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周报(11.19-11.25)

心理健康周报(11.19-11.25)|全国首个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在杭州成立

本周资讯
 

 

 

全国首个家庭心理健康体中心在杭州成立

州市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于近日成立,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梦工厂”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它也是全国首个“高科技加持”的家庭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基地。杭州市家庭教育学会表示,依托该体验中心,会向广大家庭提供“心理体验-评估-指导”全链式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验者可以在中心进行个体专业心理特质综合测试,中心还设立家庭心理专家工作室和家庭治疗指导室,对有需要的家庭,可以提供专业心理诊疗咨询等服务。

 

浙江心灵花园公益敲门行动正式启动

试点搭建我国首个心理援助网格体系

由浙江省团委、省文明办发起的“2017心灵花园公益敲门行动”正式启动,用两年时间,以一张网格体系、百场讲座、服务百个社区和走进万个家庭等形式,搭建一个为全省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平台。杭州拱墅区是首届“心灵花园”公益服务的第一站,将在该区搭建首个“拱墅区心理援助网格体系”,在每个街道安排一名心理导师,每个家庭1名志愿者,联合街道组建科学的心理援助网格体系。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精神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

近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精神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在湖北宜都成立,活动同期举行了精神心理健康馨语讲座暨全国健康网络媒体湖北行启动仪式。会推支持成立精神心理健康专业会,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加心理健康知科普宣,加心理宣体系建。同发挥协会在中医方面的优势,推华优传统文化、中医与心理学融合展,大众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指

 

珠海香洲设126个社区心理辅导室提供免费服务

珠海香洲区妇联去年推动香洲区投入150万,启动“126个社区心理辅导室”项目,目前已在9个镇街14个社区设立驻点,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服务覆盖126个社区,为全区妇女儿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该项目重点关注困境儿童、单亲母亲、失独家庭、精神障碍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并且成功化解多起突发矛盾事件,为当事人家庭提供及时心理干预,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社会稳定。

 

香港每7个小学生就有1个受“抑郁”困扰

香港浸信会爱社会服务处于今年1至3月以问卷调查方式,访问1301名小学三年级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于近日公布结果,结果显示整体受访学生的总抑郁平均值属于“没有或轻微程度”,然而有一成三受访学生受抑郁情绪困扰,当中9.7%受访学生呈严重抑郁征状,如以本学年约35万名小学生推算,全港有逾3.3万小学生的抑郁倾向达临床水平,要接受专业辅导及治疗。在众多抑郁征状中,最多学生表示经常感疲倦,其次是觉得自己没有用。

 

本周推荐
 

 

儿童性虐待可以如何预防?

| 三种颜色之后真正需要的科普文

 

这两天一直在看关于三种颜色事件的报道。儿童性虐待(Child Sexual Abuse)是一个太沉重的话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对它知之甚少。

 

该条信息来自公众号“KnowYourself”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你该看看心理医生了”

——问题是,怎么看?

 

知乎、公众号上有很多心理学专业领域内的人士,对心理咨询的“预备工作”给出了周全的解答,也有人用自己走过的弯路和成功的经验现身说法,让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人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认识。

 

该条信息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大量的电子设备使用与抑郁症和自杀相关

 

新研究发现,屏幕前的更多时间可能是青年人抑郁和自杀行为增加的原因。女孩可能特别容易受到长期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的可能的负面影响。

 

该条信息来自公众号“大话精神”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那些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

后来都怎样了? | 文献述评

 

纵观人类历史,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个体社会及情感发育的关键阶段,而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该条信息来自公众号“医脉通精神科”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与抑郁共存,不停奔跑

 

我想,我会一直奔跑,尝试与抑郁共存。哪怕是要共存一辈子,我也愿意坦然接受。

 

该条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抑郁症关爱联盟”

微信扫描二维码 阅读该篇文章

 

 

 


 

 

心理健康周报

聚焦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最新动态

传播心理健康和抑郁症防治知识

 

我们倡议全国各地乐于支持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和科普宣传的新媒体同道一起联动,共同发现和收集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动态信息,每周共同汇编和推送“心理健康周刊”。

 

用知识守护心灵,

让传播点燃希望。

 

投稿及纠错请联系:info@shangshan.org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yokaworld@163.com

 

本期主编:于嘉

本期编辑:袁漪

感谢北师大心理学部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