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有什么样的表现?
人格解体是一种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本质是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这里的感觉减退和感觉消失,分别类似于意识减退和意识消失。患者由于感觉减退,看外界觉得模糊,和醉酒一样,像做梦一样。由于感觉消失,患者对周围的人和事感觉不到存在。例如,爸爸妈妈就在身边,就像没在一样,忽视了他们的存在。爸爸妈妈喊自己,喊时知道他们的存在,喊完了又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由于感觉减退,患者会感觉自己的躯体发木,像是铜做的,不属于自己。由于感觉消失,患者会感觉不到躯体的某部分或全部。例如,在短跑时,觉得到腿不存在了。如患者说:“我的身体是通透的,空气可以从我身体里自由穿行。”意思是感觉不到自己躯体的存在,像空气一样虚无。
由于感觉减退,病人注意力持续不能集中,整天心不在焉。看了几个小时书,却不知看了什么内容;看了十几分钟的电视,不知电视里说了什么。
由于感觉消失,患者的注意范围狭窄,只能意识到部分内容,另一部分意识不到。例如,患者在做试卷,看到自己的手在动,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动,好像是别人的手在动一样。这叫做自动化行为,即意识到自己的手在动,但意识不到手在动的内在动机。
又如,患者在与人说话,只知道自己在说,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当然事后也就记不得说过什么。这叫自动化言语,就是意识到自己在说,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由于感觉减退,患者感觉记忆模糊不清。他会说:“这件事情是否发生过?好像发生过,好像又没有”;“刚才发生的事情,回忆起来十分遥远。”
由于感觉消失,患者说,“我现在不是找不到记忆,而是漆黑一片,什么也没有。”按照这种状态,他应该是白痴了,不会说话,也不会做事。但是他照样说话,照样做事,而且说的基本还对,做的大体不错。
患者自己也纳闷:“我感觉我不会打电话,但毕竟还是打了;我感觉我不认识路,但毕竟还是摸到医院来了;我感到我不会说话,但毕竟还是说了。”他的记忆还存在,只是感受不到了。这就像是录音机在播放,你听不见,但它确实在放;你看不见电风扇在转,但它确实在转。
由于感觉减退,患者的思维变得模糊不清,想问题恍恍惚惚,模模糊糊,说话时经常漏字、漏词,让人听不懂;由于感觉消失,患者可感觉不到思维的存在,说:“我的脑子像一个电视机的空壳,里面什么也没有,对别人讲话不理解。”
由于感觉消失,患者的情感模糊不清,本来有十分情感体验的,现在只能感受到两分。有的患者感觉不到情感的存在,说:“丈夫和孩子在身边,心里知道应该爱他们,但我看他们像是看陌生人一样,爱不起来。”
由于感觉减退,病人的意识模糊,或有距离感。患者说:“感觉自己与自己隔一层”,其实是指自己的意识不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
由于感觉消失,患者感觉不到灵魂的存在,患者说:“我每天早晨一起来就在找自己,自己到哪儿去了?找不到自己了。”
所以,人格解体就是感觉减退或感觉消失。对外界感觉减退或消失,对躯体感觉减退或消失,对精神感觉减退或消失。
人格解体是大脑功能的衰弱
人格解体是怎么形成的?病理基础不太清楚。总体上看,是脑功能的衰弱。
当你快睡着的时候,你感觉声音渐渐远去。这就像人格解体患者所描述的:“感觉耳朵像进水了,要隔层膜才能听到。”
当你快睡着的时候,思维逐渐模糊以致于感受不到,这就像人格解体描述的思维模糊或思维缺失。
人格解体是心理疾病,但核磁共振拍出来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功能性病变,而非器质性病变。
人格解体如何治疗?
治疗:可以选用氯硝西泮。有患者问:氯硝西泮的功能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功能已经衰弱,再抑制不是更加重吗?
其道理在于:人格解体有可能是由于精神压力太大,导致大脑过度兴奋,继之保护性抑制所致。用氯硝西泮抗焦虑,抑制了大脑的过度兴奋,从而解除了保护性抑制,病人反而感觉更敞亮了。
当然,如果病因是另一种可能性,即大脑原发性自身代谢不足,导致中枢抑制,这时用氯硝西泮会加重这种抑制,从而恶化人格解体。这种状况下,不能使用氯硝西泮。
怎样预测氯硝西泮对人格解体的疗效?可以问患者,你曾经喝过酒吗?如果酒后,他感觉人格解体加重,则用氯硝西泮也加重;反之,如果酒后感觉人格解体减轻,则用氯硝西泮也减轻。
如果使用氯硝西泮加重了人格解体,那么可改用对中枢有激动性能的药物。例如,拉莫三嗪能增加多巴胺能,安非他酮能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能,溴隐亭能增加多巴胺能。它们都是激动中枢的药物。
但是,如果氯硝西泮加利必通效果不好,那么其他药物有效的可能性就很低。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格解体患者用药有效。
如果患者不想人为地加重人格解体,那就不要过度疲劳,包括手淫过度、熬夜、冥想等。你越是关注人格解体症状,脑中耗能就越多,人格解体的症状就会越重。
作者为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三:每个孩子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分门别类,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