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一:多角度看待“潜意识”
“潜意识”这个词,常见于文艺作品,在一部分心理类文章中也经常看到。一些“身心灵”培训课程,把潜意识说得很厉害,认为潜意识里面蕴藏了大量的高级智能和本领,甚至提出“潜意识力量是正常意识的3万倍”之类的说法。
也有的心理专家认为,潜意识很简单,实质上就是条件反射。
差别如此之大,潜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查阅词典,描述相对简单:潜意识是正常意识以外的意识。它仅仅是一个存储了某些早期记忆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名词,还是一个和正常意识类似、而对身体有掌控能力的“灵魂”呢?笔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
从记忆角度分析:潜意识和正常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们处于不同的存储深度
潜意识里存储了大量的记忆和条件反射,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举两个例子:
1. 当一首老歌传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心情一片轻松。仔细想想,嗯,这首歌曲当年在大街小巷播放的时候,自己正在初恋,它伴随了整个恋爱的美好时光。
2. 有个女生恋爱屡屡失败,原因是每当和男友亲密到一定的程度,她就会惊恐地将对方推开,又不能说明原因。多次恋爱失败后,她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鼓起勇气求助心理医生,回忆起早期遭遇过性猥亵,于是实施心理创伤修复。疗愈后,恋爱和婚姻正常。
这里借用《挖金矿》游戏画面,来说明记忆事件的存储。
人所经历的事件,像矿藏一样,分布在不同的记忆深度。有的存储较浅,稍加回忆即可想起;有的偏深,需要苦思冥想;也有的存储非常深,需要催眠才能想起来。
很多时候,当事人不一定能够想起早期发生了什么事,但遇到类似的事件,感受到的是情绪和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最经典的案例。有人找婚恋对象,习惯按照当年仰慕暗恋的形象(场景)来找,也是满足早期深层记忆的需要。
从医学角度分析:潜意识能够关闭痛觉,无法解释其原理
医师通过催眠潜意识,能够关闭痛觉,实施无麻醉药的小型外科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并非沉睡,而是平静清醒,可跟手术医师对话沟通。这样的医疗案例大量见于报道。从这个角度看,潜意识并不限于条件反射。
在比利时的君主医院,当病人做手术时,麻醉师一般不会给他麻醉,取而代之的是对病人催眠。到目前为止,该院麻醉小组使用这种催眠安静法实施了4800例大大小小的手术。(参见“比利时医院手术不打麻药,催眠疗法无痛感”http://video.baomihua.com/11236946/15653655
催眠潜意识能将人的痛觉神经关闭,目前脑科医学不能解释其原理。催眠最早见于几千年前的宗教仪式中,有很长的发展过程,但直到18世纪才有人开始系统的研究。它只有技术,没有与之匹配的学术理论。
从学习角度分析:在放松状态下获取最佳效果
古人的读书方式,先打坐放松,调息静心,然后进入有一定恍惚状态、摇头晃脑的状态读书背书。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信息注入有一定深度的记忆层面,更不容易忘记;学生在入睡前,躺着回忆琢磨白天学的课程,更熟悉通透知识点的同时,也起到将信息注入记忆深层的作用。
人在放松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快且不容易忘记,提取记忆、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更强。在影视剧中,武林高手对决的时刻,双方的心态都处于放松冷静的状态,才能将本领发挥到最佳。如果其中一方表现得全身僵硬,脑门出汗,双手紧紧抓住兵器,小腿哆嗦,之后剧情会怎么发展,大家心里有数。
从文艺表演角度分析:催眠能够解除人体自我保护机制
以催眠作为文艺表演,在许多电视节目上很热门,被称为舞台催眠秀。
催眠师挑选某个观众,把他催眠成钢板状,头(包括肩膀)和脚分别放在两张椅子上,中间悬空,催眠师本人站在被催眠者的肚子上,被踩的人依然保持钢板一块。然后观众热烈鼓掌惊叹:潜意识确实是潜能无限啊。
这种现象并不神秘,利用的是人的肌肉僵木原理。催眠师从观众中逐步筛选出催眠灵敏度很高的人,在极短时间内将其导入催眠态,用语言连续暗示其肢体僵硬;当被催眠者全身紧绷的时候,助手们将他抬起来放置在两张椅子上,催眠师立刻抓紧有限的几秒钟到十几秒时间踩上去,然后下来,宣告成功。
这种行为属于文艺表演,并且不能一直踩着。除非被踩者练过武术,否则,一个普通人被连续踩一分钟试试?最多二三十秒就会摔下来,甚至要出危险。国内一线催眠师罗登国说了一句话:其实人不被催眠也能踩,只是没进入恍惚状态,不会让你踩他的肚子。催眠到位,僵硬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何况,如果被踩者腰椎有疾病,可是会踩断的。这种事故发生过。
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手提重物,时间久了提不动,手松了,重物落地。该机制防止肌肉、韧带、骨骼损伤而启动的自我保护。催眠可以用来解除这种自我保护机制。
从宗教角度分析:潜意识创造特异能力
这方面,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差异很大。西方宗教认为,人只有一个灵魂。东方宗教的佛教和道教则认为人有多个灵魂,三魂七魄,主元神副元神。一个为主,也就是人的正常理智思维;其他的担任副职,分管的任务也不一样。
主意识觉察不到副职的存在,也无法操控他们。有的人的副意识可能来源层次比较高,也就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异于普通人的能力”。
例如有个作家,写作能力非常强,轻轻松松每天多少万字(类似催眠中的自动书写)。别人看了觉得非常好,这是副意识在参与主意识同时工作。但这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副意识既不高明,也不会理睬主意识。普通人要想干好事业,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没有其它的捷径。
总而言之,潜意识真实存在,且作用巨大,但目前还处于“不可言说”的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简介:王骏,一线执业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咨询老师。擅长去除抑郁焦虑群体的内心纠结。
也有的心理专家认为,潜意识很简单,实质上就是条件反射。
差别如此之大,潜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查阅词典,描述相对简单:潜意识是正常意识以外的意识。它仅仅是一个存储了某些早期记忆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名词,还是一个和正常意识类似、而对身体有掌控能力的“灵魂”呢?笔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
从记忆角度分析:潜意识和正常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们处于不同的存储深度
潜意识里存储了大量的记忆和条件反射,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举两个例子:
1. 当一首老歌传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心情一片轻松。仔细想想,嗯,这首歌曲当年在大街小巷播放的时候,自己正在初恋,它伴随了整个恋爱的美好时光。
2. 有个女生恋爱屡屡失败,原因是每当和男友亲密到一定的程度,她就会惊恐地将对方推开,又不能说明原因。多次恋爱失败后,她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鼓起勇气求助心理医生,回忆起早期遭遇过性猥亵,于是实施心理创伤修复。疗愈后,恋爱和婚姻正常。
这里借用《挖金矿》游戏画面,来说明记忆事件的存储。
人所经历的事件,像矿藏一样,分布在不同的记忆深度。有的存储较浅,稍加回忆即可想起;有的偏深,需要苦思冥想;也有的存储非常深,需要催眠才能想起来。
很多时候,当事人不一定能够想起早期发生了什么事,但遇到类似的事件,感受到的是情绪和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最经典的案例。有人找婚恋对象,习惯按照当年仰慕暗恋的形象(场景)来找,也是满足早期深层记忆的需要。
从医学角度分析:潜意识能够关闭痛觉,无法解释其原理
医师通过催眠潜意识,能够关闭痛觉,实施无麻醉药的小型外科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并非沉睡,而是平静清醒,可跟手术医师对话沟通。这样的医疗案例大量见于报道。从这个角度看,潜意识并不限于条件反射。
在比利时的君主医院,当病人做手术时,麻醉师一般不会给他麻醉,取而代之的是对病人催眠。到目前为止,该院麻醉小组使用这种催眠安静法实施了4800例大大小小的手术。(参见“比利时医院手术不打麻药,催眠疗法无痛感”http://video.baomihua.com/11236946/15653655
催眠潜意识能将人的痛觉神经关闭,目前脑科医学不能解释其原理。催眠最早见于几千年前的宗教仪式中,有很长的发展过程,但直到18世纪才有人开始系统的研究。它只有技术,没有与之匹配的学术理论。
从学习角度分析:在放松状态下获取最佳效果
古人的读书方式,先打坐放松,调息静心,然后进入有一定恍惚状态、摇头晃脑的状态读书背书。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信息注入有一定深度的记忆层面,更不容易忘记;学生在入睡前,躺着回忆琢磨白天学的课程,更熟悉通透知识点的同时,也起到将信息注入记忆深层的作用。
人在放松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快且不容易忘记,提取记忆、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更强。在影视剧中,武林高手对决的时刻,双方的心态都处于放松冷静的状态,才能将本领发挥到最佳。如果其中一方表现得全身僵硬,脑门出汗,双手紧紧抓住兵器,小腿哆嗦,之后剧情会怎么发展,大家心里有数。
从文艺表演角度分析:催眠能够解除人体自我保护机制
以催眠作为文艺表演,在许多电视节目上很热门,被称为舞台催眠秀。
催眠师挑选某个观众,把他催眠成钢板状,头(包括肩膀)和脚分别放在两张椅子上,中间悬空,催眠师本人站在被催眠者的肚子上,被踩的人依然保持钢板一块。然后观众热烈鼓掌惊叹:潜意识确实是潜能无限啊。
这种现象并不神秘,利用的是人的肌肉僵木原理。催眠师从观众中逐步筛选出催眠灵敏度很高的人,在极短时间内将其导入催眠态,用语言连续暗示其肢体僵硬;当被催眠者全身紧绷的时候,助手们将他抬起来放置在两张椅子上,催眠师立刻抓紧有限的几秒钟到十几秒时间踩上去,然后下来,宣告成功。
这种行为属于文艺表演,并且不能一直踩着。除非被踩者练过武术,否则,一个普通人被连续踩一分钟试试?最多二三十秒就会摔下来,甚至要出危险。国内一线催眠师罗登国说了一句话:其实人不被催眠也能踩,只是没进入恍惚状态,不会让你踩他的肚子。催眠到位,僵硬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何况,如果被踩者腰椎有疾病,可是会踩断的。这种事故发生过。
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手提重物,时间久了提不动,手松了,重物落地。该机制防止肌肉、韧带、骨骼损伤而启动的自我保护。催眠可以用来解除这种自我保护机制。
从宗教角度分析:潜意识创造特异能力
这方面,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差异很大。西方宗教认为,人只有一个灵魂。东方宗教的佛教和道教则认为人有多个灵魂,三魂七魄,主元神副元神。一个为主,也就是人的正常理智思维;其他的担任副职,分管的任务也不一样。
主意识觉察不到副职的存在,也无法操控他们。有的人的副意识可能来源层次比较高,也就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异于普通人的能力”。
例如有个作家,写作能力非常强,轻轻松松每天多少万字(类似催眠中的自动书写)。别人看了觉得非常好,这是副意识在参与主意识同时工作。但这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副意识既不高明,也不会理睬主意识。普通人要想干好事业,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没有其它的捷径。
总而言之,潜意识真实存在,且作用巨大,但目前还处于“不可言说”的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简介:王骏,一线执业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咨询老师。擅长去除抑郁焦虑群体的内心纠结。
本文王骏,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三:每个孩子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分门别类,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