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亲身经历告诉你,科普抑郁症有多么重要

抑郁症是什么?很多人想当然认为就是心情不好。很少有人能够明确知道:同心脏病、胆结石、高血压等各种疾病一样,抑郁症也是一种需要正规科学治疗的疾病,并非仅仅通过患者自我心理调节就能改善。

 

抑郁症很痛苦;得了病而不自知,无从下手去治疗,情况只能越来越糟。作为一个深受抑郁症和强迫症折磨的患者,我的故事也许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普及抑郁症以及强迫症等其他精神疾病知识是多么重要。

 

 

自小心里“难受”,被批“偷懒耍滑”

 

我很早就有抑郁症的倾向,一直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小时候性格多愁善感,不喜欢出去玩,经常闷在家里想东想西,后来就觉得“心里不舒服”。我跟大人说:“我难受。”大人问:“哪里难受?”我说:“心里难受。”大人就不屑一顾:“小孩子家心里难受什么?”

 

说起来不能怪大人,那时候家里很穷,能解决温饱,供孩子读书,已经让大人疲劳至极,无暇再顾及其他。况且,在当时那个年代,不要说父母,连县里医院的医生都未必知道抑郁症。

 

到了初中,抑郁症带给我的已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悲伤难过,还有生理上的问题:头疼、注意力不集中、没精打采。老师发现我异常,简单询问后,得出的结论是:你是个滑头,不好好学习!看你白天精神萎靡,晚上肯定是通宵打游戏去了!

 

说实话,我那时候从未打过游戏。老师的话让我觉得委屈,但同时也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够努力?于是我更使劲学习,可是再努力也没有效果。我对自己感到绝望,完全没想到这是“得了病”。

 

到上了高中,我已经听说过抑郁症这个词,但只知道抑郁症让人心里难过,不知道还会头疼、失眠等。我经常莫名生气发火,封闭自己,不跟人交谈,行为也有些怪异,整天在教室里唉声叹气,时不时说一句“到底怎么办啊”?

 

是的,当时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同学们觉得我古怪,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有的开玩笑说:“这人有精神病。”听到这话,我只有苦笑。

 

我跟班主任说:“我有抑郁症。”班主任是个尽责、和善的好老师,但他完全不了解抑郁症,很生气地对我说:“你有什么抑郁症?你哪来的抑郁症?为了不学习,真是什么理由都编得出来!”——我还能说什么?

 

 

最好的时光在痛苦中度过

 

再往后,实在难以坚持下去,我不得不休学一年。短暂地吃过一段时间的药,因为找的不是正规医院,效果很差、副作用很大,使得我再也不想去看医生。

 

在我吃药治疗阶段,村里的邻居找到我们家,让我家出钱修葺村里的一座小庙,还要上供。他们说:“你家得罪了天上的人,孩子才会这样。”还有人介绍了一位自称是“九天神女”徒弟的大仙给我治疗。大仙其实就是个很普通的农家妇女,一边给我按摩头部,一边吩咐她的家人烧火做饭。

 

等到进了大学,因为之前有过多次诉说不被理解和接受的经历,我不再跟人提抑郁症。家境的贫寒也让我不敢再想治疗的事情,每个月几百块的药费不是小数目,心想等毕业后能挣钱了再说吧。

 

抑郁症使得我整个大学生活糟糕至极,最好的时光却在最痛苦中度过。又因为我不能做到完全像正常人一样,也会个别同学捉弄我,如同一群小孩子当中总有一个不合群或者羸弱会被欺负那样。他们“欺负”我的理由,就是你不是同类,是一个不正常的人,这让我感受到人心之恶。

 

一个人得了感冒、鼻炎,甚至红眼病这样的传染病,都会得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优待,何以一旦得了精神疾病,就要被鄙夷厌恶、低人一等呢?

 

 

有病不自知,枉费10年光阴

 

终于熬到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情况并没有好起来。抑郁症损害了我的工作能量,每做一项工作都和登天一样难,每天下班的时候,会觉得精气神都被耗尽了。我向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坦白我有抑郁症,也告知了公司领导,他们很友善,宽慰我,帮助我,方法是陪我聊天,带我出去游玩,让我开心。

 

一位好朋友说:“我去广西给你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归园田居一样,你去住上一个月,回来就好了。”又有朋友说:“啥时候不开心了,把我叫出来喝酒,半夜12点都可以!”还有的说:“抑郁啊,就是想多了,你要让自己忙起来,什么都别想,你就好了!”这些一心要帮助我的亲爱的朋友们啊,竟然没有一个提出让我去看医生的!

 

也有不理解的同事私下议论:“他是不是想借此逃避工作啊?每次项目比较忙的阶段他都说抑郁。”还有人说:“是不是装的啊,就是为了同情呗!”

 

在此之前,连我自己也觉得,抑郁症就是心里难过、悲观消极。我想:“难过就难过吧,我能忍”;至于无法看书、学习,不能正常工作,我认为是自己不运动,身体不好,又过于倦怠懒惰导致的。直到前段时间看了张进老师的《渡过》,我才知道这些都是抑郁症的问题,而这我距离我最早知道“抑郁症”这个词,已经过去将近10年!

 

10年来,我只是从电视上听到这个词,从来都没有正确理解这个词,当然没有正确接受过治疗。

 

我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全球共有约4 亿人患有抑郁症,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中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专业治疗的大概只有8%。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渡过》中提到,中国精神科注册医师缺口达到40万。同时,还有诸多不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催眠机构,宣称能治疗精神疾病,而其中大部分人不过是上了30多个课时,然后拿到一级心理咨询证书。有些患者不但治疗无效,还会延误加重病情。我看到最离谱的竟然说,可以通过催眠发送暗物质治疗抑郁症。优秀心理咨询师动辄一个小时上千元的价格,也让很多人难以承受。中国的精神疾病诊疗现状真的是非常严峻,而抑郁症等相关精神疾病的科普就显得尤为重要。

 

写下上述文字,希望让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抑郁症等各种精神疾病。要真正改善这种局面,可能不仅仅是面向社会的普及,更需要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最后祝愿所有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的人早日康复——这是一句空话,但确是我真实的祝愿。

 

(编者注:抱歉,因工作疏漏,我找不到作者的联系方式了。请作者见此文章后,与编者联系,以便领取稿费。)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