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 听闻过抑郁症的人很多,但了解抑郁症的人很少。大众概念中的“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单相抑郁症(抑郁障碍)。 但实际上,抑郁症并非单指一种精神疾病,而是一组同属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它包括了单相抑郁症(抑郁障碍)、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隐匿性抑郁症、非典型性抑郁症等等,这些都被统称为“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所有疾病中,抑郁症将成为全世界危及健康的第二大威胁。抑郁症也是所有的精神类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病种,因此,我们倡导关爱精神健康,关注抑郁症。
1.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生活中人们对抑郁症的忽视及漠视往往是因为对“抑郁症”与“抑郁情绪”的分辨没有清晰的认知。普遍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上的潮涨潮落,可能因为工作、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挫折而有一段萎靡不振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重新振作起来,恢复生命的活力。但是,如果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状况一直持续,无论如何也无法恢复到原有的健康状态,就可能患上了抑郁症。但正常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这二者之间在“情绪低落”这种症状上的表现几乎一致,因此,我们如果对这二者的区别有一定的认识,便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判断:什么程度是抑郁症,什么程度只是抑郁情绪。
2. 抑郁症的症状
人们把抑郁症的心情形容为“阴雨天的心情”,患上抑郁症的人处于丧失快乐,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悲伤、漠然的抑郁情绪之中,并且从单纯的情感忧郁症状加重为包括认知失调、行动退缩及身体的不适、疼痛等表现。这种低落的情绪在医学上被称作“抑郁感”。“抑郁感”被视为抑郁症的主要病症。
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抑郁三联征和七条附加症状。重度抑郁症包含至少2 个核心症状和至少2 个附加症状。
“抑郁三联征”:
① 情绪低落:
表现为感觉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
② 思维迟缓:
表现为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兴趣与愉快感丧失。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③ 运动抑制:
表现为运动机制受限,精力减退、不爱活动、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警醒的是,非典型抑郁症(如隐匿型抑郁症)可能只表现为躯体症状,比如身体的不适、疼痛等,这些躯体症状与一些生理疾病的症状相似,非常容易因误诊而耽误治疗。
3. 抑郁症的成因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常见公认的病因包括:
1) 遗传因素: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
2) 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掌管情绪、意志、欲望情感的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三种神经递质之间,及相关神经元活动不平衡等等,就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
3)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一些研究提示,社会、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尤其是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婚姻变故、职业变动等等,可导致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也可能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都有可能作为压力源引发抑郁症。
4) 性格、经历因素:
一些抑郁症患者的儿童期存在被父母情感忽视、早期母子分离、因照看者心理障碍导致孩子的心理养育环境不稳定等问题,这些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掌控感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容易导致抑郁症。
由此可知,遭遇重大打击、儿童期经历、自身性格因素、家族遗传、 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 情绪有关的脑神经环路失调、长期受躯体疾病困扰……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但又并非是有上述困扰的人都一定会罹患抑郁症,就好比同样淋了一场雨,有的人会感冒而有的人却不会。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同,面对抑郁症的抵抗力也不同。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患上抑郁症,甚至可能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像“闹钟到了一定时间就响了”,没有谁是对抑郁症完全免疫的。因此,我们都需要具备对抑郁症的充分认知,才能做好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及防治
4. 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
躁狂抑郁症,即双相障碍:心境抑郁或高涨是双相障碍的核心症状,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
虽然同属于心境障碍,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躁狂抑郁症自杀率高于单相抑郁症,绝大多数躁狂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是在抑郁发作或混合抑郁状态下发生的。轻度躁狂发作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往往在就医时着重描述抑郁发作时的感受,因此,躁狂抑郁症非常容易被误症为单相抑郁症。
美国最近有一个研究,跟踪随访了13 年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200 名患者,发现当年被诊断为抑郁症(单相)的患者,46%最后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即目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可能接近一半实际上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如果按照抑郁症(抑郁障碍)来治疗,一是难治, 二是解除抑郁后, 会导致转向躁狂, 发病频率明显加快;发作频率越快,治疗难度越大,患者自杀风险越高。安定医院抑郁症研究中心主任王刚说: 在住院患者中,抑郁症患者30%,60% 以上是双相情感障碍。(摘自《失守抑郁症》,2012-10)
躁郁症患者处于躁狂发作时,无论干什么都精力充沛,热情高涨,为不断涌现的想法亢奋不已,言谈和思考的速度之快令周围的人都跟不上节奏,有前所未有的膨胀感和自负感,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当作拯救众生的神灵,因此把所有积蓄捐给慈善机构……但是好景不长,躁狂发作过后,躁郁症患者又不得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向另一个极端奔去:抑郁。这时,他们的活力和热情消失,言谈、思考和行动变得迟缓,生活变得无趣。他们已从世界之巅坠入无限黑暗深渊…… 就这样,抑郁与躁狂相互交替、周而复始、永不停歇、没有尽头,这等痛苦非常人可以承受。如果你坐过过山车,体验过加速、坠落和抛升,你就会明白, 这种情绪上的过山车式体验便是躁郁症。(摘自《重口味心理学2》,2013)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四:青少年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的福音:氯胺酮快速抗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三(下):从上中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三(上):从上中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自然康复疗法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三:抑郁症治疗
- 渡过专栏:【世界卫生日】多维度认识抑郁症
- 渡过专栏:改变生活方式,摆脱抑郁困扰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二:如何追寻
- 渡过专栏:【喻东山专栏】之六:家属如何对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用积极社交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十:管理压力,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九:充足规律的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八:接触自然,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七:如何做到规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六:打破过度沉
- 渡过专栏:如何合理膳食减少抑郁症风险?
- 渡过专栏:【抑郁症实务】之四:抑郁症有哪
- 渡过专栏: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的本质
- 渡过专栏:抑郁症有哪些易感因素?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诊断标准
- 渡过专栏:我是如何识别并预防躁狂的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应如何用药?
- 渡过专栏:如何准确诊断抑郁症?
- 渡过专栏:谁最容易得抑郁症?
- 渡过专栏;抑郁症是心理病变还是器质性病变
- 过渡专栏: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
- 渡过专栏:如何识别抑郁症的征兆,防患于未
- 渡过专栏:抑郁症患者的省钱之道
- 渡过专栏:得了抑郁症有什么好处?
- 渡过专栏:亲身经历告诉你,科普抑郁症有多
- 渡过专栏:抑郁症不敢吃药?我来帮你打消疑
- 全国抑郁症援助地图
- 65%的创业者会得抑郁症
- 成人涂色书:可以治疗抑郁症?
- 对抑郁症的7个误解:你的关心可能会伤害他
- 抑郁症诊断治疗新进展
- 考考你,谁是抑郁症病人
- 我说社会:朋友得了抑郁症
- 超级成功人士也会患上抑郁症?
- 曾奇峰50讲|我为什么抑郁了?
- 拯救心灵的埃博拉:索达吉堪布写给抑郁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