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精神健康,关注抑郁症,从了解开始。
在2013年初的亚布力论坛上,马云说道:“相信十年以后三大癌症将会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家庭:即肝癌、肺癌、胃癌。 肝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肺癌是因为我们的空气;胃癌,是我们的食物。” 他还做了这样的对比:“汶川地震八万四千人死掉,引起世界的震动,引起中国震动,每天癌症死亡的人数是多少,我们没有人想过这个。”
 
马云的这段话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因为,身体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但是,你是否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注精神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在日内瓦出席《精神健康手册》发布仪式时说: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有10亿人正饱受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折磨,而抑郁症是最常见、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超过癌症,成为人类第一大疾病。我国每年约有近17万人因抑郁症自杀!这相当于两个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然而,如此令人震惊的数据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警醒,摧残生命的精神心理疾病就在人们的忽视、茫然、迷惑与误解中悄然蔓延……是时候了,为了你和你爱的人们——关爱精神健康,关注抑郁症,从了解开始。

你可能从未留意过的数据——
 
1亿
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600万
我国抑郁症患者现超2600万,并逐年增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28.7万
我国每年约28.7万人自杀,半数以上是抑郁症患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我有钱,这么多人爱,又很开心,为什么会有抑郁?
我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是我?
——香港巨星 张国荣
 

过去几个星期,我一直在活着或死亡的决定之间挣扎……因为我无法忍受,和面对未来还要与这些痛苦和剧痛相处。

——《南京大屠杀》作者 张纯如


心中的忧郁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英国首相 温斯顿•丘吉尔



一个人,无论他处于怎样的地位,赢得怎样的成就,是多么强大,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哪怕他拥有在别人眼中幸福生活的一切条件。抑郁症,像是流窜在大街上的黑狗,随时可能扑向任何一个人。也许,这条名叫“抑郁症”的黑狗正尾随在我们身后……然而,我们对抑郁症的了解是如此贫乏,关于抑郁症,我们几乎什么也说不出来。

为了自己,也为了你爱的人,请关爱精神健康,关注抑郁症,从了解开始。



  • 警惕!别让抑郁变成症
你是否有过突然而至、没来由的不快?烦躁不安、头痛心悸、失眠早醒、消极自卑、悲观厌世……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抑郁情绪,但,你知道吗?如果抑郁情绪持续超过两星期,就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因此,我们如果具备抑郁症基本认知,对其症状有一定了解,那么,在抑郁情绪发生的时候就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和预防,也能及时察觉身边的人是否正徘徊在抑郁症的悬崖边。有时候,一句提醒、一份关怀,就能让多一个人免坠抑郁症的深渊。
 
  • 事关你我 刻不容缓
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是11%(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即每10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而我国抑郁症的年患病率为5%~10%(北京安定医院调查数据)。在一个20人的办公室中,可能有1到2个同事曾经患过或者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而这20个同事当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与高发病率相比,公众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却不足20%,认知不足是产生歧视和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升公众精神卫生意识,消除病耻感,传播抑郁症防治知识,刻不容缓,人人有责。
 
  • 关爱精神健康 共筑生命蓝天
在全民聚焦食品、水、空气等生存议题的同时,精神卫生环境的治理同样不容忽视。2013年5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精神卫生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此,我们呼吁民众关注精神健康,预防精神疾病,从认知开始,做精神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做构建精神卫生环境的践行者,扫除精神环境的雾霾,让你我携手同行,共筑生命的蓝天。



绿丝带
绿丝带是中国精神卫生的标志,也代表了抑郁症。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表达了社会和公众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支持,对精神病患者的关爱,对自身精神健康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