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漂亮吗?她叫伊丽丝,十九岁,纯血学霸,喜欢画画,爱化个小妆自拍发instagram,迫不及待开始她的大学生活。不过对你来说,她可能有个小小的“不一样”:她已经和抑郁症抗争了整整五年。光看照片,你能看出来吗?
看不出来?不怪你。试着在搜索引擎键入“抑郁病患者”,我们会被这样千篇一律的图像刷屏: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坐在床角、垂着歇斯底里的脸、双手抱头”几乎成为抑郁症病人的专用LOGO。

这些照片让我们想起很多很可怕的词语:阴暗、扭曲、孤僻、危险倾向、垂头丧气的LOSER……
但这种“LOGO”展现出来的形象,是真实的情绪病患者吗?
可怕的偏见
直到今天,抑郁症仍是一件不光彩事情。
亦然今年二十一岁,家境优裕,三年前考上名校,在别人眼里拥有无可挑剔的幸福——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她一直受抑郁症困扰,至今仍需要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我最怕被问‘你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不是说非要生活很‘杯具’才会得抑郁的。”
亦然的母亲张女士是资深医务工作者,和很多人一样,她觉得抑郁和“痴线”没什么两样。亦然跟她说自己可能有抑郁症的时候,张女士吓坏了。
“我说我有抑郁症,需要去医院治疗。但是妈妈只是对我说‘你只是一时想不开,别把自己当痴线’。”
眼见女儿一日一日消沉,张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方设法鼓励女儿振作:“你自己要克服这种状态”“你不可以这么脆弱”……然而这些话让亦然更觉痛苦。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振作不起来,我的脑子根本没办法生成希望之类的东西,也看不到结束这一切的可能……我拿自己一点办法没有,我尽力了……我也不想再给家人添麻烦了。”
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亦然最终选择用极端方式寻求解脱,差一点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她终于被送去医院心理科接受治疗,幸运的是,现在康复得很不错。
但是,亦然的母亲仍然不允许亦然向别人提起自己患上情绪病的经历。
“她觉得别人会说我是个‘不正常的人’”亦然耸耸肩,苦笑了一下,“她说别人会怕我,这让我很不好受。”
聆听,而非标识
敏感/软弱/歇斯底里/危险倾向 ≠ 情绪病
当我们一直用一些错误的刻板印象理解情绪病患者,就很难避免用不恰当的方式描述他们、和他们相处,进而对他们造成伤害。
英国关注精神卫生的组织“重识精神健康(Rethink mental health)”注意到各种传播渠道上整齐划一的“情绪病LOGO”,他们认为这会加固和误导公众对情绪病患者的错误印象:情绪病患者需要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的支持,刻板印象非常不利于营造友好的康复环境。他们发起了“看看这些图片(Get the pictures)”活动,向抑郁症患者征集真实的照片和故事,试图引导媒体创造和传播更贴近真实情绪病患者的形象和图片。
现在就来考考你,以下照片的主角,你觉得谁可能是情绪病患者呢?

安荣的妈妈在2009年患上抑郁症,那时她已经八十七岁了。为了让妈妈重拾笑容,安荣和姐姐推着坐轮椅的妈妈环游世界,六年里“光轮椅就推坏了六把”,终于帮助母亲成功康复。他人的理解、陪伴和支持,常常是抑郁病患者在绝望中支持下去的唯一信念。
图中的妈妈叫做阿德琳恩·菲尔德曼,你能从这张洋溢着母爱的照片看出她是一个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吗?她还是一名喜剧演员,拍完这张照片后,她驱车赶往市中心参与舞台剧演出。情绪病患者不是软弱的LOSER,暴力倾向精神病患者只占极少部分,和你一样,他们非常努力、非常希望为身边的人带去幸福和快乐——他们只是暂时无能为力。
崔永元是九十年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幽默型主持人没有之一;他主持的节目《实话实说》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史史册。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正讲述自己患上抑郁症的体验。抑郁症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问男女老少,不分职业地位,甚至跟性格无关:他们不是“痴线”,也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患上抑郁,只是因为不幸。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四:青少年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的福音:氯胺酮快速抗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三(下):从上中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三(上):从上中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自然康复疗法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三:抑郁症治疗
- 渡过专栏:【世界卫生日】多维度认识抑郁症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一:多角度看待“
- 渡过专栏:改变生活方式,摆脱抑郁困扰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二:如何追寻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用积极社交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管理压力,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九:充足规律的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八:接触自然,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七:如何做到规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六:打破过度沉
- 渡过专栏:如何合理膳食减少抑郁症风险?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四:抑郁症有哪
- 渡过专栏: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的本质
- 渡过专栏:抑郁症有哪些易感因素?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诊断标准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应如何用药?
- 渡过专栏:如何准确诊断抑郁症?
- 渡过专栏:谁最容易得抑郁症?
- 渡过专栏;抑郁症是心理病变还是器质性病变
- 过渡专栏: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
- 渡过专栏:如何识别抑郁症的征兆,防患于未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的省钱之道
- 渡过专栏:得了抑郁症有什么好处?
- 渡过专栏:亲身经历告诉你,科普抑郁症有多
- 渡过专栏:抑郁症不敢吃药?我来帮你打消疑
- 全国抑郁症援助地图
- 65%的创业者会得抑郁症
- 成人涂色书:可以治疗抑郁症?
- 对抑郁症的7个误解:你的关心可能会伤害他
- 抑郁症诊断治疗新进展
- 我说社会:朋友得了抑郁症
- 超级成功人士也会患上抑郁症?
- 曾奇峰50讲|我为什么抑郁了?
- 拯救心灵的埃博拉:索达吉堪布写给抑郁症患
- 哈利波特的抑郁症
- 抑郁症并不单纯是“思想问题”
- 抑郁症的“身”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