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校园欺凌中受害者、旁观者、欺凌者家长应该怎么办?

最近,一篇由母亲讲述孩子遭遇校园欺凌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

我没有对文章提及的事情进行逐一核实,但相信我们对于校园欺凌都不陌生,不妨认真来谈谈:受害者、旁观者、欺凌者的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的欺凌是成人世界的映射,家长首先要明白的5件事:

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是一家关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沈旭常年关注校园欺凌问题。

光合行动团队成员于2012-2014年,在乡村学校里参与执行一个减低校园欺凌项目,直接干预个案40-50个,直接案例300-400个,直接培训一线教育者200多人,影响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

沈旭告诉我,这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的态度令人难受。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往往护短,害怕曝光,很容易将欺凌当做是玩笑、小事。不过,“站在孩子的角度,欺凌是大事,学校不应推卸责任,只顾及自己的颜面。”

沈旭强调,需要让成人知道这不是小事。成人也要知道,同学间势均力敌的行为可以允许,但是长期、恶意的欺凌,需要势均力敌的应对,而非单纯的退缩、忍让。

“孩子的欺凌就是成人世界、利益之争的反映。”沈旭说,小孩子已经可以看到成人如何面对权力和争斗以及各种不平等状态;成人如何用排斥、指责、暴力来应对,是小孩子模仿的榜样。小孩子可以从成人那里学到不恰当的方式去算计利益。

2016年6月,光合行动在西安公开分享“孩子回来哭着说“被欺负”,我们可以怎么办?”

光合行动在公号“光合作用在行动”(guanghexingdong)总结出面对孩子“被欺负”,成人要先明白的5件事:

1.    无论校园欺凌严重不严重,成人都不能坐视不理

“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受到欺负,选择求助信赖成年人,得到坚定的支持和帮助,欺负事件可能会得到立即中止或他/她长出能力应对下一次。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受到欺负,选择求助信赖成年人,但没有得到回应或处理不当,很可能把这个孩子推入被欺负的漩涡,或者失去对成人的信赖。”

2.    孩子间的欺负和冲突是两件事,要分清对待

“这其中“势均力敌”是一个关键。冲突是说两个孩子处在是势均力敌的状态;欺负是孩子之间力量、资源、权力的不对等状态,比如一群男生持续打一个男生,比如给孩子起侮辱性外号,比如因为家庭状况行程的排挤。”

3.    请不要告诉孩子被欺负是朋友间的喜欢

“这样的话说出来,会让小孩子的脑袋里发生很奇怪的反应,产生混淆感。为什么喜欢我,要用伤害我的方式?” 

4.    请不要告诉孩子被欺负是成长中的挫折训练

“被欺负没什么,谁成长中没有受过欺负呀。这会让你更坚强的。”这句我们常说的话是错的,因为儿童青少年抗挫力的提高不是透过被欺负这件事练习出来的。”

5. 被欺负没有选择告诉家长,请从自己找原因 

如果有天,爸妈们发现孩子受了欺负,但没有选择告诉自己,请不要火冒三丈把孩子大骂一顿,而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事情让孩子宁可选择自己扛着,也不愿去找世界上原本最亲近的人?”

受害者、旁观者、欺凌者的家长该怎么办?

我找到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家长咨询委员会联盟编写的一份《应对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家长手册》,很有借鉴意义。以下进行摘录:

“欺凌”的定义:是一种挑衅行为,意在伤害其他人或造成其他人的痛苦。欺凌者总是比受害者更强大。他们的强大来自身体的个头、力量、身份,以及团体内同伴的支持。

欺凌分为三种:身体上的、口头上的、社会上的。 

欺凌可以是显而易见的,也可以是隐蔽的。被欺凌的孩子,或欺凌其他人的孩子,可能会: 

◆抱怨受到恶劣对待

◆改变行为 (例如:失眠、没食欲、发脾气、早晨不适、对兄弟/姐妹更为挑衅)

◆不愿离家、改变上学路线、或逃学

◆ 回家时衣服被撕破,说不清楚的淤伤,带回物品或来历不明的钱

◆谈论如何应对其他人,而方式有可能导致学校采取处罚行动

◆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家长需要仔细聆听孩子的叙述,理解他们的担心。成年人有责任保障欺凌事件有人报告并采取行动。如果什么也不做,问题很可能恶化。

无论你的孩子是受害者,还是旁观者,或者欺凌者,都需要与学校合作。

如果你的孩子是受害者——

受欺凌的孩子通常已试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应对这个问题。虽然聆听孩子的叙述并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但这不足以把孩子送回学校,让他单独去应付这种状况。通过联络学校并与学校合作,你的干预对于取得长远的正面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要求:

◆立即对情况进行调查

◆ 承诺对投诉不作出处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定会立即进行处理

◆ 制定一项行动计划,防止对你孩子和其他人的进一步欺凌

◆ 如果有必要转学校,你的孩子留在学校,而欺凌者转到其他场所

◆ 为你的孩子提供适当的辅导,以排除欺凌所造成的影响

◆ 校外机构的资料 (例如警察、精神治疗),(如果需要转介)

◆ 转学校,(如果对欺凌的恐惧使你的孩子不能到校上课) 。

如果你的孩子是旁观者—— 

帮助你的孩子建立报告欺凌的技巧和勇气。向他解释不报告欺凌事件的旁观者会成为欺凌行为的一部份。很多小学生看到有人被欺凌时都不情愿并害怕出面干预。不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父母或家人,在介入事件之后,都认为:

◆ 欺凌会转向他们

◆ 他们会使受害者的情况更糟

◆ 情况会恶化,他们会陷入麻烦

◆ 其他学生或教职员不会给予支持或采取行动。

欺凌影响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建立学校的安全。保持沉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你在鼓励你的孩子报告欺凌的时候,要保证为你的孩子提供和受害者同样的保护措施。

如果你的孩子是欺凌者——

你的孩子和学校都需要你的支持来有效地解决欺凌问题,为所有的学生和教职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你的帮助可以是保持镇静,并与学校合作来找出你的孩子为什么欺凌其他人。你还可以同你的孩子一起设法向受害者赔礼道歉。记住,并不是你的孩子让人不能接受,而是欺凌行为。

◆你的孩子可选择一位家长或其他辅助人士,出席所有的会议和查问。

◆ 应该有人通知你任何你可以获得的上诉程序。

◆ 如果学校认为应该请警方介入,你或你的孩子也许应考虑打电话联系律师或法律援助。

◆ 如果你的孩子根据“2003年4月青少年刑事审判法案”(YouthCriminal Justice Act April 2003) 被逮捕和拘留,警方必须通知你。

◆ 如果你的孩子被警方或其他有管辖权的人士 (例如校长) 就欺凌事件审问,你的孩子有权要求一位成年人在场,并有权选择这个人。

不论你的孩子是受害者、还是欺凌者,或是旁观者,你的校区都会有各种项目提供帮助。这些包括: 

◆ 防止欺凌

◆控制愤怒

◆ 解决冲突

◆ 恢复正义 (请参阅“关注欺凌”第76页)

◆ 辅导

◆ 学校咨询

◆ 同伴咨询

◆ 同伴调停

◆ 社会责任项目 

看到有人评论说,以后有谁如此欺负自己的孩子,就直接“以暴制暴”。这实在令人胆寒。孩子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很多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你如何对待餐厅服务员、停车场保安、残疾人、以及在种种方面弱势的人?当心!你的孩子就在一旁学你。

 参考资料:

当孩子说“被欺负”,成年人要先明白的5件事 / 光合讲座分享  2016-06-26 光合行动(guanghexingdong)

卑诗省《应对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家长手册》

https://www.bced.gov.bc.ca/sco/chinesesimp_elem_callitsafe.pdf

本文作者赵晗,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