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尚善公益传播奖“科普奖”入围作品

 

 

关于尚善公益传播奖

 

尚善公益传播奖是国内首个专注精神健康和抑郁症防治的传播奖项。去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第二届“关爱精神健康·尚善公益传播奖”启动,奖项的举办希望吸引更多的媒体记者和社会大众关注中国精神健康的发展,推动抑郁症防治事业的发展。本届传播奖由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主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中山大学公益传播研究所和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提供学术支持,自媒体“公益资本论”提供媒体支持。

 

截至目前,奖项共吸引了100多件作品申请,经评审专家组初步筛选,29件优秀作品入围网络投票环节,其中“新闻奖”入围9件、“科普奖”、“传播创新奖”各入围10件。

 

入围本次网络投票环节的29件作品,按“新闻奖”、“科普奖”以及“传播创新奖”三个类别,自2月16日起分别进行推送介绍,并将在推送结束后启动网络投票,敬请期待。

 

今天进行推送的是入围“科普奖”的3件作品,明天将继续推送“科普奖”的其他入围作品

 

 

科普奖入围作品简介



1《如何面对神经症抑郁症这些时代的焦虑:7本书与你探索精神病人的世界》

发表媒体:界面新闻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04日

作者:武靖雅

简介:通过介绍七本与精神疾病有关的书,里面包括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的作家和哲学家的自述,心理学家、哲学家关于疯狂的理论,精神病医生和护士对病人故事的记录,来传递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它们究竟是什么,在想象和传说之外,这些病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看不见的伤痕更疼?|什么是“微笑抑郁症”(Smiling Depression)

发表媒体:“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04月30日

作者:曹明然

简介:一篇关于“微笑抑郁症”的科普文章。


3《抑郁症: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还找得回来吗?》

发表媒体:“果壳网”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04月30日

作者:影歌

简介:一篇关于抑郁症机理、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帮助抑郁症病人的科普文章。


4《心理求助指南|怎样的心理咨询师才是“靠谱”的?》

发表媒体:“简单心理”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07月22日

作者:KY

简介:对“到底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才是专业靠谱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5《时代的隐疾 抑郁斗争史》

发表媒体: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19日

编辑:罗帅、陈沁星

简介:文章叙述了从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开始用草药治疗忧郁症、柏拉图提出日后影响精神病学的“童年成长论”,到中世纪欧洲把抑郁症道德化及浪漫化,再到17世纪开始对抑郁症进行科学解释,再到现代主要从自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生物学两个方面认识抑郁症,介绍了人类认识抑郁症的历史。此外,文章还罗列了一系列患有抑郁症的名人如何治疗抑郁症,来说明,如今抑郁症受基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的理论得到确认,不过并不能确定哪个因素作用更大,至今也仍有种种相关问题未有定论。


6《精神科医生超量和超适应性用药的原因分析》

发表媒体:“精神科专家苗国栋”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01日

作者:苗国栋

简介:本文是国内知名心境障碍专家苗国栋撰文,苗教授从其30多年临床经验出发,阐述作为临床精神科医生,应该具备判断能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效,来衡量是否需要超量和超适应症用药,以达到对患者的最好疗效。这对精神科医生及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用药方面的了解和判断,有积极的科普意义。


7《  雾霾带来的精神创伤远比对肺更强》

发表媒体:“Katherine碎碎念”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11月09日

作者:Katherine

简介:本文介绍了21世纪以来,关于空气污染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则取得了新的突破。


8《北大六院院长:让我们谈谈儿童精神卫生》

发表媒体:“知道份子”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0日

作者:陆林

简介:文章介绍了儿童期常见的精神疾病及其影响,以及社会可以为精神疾病患儿做的事情。

 

9《老年人自杀率最高——隐形杀手竟然是它?

发表媒体:“小崔不抑郁”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12月19日

作者:布菲

简介: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抑郁、自杀一般大多发生在情感、职业发展或者生活突然变化的年轻人身上,这其实是个误解。近年来,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群体。我国每年至少有十万5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其中95%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文章描述了社会可以怎样帮助到老年人。


10《有关抑郁症,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发表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6年02月27日

作者:陈赛

简介:此文是作者对著名生物学家Robert Sapolsky2009年在斯坦福关于抑郁症的课程讲解,同时结合Robert Sapolsky30年对压力应激反应的研究整理成稿。

 

如需了解全部入围作品,请点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