据库的若干文献进行信息挖掘与整合。上述研究数据和整合分析结果均存放在网页版数据库PTSDgene中,PTSDgene是目前国际上首个关于PTSD的遗传学数据库,该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基于文献数据展示了PTSD的遗传学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广泛而可靠的数据集。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美丽心灵教室”正式启用

11月30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碧桂园集团倾力打造的首个“美丽心灵教室”在北京九华山庄正式启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美丽心灵教室”由标准化的服务空间、心理服务管理系统和多样的心理服务活动共同组成,建立筛查—预警—评估—干预(访谈、咨询、测评)的心理服务系统管理体系。该心灵教室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精准、高效的留守流动儿童心理问题防控保障网。

 

 

研究称沉迷手机和Wi-Fi上网

青少年易焦虑

 

近日美国一公司对美国和欧洲1700多人使用手机的习惯、偏好和预期进行研究发现, 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未连接到无线网络Wi-Fi时感到焦虑,研究表明,迷恋智能手机的青少年比其他人更易出现精神紊乱问题,包括抑郁和焦虑。韩国首尔大学研究人员先对19名被确诊网络或智能手机成瘾的年轻人进行脑部扫描,并与健康的同龄人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呈现出大脑化学物质Y-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酰胺(Glx)失衡,从而导致他们比其他人群患抑郁、焦虑、失眠和冲动等问题的机率高得多。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探索建立有精神卫生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

在12月1日举行的河北省医疗联合体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栗克清介绍了河北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建设情况。目前,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共有81家成员单位,下一步,联盟将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发挥好三级医院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在探索联盟内药物联合采购;探索建立专科联盟内医师多点执业机制;加强联盟内医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升专科联盟内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等方面进行探索。

 

研究揭示不同神经精神障碍患者

表现出心理理论缺损的异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NACN)实验室研近期完成了两项研究,考察不同临床诊断群体的心理理论表现。第一项研究采用Yoni任务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患者进行心理理论评估。第二项研究考察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oM任务表现。 以上两项研究为不同神经精神障碍患者间共有的ToM缺损提供了证据。然而,不同诊断组之间在不同ToM成分上的缺损程度不同,ToM表现与不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提供心理理论缺损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等信息。

 

Facebook上线新工具,用AI防止用户自杀

近日,Facebook上线了一项新功能,能通过AI技术主动扫描检测用户博文中的自杀倾向,并在必要时向用户或他们的朋友发送相关的精神健康资源或联系当地急救人员。Facebook还将使用AI来优先处理特定风险或紧急用户报告,以便人类调解员可以迅速及时地处理这类问题,并立即获取当地语言资源和急救人员的联系方式,Facebook也将聘请更多人类调解员来预防自杀事件,并培训他们全天候处理这些案例。

 

 

 

 

本周推荐

 

 

 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份理解,

就会让他们减轻一份痛苦

 

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下面,是一份为所有人准备的《抑郁必备手册》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一鸣心理”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张宁:让抑郁症药物与心理治疗

相得益彰 | 大家谈

 

本期《大家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宁教授将结合典型病例,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医脉通精神科”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全面了解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盲点,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很大程度决定患者能否独立生活、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神时间”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抑郁症护理者的自我照顾

 

与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可能压力很大,照顾抑郁症患者可能非常不易。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照顾者,你必须需要花一些时间给自己。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健心家园”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一位妈妈的自白:

孩子被性侵,父母的责任有几分?

 

看起来我们的孩子现在距离被性侵还远,可是也有一些似乎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情,同样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打起十二分精神。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

聚焦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最新动态

传播心理健康和抑郁症防治知识

 

我们倡议全国各地乐于支持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和科普宣传的新媒体同道一起联动,共同发现和收集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动态信息,每周共同汇编和推送“心理健康周刊”。

 

用知识守护心灵,

让传播点燃希望。

 

投稿及纠错请联系:info@shangshan.org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yokaworld@163.com

 

本期主编:于嘉

本期编辑:袁漪

感谢北师大心理学部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