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焦虑”谈起
近期经常听到很多IT业朋友谈创业产品时,说到要降低客户的“选择焦虑”,即把用户的需求归类,把产品的种类尽量做少、做精;也观察到身边很多餐饮企业的菜单中,菜品不像过去一样多而全,而变得精而简,同时会根据季节、客户反馈更新菜谱,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降低客户的“选择焦虑”。
选择焦虑,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面临众多相似的选择时,因无法决定而产生的焦虑感。
选择焦虑会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专业?本科读完后要不要考研?应该和哪个异性谈恋爱?就业应该去什么样的单位?北京的房子该不该买?等等。
人为什么会有“选择焦虑”?
反观自己,我最浅层次看到的原因是,我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现在物质多了,不知如何选择,所以产生了“选择焦虑”;再深一层次,物质匮乏的年代,焦虑的父母给我们人格中烙下的“不安全”与“恐惧”,让我们承担不起“选择”的这种决策所带来的后果。
更深一层次,我们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人生决策、选择的基座——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模糊,导致每天遇到的各种决择困难。
为什么会焦虑?
焦虑还有很多种,比如,演讲焦虑、社交焦虑、考试焦虑等,这些都是针对具体事情过于担心恐惧而产生的焦虑。
与上述各类焦虑不同,死亡焦虑是最核心、最顽固,深入到我们每一个细胞的。这是我们人类需要的一种生存繁衍机制——只有对死亡的担心与恐惧,才能让我们生存得更好。
焦虑是一种情绪,是进化出来的。在食物链上越是低等级的动物越不具备焦虑这种情绪。当下吃饱了不饿,从不担心再次饿了怎么办。从另一个角度,焦虑是对未来积极的思考,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把这些焦虑情绪掰开了揉碎了,发现在这些焦虑的背后有以下几种思维:
◇ 担心自己犯错,犯错和不完美是自己所不允许的;
◇ 自己必须要表现好,让别人觉得我是完美的(事实上,完美主义者会比其它人更容易焦虑)。
怎样才能不焦虑?
首先,正确认知焦虑。
其实并不是只有我们才焦虑。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热议“中产焦虑”,其实美国人也焦虑。《纽约时报》曾有文章一篇题为“焦虑的美国人”,其中透露美国人非常容易焦虑,有近五分之一(18%)的美国人患有焦虑症,美国每年花在抗焦虑药物上的费用达到20亿美元。这代表焦虑症是全人类都具有的问题。
有欲望就会有焦虑!焦虑和欲望有关系。降低欲望可以减少焦虑的种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来避免选择焦虑,通过隐居来逃避社交焦虑等。
其次,死亡焦虑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战胜死亡焦虑,需要树立正确的信仰。
信仰随着人类诞生时产生,信仰是用来消除人类对未知世界恐惧的,它是很好的能够缓解“死亡焦虑”的工具。对于目前国家社会所认同的五大宗教信仰是经过人类社会检验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信仰。
如果你已经被诊断出了焦虑症,建议大家去阅读我公众号上的文章《焦虑对治“道法术”之“道”》,可以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感受,且行且调整。
如果你只是很焦虑,并没有形成病症,建议你有条件的参加各种心理成长的课程,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了解自我,认知世界,做真实的自己。
当你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生,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爱好什么,厘清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时,你会发现你的内心越来越强大,人生越来越自信,焦虑越来越少。
最后总结,人活着焦虑是不可避免的,消除焦虑的惟一方法就是: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你自己,用强大的内心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解决问题,你将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如果人生就是流星,那我将用尽全力让它燃烧得更加光亮!
作者简介:任兵,男,1980年生人,笔名明人,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北京洪湖企业商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专家,曾因长达8小时持续性的惊恐发作,被诊断为焦虑症后,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心理咨询+佛学禅定”根治了焦虑症。将对治焦虑变成了人生悟道的过程,把对治焦虑症过程以及作为一个正常人后如何对待焦虑的情绪提炼,出版了《怎样才能不焦虑》一书(将于2018年3月底京东、当当、亚马逊同步上线)。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三:每个孩子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
- 渡过专栏: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你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