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普通人,超级成功人士——首席执行官(CEO)、创始人、创新者——是更容易还是更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呢?
这是一个复杂、诱人且存有争议的问题。众所周知,一般而言,CEO们往往更有可能带有轻度的病态性格特征,而且更容易上瘾。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能飞黄腾达,一定程度上还仰赖于这些倾向。
可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临床抑郁症呢?这种症状不大可能是他们成名的铺路砖,而恰恰是成功所带来的副作用。
少数的研究已经表明,权力可能与抑郁相关,而CEO患上抑郁症的几率要比普通人(现在大约是20%)多出一倍。一些流传较广的文章认为,超级成功所牵涉的问题之众,往往会彻底拖垮一个人。
一些研究甚至表明,与我们的直觉相反,富二代要比中低层收入的同龄人更沮丧和焦虑。而我们从一项跨国研究中得知,抑郁症在富裕国家比工业化程度较低的贫穷国家更为普遍。至于一个国家内部,上流阶层和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的抑郁情况,我们不甚了解。
在这几年来一直治疗高素质C级高管的心理学家之中,一个共识就是,出于各种原因,这个群体确实要比其他社会经济阶层的人更容易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超级成功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诱因” 纽约市的心理学家、福布斯专栏作家托德·埃西格(Todd Essig)表示,“无论有多成功,很多C级高管很容易患上抑郁症,也许成功正是抑郁症的诱因。”
值得指出是,抑郁会影响到任何阶层的任何人。无论你的生活多么奢侈或简朴,都有可能患上抑郁。
话虽如此,超级成功似乎存在某种特质,会大大提高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或许是因为与之如影随形的的巨大压力、寂寞和空虚,最终在最想不到的人群中引发抑郁症。
其实,历史上一些最成功人士都饱受抑郁症的痛苦折磨——有些人战胜了抑郁,或者说至少没有停止战斗。不幸的是,还有一些人被抑郁打败。
那么,抑郁症为什么会影响那些超级成功、似乎拥有一切的人呢?为什么原本应该幸福的人,现实中却恰恰相反?下文列举了几个原因。患有抑郁症的富人或许难以触动人们的悲悯之心,但这绝对是一件值得你尝试去了解的事情。
竞争令人疲惫
“行医这些年中,我接触过不少知名人士,”心理学家、获奖著作《与抑郁症和谐共处》(Living with Depression)的作者黛博拉·塞拉尼(Deborah Serani)表示,“毫无疑问,在我印象中,他们更多地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他们不停地拿自己和别人攀比。而另一方面,在低收入国家,抑郁症比率相对较低。如果你出生在富裕国家,你就会面临极端激烈的竞争和失败的困扰:你不停地问自己,‘我是有钱人、穷人,还是不上不下?’”
埃西格还指出,通过向上攀比而尝试发现自己的价值几乎无一例外是自我毁灭性的努力。它只会加重抑郁。
“有些人习惯性拿更成功的人衡量自身价值,这是长期抑郁——包括嫉妒——的诱导因素。”
不停地工作使他们难以专注简单的事情
做一个普通人令人安心,塞拉尼说。相比之下,超级成功,以及为走到这一步而付出的无数时间和精力,往往令人产生一路上险象环生、高处不胜寒之感。“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抱怨税收、抱怨汽油价格高,这种“同舟共济”的感觉令人安心。当你开始展开精英式的巨大跳跃时,那么一切将发生改变。你开始与普通生活脱节,比如坐下来与家人共进晚餐,这时所有的讨论都是关乎家庭琐事,比如‘比利打我,’或者‘萨利偷吃了我的午餐’,那才是带给生活质感和快乐的东西;而当人们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都在专注于事业时,生活的乐趣就会消失无踪。
可能会迷失曾经的自我
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尤其会让人产生一种迷失自我的感觉,抑或是不知该如何找到自我认同。“有时候,你感知到的自我认同会与你自身产生冲突,”埃西格说,“比如,有人对我说,‘奖金越高,我感觉越不像自己。’”
家境富裕不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
Compass Health Group的心理学家阿诺·沃世顿(Arnold Washton)表示,那些只知财富不止贫穷的人更容易抑郁,因为他们或许并不了解如何靠自己的努力渡过难关。
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面临坎坷道路,或身处未知领域时,可能就会手足无措,甚至一败涂地。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往往反倒容易抑郁——他们不曾经历过大风大浪,因为家境将他们与困难想隔绝。因而也会应对失措。相比之下,那些真正白手起家、经历艰难险阻、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则拥有更强的心理素质。”
行业可能会摧毁他们
所处行业同样会影响抑郁风险——金融界可能对精力充沛和偏文静的人都造成压力。“我接触过很多来自像高盛(Goldman)或者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大公司的员工,”纽约市Lower Fifth Psychiatric的心理医生格雷格·狄龙(Dr. Greg Dillon)博士说,“这些真是年轻产业——他们需要的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如果你擅长深入周密的思维,你就会困在后勤部门,而那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而那些更加活跃大胆的人,则可能从未面对过很多太大的挑战。在经济不经期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基金行业从业者崩溃、痛苦不堪。他们真的会败下阵来。”
价值观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不消说,业绩不佳时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更大。在经济较好的时期,狄龙也会遇到处在崩溃边缘的顾客——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年复一年,经过成功的并不断累计,人们会发现,即使一切都进展顺利,当初的目标在达到之后,也许并不像最初想象中那么令人满意。
即使按部就班地跨过了每一个里程碑,一些人也会发现自己感到空虚而不是满足——所以有些事情必然要发生改变。
“那些从这些经验中成熟起来的人,”他说,“那些成家立业、不依赖阿得拉(Adderall)等药物也没有染上酒瘾的人,以及那些幸运地失败了几次的人——已经从中吸取了教训。真正懂得的人会说,‘我得跳出去,重塑自己或者自己的事业,并扪心自问,‘做这件事的意义何在?’新的工作,新的事业,新的做事风格。抑或是投入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从长远来看,那些能够适应新环境、改变价值和重组人生的人会过得越来越好,狄龙说。
* * *
还是那句话,超级富豪的抑郁可能很难得到人们的同情,不过他们感受到的巨大压力、孤独、空虚和失望却是实实在在的。
首先,承认自己患上抑郁症是改变它的第一步——鉴于症状表现不一,有些人甚至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更不用说向家人和朋友坦白了。
译|刘少宇 校|丁盈幸 作者|Alice G. Walton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四:青少年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的福音:氯胺酮快速抗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三(下):从上中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三(上):从上中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自然康复疗法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三:抑郁症治疗
- 渡过专栏:【世界卫生日】多维度认识抑郁症
- 渡过专栏:改变生活方式,摆脱抑郁困扰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二:如何追寻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用积极社交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管理压力,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九:充足规律的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八:接触自然,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七:如何做到规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六:打破过度沉
- 渡过专栏:如何合理膳食减少抑郁症风险?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四:抑郁症有哪
- 渡过专栏: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的本质
- 渡过专栏:抑郁症有哪些易感因素?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诊断标准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应如何用药?
- 渡过专栏:如何准确诊断抑郁症?
- 渡过专栏:谁最容易得抑郁症?
- 渡过专栏;抑郁症是心理病变还是器质性病变
- 过渡专栏: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
- 渡过专栏:如何识别抑郁症的征兆,防患于未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的省钱之道
- 渡过专栏:得了抑郁症有什么好处?
- 渡过专栏:亲身经历告诉你,科普抑郁症有多
- 渡过专栏:抑郁症不敢吃药?我来帮你打消疑
- 全国抑郁症援助地图
- 65%的创业者会得抑郁症
- 成人涂色书:可以治疗抑郁症?
- 对抑郁症的7个误解:你的关心可能会伤害他
- 抑郁症诊断治疗新进展
- 考考你,谁是抑郁症病人
- 我说社会:朋友得了抑郁症
- 曾奇峰50讲|我为什么抑郁了?
- 拯救心灵的埃博拉:索达吉堪布写给抑郁症患
- 哈利波特的抑郁症
- 抑郁症并不单纯是“思想问题”
- 抑郁症的“身”与“心”
-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找回生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