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的精神卫生

今天是2017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工作场所的精神卫生”。

 

 

世卫组织呼吁全球的雇主为员工的精神健康提供支持。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场所中度过,消极的工作环境对于生理、心理都有消极影响。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除了为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如不加以治疗,因其造成的生产力丧失也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中国每年因抑郁症导致的缺勤、医药费和丧葬费造成78亿美元经济损失。而对于全球来说,每投资1美元于治疗抑郁症与焦虑症,就会因健康改善和工作能力提高而带来4美元的收益。

 

据最近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我国13亿左右人口中,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近2亿。

 

国内职场心理健康堪忧:抑郁、过劳、焦虑、倦怠等心理疾患,已成为每一个职场人难以回避的问题,67.4%职场人群认为自己存在心理疾病,5.6%已确诊患有心理疾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精神疾病的治疗率却非常低。

 

目前,在中国,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往往是妨碍患者获得诊断和治疗的因素。而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与其他生理疾病一样可以预防、可以诊断、也可以治愈。治疗精神疾病需要很大的毅力,除遵医嘱服药以外,照护人员、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精神疾病往往影响着思维、情感和行为。以抑郁症为例,其症状可划分为心理、生理和社交症状三个方面:

 

心理症状:持续的情绪低落与悲伤、无助感、无价值感与愧疚;感觉焦虑、担心;有自我伤害、自杀与死亡的想法等。

 

生理症状:食欲与体重大幅度增加或降低;动作迟缓、语言迟缓;睡眠习惯改变;不明的疼痛;缺乏性欲等。

 

社交症状:无法正常工作;不再参与原有的兴趣爱好;回避社交活动、与家人与朋友交流障碍;无法维持正常家庭生活等。

 

如果您发现自己或亲友在这些方面出现持续一段时间的异常,则有必要寻求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等)的帮助。

 

(以上资料图用数字简要说明了抑郁症在中国的现状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希望能呼吁所有人更多了解、预防与治疗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该图由MyTherapy应用团队制作)

 

本文配图由萧辉所摄

 


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本公号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本公号读者群的群主微信号:yu285079、lmy06060829,有意加入者可联系群主入群。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