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蓓是一个抑郁症患者,28岁了,单身,来我门诊是想做心理治疗。
她觉得最困扰她的心理问题是每次恋爱的时间都不长。和对方相处,开始还不错,但恋爱关系一旦确立,她就会发现对方的各种不足。于是就会因为各种小问题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最近,她又经历了这样一次失败的恋爱后,发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和失恋有何不同?
关于抑郁和失恋的关系,很多人以为失恋会让人抑郁。是的,失恋确实可以诱发抑郁。不过对多数人而言,失恋会让他/她痛彻心扉,却未必会导致抑郁。
失恋的体验和抑郁有几分相似。但不同之处是,失恋的人基本可以继续上班、购物,参加必要的人际交往,即对于感情以外的事情还是能够完成的;抑郁却不同。抑郁时,人的思维会变得迟缓,脑子变慢,记性变差,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精力缺乏。这种状态下,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抑郁作为一种疾病状态,是不同于失恋的。
蓓蓓的抑郁和失恋在时间上有重叠。失恋作为一种心理创伤性事件,可以看作是抑郁的诱发因素。但这种因素如果持续存在,则会加重抑郁,延缓抑郁的缓解。
因此,对于蓓蓓的反复失恋,需要做一些探索和分析。
在心理上没有和恋人真正分离
第二次咨询,蓓蓓对失恋的事情又补充了一些情节。在最近这些短暂的恋爱之前,她居然还有一次长达四年的初恋!这是她之前没有提到的。
在心理咨询中,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来访者和咨询师建立充分信任关系前,出于自我保护,是不会全然敞开心扉。所以,在咨询之初,不宜过早给来访者下结论,或试图去解决问题。
蓓蓓的初恋对象是同乡兼学长。他们最初在一起也很开心,时间一长也是起起伏伏,吵吵闹闹。总体还是越走越近,问题出在男友考研之后,两人分别的时间越来越长,分歧也越来越大。
一次,男友在南方参加学术会议,蓓蓓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她特别希望男友能够过来陪自己,于是打电话要求对方立刻赶过来,否则分手。男友请了假,飞到了蓓蓓身边,但见面并不愉快,两人大吵一架。蓓蓓再一次提到了分手,或许男友早已厌倦了分手的威胁,就真的分手了。但蓓蓓并不死心,多次给前男友打电话,但他铁了心不回应。
最后,蓓蓓出了一个下策,竟然和前男友以前的宿舍同学好上了。当然,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激怒他抢回自己的女友。但事与愿违,前男友知道消息后不为所动。蓓蓓一下子没招了。复合无望,她也试图和其他男生交往,但她内心深处放不下前男友。恋爱往往也半途而废。
很多大龄女性都有与蓓蓓相同的经历。就是经历过一段亲密的恋爱后分手后,长期处于单身或者不稳定的恋爱状态。有的是因为失恋伤害了对爱情的信念,更多的则是没有处理好失恋带来的心理创伤,在心理上没有和恋人真正地分离。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
找寻到蓓蓓抑郁的深层次因素后,我意识到,应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用药物来缓解她的临床症状,用心理治疗来改变认知。
其中,处理心理创伤是更艰难的任务。几次咨询后,我为她做了催眠。在催眠状态下,她痛哭淋漓。之后她告诉我,在想象中,前男友依然不和她说话。这也符合现实中前男友的性格。
催眠结束后,她仍想和前男友打电话。或许她需要的就是一个明确的拒绝,真正地完结心中幻想。几天后,她给前男友打了电话。对方挂断了。蓓蓓知道,这也是一个表态。
在后续的心理治疗中,我又给她做了心理创伤的修复。
此后蓓蓓的情绪渐渐平复,有时仍会有前情浮上心头,让自己情绪低沉,但大多在次日醒来之后就过去了。心理创伤的产生和加重是一个过程,其修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大概一个月后,蓓蓓又到我门诊来。她欣喜地说又恋爱了,对方各方面都非常好,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她非常满意对方!
我知道这个女孩终于走出初恋失败的阴影。她问我是否可以减药,我告诉她不可以。抑郁症不像感冒那样,可以在症状缓解之后就停药,其维持治疗非常重要,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蓓蓓的抑郁有些特殊,即抑郁叠加了失恋,失恋又加重了抑郁体验。
失恋,虽然算不上抑郁的原因,但作为影响病情的一种心理因素,则需要处理。
这个案例对更多女性的启示是:在结束一段深刻的恋情之后,除了形式上的分手,还需要在心理上处理好创伤,真正地告别过去。这样才能开启一段健康真实的恋情。
作者简介:宋崇升,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多个专业期刊审稿专家。曾任北京回龙观医院睡眠中心主任及神经心理研究室主任。2013年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作访问学者。目前在临床工作,每周出心理及睡眠门诊一天。
本文作者宋崇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三:每个孩子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分门别类,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