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可解救想自杀的人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加入到当天的各项地方性行动中,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自杀一个都太多”。

  历年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

  2003年 自杀一个都太多

  2004年 拯救生命 重建希望

  2005年 预防自杀是每一个人的事情

  2006年 增进理解,重筑希望

  2007年 终生预防自杀

  2008年 全球化思维、全国性计划、地方化行动

  2009年 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杀预防

  2010年 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全球携手预防自杀

  世界预防自杀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减少自杀发生。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专家介绍,都市中,三大人群容易自杀,而“倾听”可以解救想自杀的人。

  女性自杀人数是男性的三倍

  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卫生研究所对长春市近三年自杀者及自杀未遂者调查显示:女性自杀者人数是男性自杀者的3倍。

  心理专家介绍,现代妇女除了在工作岗位上要和男士一样参与社会竞争外,还要做好家庭主妇,扮演儿媳、母亲、妻子等多个社会角色,她们要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有许多妇女还常常受到家庭暴力的侵害。一旦有一件事处理得不如意,就会将女性逼向死亡的幽谷。

  专家指出,妇女在感到比较压抑的时候,应当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及时寻求社会的支持,比如,多寻求亲友、家人的支持与帮助。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介入社会多的活动,不能太孤僻,把自己束缚在丈夫和孩子身上。

  6.9%的被调查青少年尝试过自杀

  对东北2000余中学学生心理卫生调查结果令人吃惊,问及其在认识的朋友或同学中曾谈起过自杀问题或有过自杀念头的人占被调查的29.7%;有6.9%的被调查者尝试过自杀。

  心理专家指出,目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头号死因,原因主要在于他们要面对学业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然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造成了他们面对压力时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

  预防青少年自杀绝不是青少年的个人行为,除了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外,学校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做到“共同参与”至关重要。

  老年人自杀率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老年人自杀率仍居高不下,一般要占自杀人数的20%至25%。

  专家指出,导致老人自杀的最大因素还是忧郁症。如果家人、朋友以及医务人员听到老人说“活着真没劲”、“我不觉得活着有什么意义”、“我还不如死了好”之类的话,就应当特别小心。为了预防老年人产生抑郁,预防老人自杀,最好的办法是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能给老人带来快乐和有一定生活目标的活动。如参加读书俱乐部、摄影协会,去老年中心或体育馆锻炼身体,上老年大学等。

  “倾听”可以解救想自杀的人

  专家介绍,消极悲观、精神运动迟缓、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自杀前的表现,遇到这样的人,就需要我们给予帮助了。在遇到有消极情绪的人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还要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如果你认为他们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们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