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呼吁家长、学校和社会要重视校园暴力问题。但大道理说得再多,都不如一个血淋淋的悲剧来得震撼:
4月27日傍晚,陕西米脂县一群中学生正有说有笑地走着回家。突然冲出一个28岁男子,掏出匕首砍人,9名学生死亡,10人仍在救治。只是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就足以扎痛每一位父母的心。
犯罪嫌疑人为何疯狂杀人?有报道称,凶手赵某交代,他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持匕首杀人。
看了这则报道,我想起从2014年到至今,曾接诊过许多曾遭受校园欺凌,出现严重精神心理障碍,导致反社会人格改变的学生。其中三位让我深刻难忘。
第一位是高中男生,高大魁梧,长达一年时间不愿出门。他时而情绪低落,时而暴怒打人,尤其听不得任何人的咳嗽声,否则就会暴跳如雷。
后来我了解到,他的病因是过去班级里有几个“坏同学”经常欺负他。除了拳打脚踢,上课时还不断在他身边大声咳嗽,干扰他学习。
他那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当大官,“那样就可以把欺负我的那几位同学全都杀掉,并且不留痕迹!”他的房间里有很多关于希特勒的书籍,自称崇拜希特勒,希望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二位也是男生,也声称崇拜希特勒。中学时,女语文老师曾多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辱骂他,甚至体罚他。班上又有4个语文成绩很好的女同学,经常编一些顺口溜羞辱他。尽管这不是肉体伤害,但长期的精神羞辱让他变得暴戾。他说,女人都是垃圾,他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把所有女人都杀光!
有一天下午,他真的要付诸行动。想起曾被羞辱的情景,他愤怒难耐,操起一把菜刀,冲到大街上,决定要杀死他看到的第一个女人。
但他只看到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走着,没忍心下手;想找一个年轻的女人,等了十多分钟没等到,逐渐冷静下来,最后回家了。
第三位是女生。从小学开始,她就遭受另外7名男女同学组成的小团伙的欺凌。她曾被剥光衣服,站在校门口,周围经过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帮助她。她只好躲在垃圾桶里长达两个小时,欺凌者走了,她才敢出来。
后来,在欺凌者的强迫下,她被迫加入了他们,对不少低年级的孩子实施暴力。下手最重的“脏活儿”,都逼她去干。一次,她差点把一个小男孩打死,事后想起仍吓得浑身发抖。
“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把欺负我的那几个人全杀掉!”一开始,她只是对欺凌自己的人怀有强烈的报复心理。可渐渐地,她的敌意开始泛化,痛恨社会,觉得人类应该全部灭绝。
幸运的是,上述三个青少年患者目前已经基本康复。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也逐渐会发生人格改变,乃至做出凶残的事情。
这是因为,遭受过严重校园暴力的孩子很容易患上创伤应激障碍(PTSD),会经常想起被欺辱的情景,产生极度愤怒、痛苦的情绪体验,回避学校及相关情景。接着往往会出现学习障碍、社交恐惧、抑郁等一连串问题。
如果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欺凌没有停止,受害孩子会逐渐出现偏执型人格改变或者反社会性人格改变,变得敏感、多疑,愤怒的对象开始泛化,仇视社会。再严重下去,会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所以,我大致可以判断,陕西米脂砍杀学生的嫌疑人赵某在念中学时也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最终成了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当年他备受的欺凌,如今导致9个无辜的孩子成为陪葬者,这是一个深刻的悲剧!
这几年,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和评论多了起来。可我觉得,社会和学校对这个问题还是不够重视: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如何解决?如何预防?至今没有看到完整的分析,以及处理和防范措施。
有鉴于此,父母一定要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父母没有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很多孩子遭受暴力后,在施暴者的恐吓下,很可能不会把自己遭受欺凌的事情告诉父母。
对于受过严重欺凌的孩子,甚至见过施暴情景的孩子,比如这次陕西米脂悲剧中看到惨案发生的同学,都会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这不是普通的讲道理、安抚、心理疏导能够解决的。父母一定要找专业、资深的心理医生,实施深度心理干预,才能修复他们的心理创伤,纠正错误认知,修复人格,逐渐回归正常。
此外,施暴的学生往往也有很多心理问题,他们很可能也是上一轮欺凌的受害者。他们固然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同时深度心理干预也要及时跟上。否则,施暴者制造受害者,受害者变成更可怕的施暴者,这个恶性循环不斩断,所有孩子都会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人。
为了我们孩子的心身健康,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避免我们的孩子成为受害者,甚至是施暴者。
作者为广州日辉成瘾和心理治疗中心主任,华科大深圳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所长。曾在本公号发表文章:《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六大要点 》、《抑郁症治疗的几个技术难点》、《青少年心理疾病诊治谨防“泛双相化“》、《有持续暴食行为的“双相”如何治疗?》、《服抗抑郁药后出现躁狂,是不是药物惹的祸?》、《氯胺酮快速治疗抑郁症,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等。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分门别类,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
- 渡过专栏: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你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