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如何识别抑郁症的征兆,防患于未然

抑郁状态的发生绝非偶然,其实是有征兆的。

就我的体会,抑郁的前兆要么是焦虑、强迫造成的长期压抑,要么就是突如其来的焦虑和强迫思维带来的强烈恐慌。如果这个前因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梳理,接下来就是抑郁的光临! 

倒推抑郁的前因

人是有自我保护的本能的,好比手碰到热的东西会马上会缩回来。精神世界也一样,谁也不能长期处于焦虑以及强迫之下,谁也不能长期被强烈的焦虑感甚至强烈的恐慌感所控制。当身体的机能和精力被消耗到一定程度,抑郁那扇门自然会被打开。

对我来说,抑郁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只不过这种保护让我很痛苦罢了。我发现,当开始陷入抑郁的时候,焦虑和强迫的强烈感有所减轻;而当真正陷入抑郁状态后,焦虑感以及强迫感甚至可以完全消失……所以仔细观察自己的抑郁的前因是什么,找到了前因,及时疏导和解决你才能防患于未然。

这么多年来,自己的病情也不算稳定,从正常到抑郁, 从抑郁到正常,时不时还来个躁狂。我好像是穿梭在人间、天堂、地狱,其中的痛苦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然而正是通过这种来回穿梭,我发现了抑郁中的一些的端倪。

解决问题,或者放下问题

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我会感觉到,自己身上以及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在消失。而此前,尽管被焦虑强迫恐慌所折磨,我的主观感受还在,判断力、感知力还在,我感觉我还是我自己,只是自我的认知被焦虑感和强迫感给分散了,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

所以防止抑郁最好的方法是,在没有完全丧失自己的主观感受之前,一有前兆就及时解决。

具体怎么做?如果是由事件引起的,首先要解决事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事件,暂且放下它,先平复自己内心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跑步、做家务,比如强迫自己听音乐,强迫自己加入别人的环境中。总之,不要继续陷入自己的世界中,那只能越陷越深,而离与抑郁之门越来越近。

追随理智,负重前行

如果没能及时识别征兆,如果情绪没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一不小心跨过了抑郁之门陷入抑郁,那又该怎么办?

没关系,不用害怕!虽然感觉周围一切截然不同,变得很陌生,感觉自己和环境格格不入,甚至强大的孤独感来袭——这都没关系,这只不过是大脑中的化学元素失衡的恶作剧而已。

你以为一切都改变了,其实,这只是你认知的扭曲。家还是你的家,亲人还是你的亲人,工作、学习还是一如既往,只是你的认知能力大大减弱了。

尽管如此,如我此前所说,陷入抑郁之中我们依然是清醒的,理智是健全的。因此,即使能力大幅度减弱了,也别去乱想,就是想也想不明白,因为此时的思维也是有问题的,只管命令自己跟着理智去做就好了。一天、两天、三天…… 慢慢自己会发现正是这种“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行为”,将自己一点点拉出了抑郁之门。

当自己走出抑郁,再回头看看,你会发现,抑郁只不过是一片或者一大片乌云从头顶飘过而已,生活仍然在继续。

世间很多事情看上去似乎是跨不过的天堑,趟不过的沧海,解不开的迷局,其实不然。天埑可以变通途,沧海可以变桑田,至于迷局,等被解开的时候也许就是个有趣的小把戏。当受困于抑郁,不过就是机缘未现,不必忧心,只需以宽和之心静静等待。

不过等候机缘出现,并不是个消极的过程。我们必须积极准备各项条件,刺激机缘的出现。

 记住《金刚经》中的一句话: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本文作者空空,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