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抗抑郁“三问”法
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抗抑郁“三问”法。其实这并非我独创,而是从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学来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看看。
下面详细介绍。
一问: 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问: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三问:我能怎么办?
犯病的时候我们是混乱的,纠缠在自己的思维和痛苦里,意志力大受重创。而“三问”法,有时能帮我们缕清思路。
但必须谨记:1. 不要再思维反刍,而是立即去办;2. 必须、务必、一定,不要光是想,而要写下来!
举几个我用“三问”法抗抑郁的成功案例,给大家做参考:
例一,2016年初,因工作压力大,我强迫症、抑郁症全面大爆发。
危急中,我向自己提出了“三问”,并一笔一画地写在了纸上:
1.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自答:身心状态差,睡眠问题,胡思乱想,纠结,强迫,痛苦,浑身无力,总困,累。
2.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自答:辞职,回家休养,嫁人,过村妇生活。(哇,貌似也不错,养鸡养鸭,种菜种瓜)
3.我能怎么办?
A.去医院。充分信任医生,遵医嘱服药。只要身心状态达到70分,基本正常就可以了。
B.心理咨询。这是为了个人成长,不要怕花钱,只要好了,将来这些钱都能挣回来。
C.运动。跑步跑步再跑步,哪怕是四点起来跑步,哪怕是做保洁、最累的体力工作,豁不出去就永远半死不活。
我记得,写完这“三问”,我的混乱的思维清晰了,像个战士一样,血泪模糊地撑着站起来,走进医院,找医生换药,遵医嘱服药。半个月后,病情得到控制。
例二,2016年7月,强迫症、抑郁症再次爆发。
当时我整日焦虑难耐,这大概与自己租住4平米隔断有一定关系。那个隔断小而不通风,无法采光。夏季来临,燥热难耐,又没有时间去找房子,心理疾病造成各种混乱,让我惶惶不可终日。
我当时的“三问”如下:
A.我遇到了什么?
自答:受不了了,这个房子快把我憋死了,整天无法见到自然光,出不来气,转不开身。
B.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自答:最坏就是辞职,收拾行李回老家,爸爸妈妈接应我。
C. 我能怎么办?
方法一: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找房子,找到差不多的就赶紧换,不就是钱的问题吗?死都不怕了,还在乎那点钱?
方法二:去表姐家或朋友那里过渡一下。虽然我很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方法三:我在北京的同学YY刚好要回老家发展,她那个房子离我公司太远,但是通风采光很好,不行就辛苦跑跑。实在不行先租下来,以后慢慢再找更合适的。
写下这些后,我拨通了yy的电话,征得她的同意,在她那里试住了半个月。然后接租下了她的房子,就是目前我的住所。一切习惯了就好了,当时我为路途遥远的忧愁早已烟消云散。
例三,最近的事情:一位同事经常借我的饭卡吃饭,总是需要我提醒才还,让我情绪波动。(我发现自己有一个狭隘之处,就是别人不能向我借钱。)
以下是我当时的“三问”:
A. 我遇到了什么?
她拖着不还钱,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去要。本来也没啥,但我发现自己又因为这个小破事焦虑到无法工作,更让我自责,恨铁不成钢,骂自己没出息。
B.最坏的结果?
无非也就是白白被她刷了几十块钱而已。其实我也不是在乎这几个钱,而是在乎这个理,心里总是不舒服
C. 我能怎么办?
既然无法破除“我执”,总不能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索性就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我承认我就是小心眼,我就是死板,我就是要勇敢做我自己,也去刷她的饭卡,即使几十块钱我也要刷回来!
第二天,我克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朝她借饭卡,刷完后我憋住自己,没有立即还钱,而是忐忑不安地等了18个小时再还给了她。我用这个方式提醒了她;过了几天,她也把钱还给了我。
以上列举的几个例子,当时都成功地解决了我的问题。归结起来:第一问的本质其实是直面问题;第二问的本质是做好最坏心理打算;第三问的本质是寻找问题解决途径。
我发现,“三问”的有效性在于:它将我们从抑郁焦虑情绪抽离,着眼于问题解决。
此外,立即行动也很重要。不要思维反刍,因为没有用,想好了就闭着眼睛勇敢去做吧!
下面详细介绍。
一问: 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问: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三问:我能怎么办?
犯病的时候我们是混乱的,纠缠在自己的思维和痛苦里,意志力大受重创。而“三问”法,有时能帮我们缕清思路。
但必须谨记:1. 不要再思维反刍,而是立即去办;2. 必须、务必、一定,不要光是想,而要写下来!
举几个我用“三问”法抗抑郁的成功案例,给大家做参考:
例一,2016年初,因工作压力大,我强迫症、抑郁症全面大爆发。
危急中,我向自己提出了“三问”,并一笔一画地写在了纸上:
1.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自答:身心状态差,睡眠问题,胡思乱想,纠结,强迫,痛苦,浑身无力,总困,累。
2.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自答:辞职,回家休养,嫁人,过村妇生活。(哇,貌似也不错,养鸡养鸭,种菜种瓜)
3.我能怎么办?
A.去医院。充分信任医生,遵医嘱服药。只要身心状态达到70分,基本正常就可以了。
B.心理咨询。这是为了个人成长,不要怕花钱,只要好了,将来这些钱都能挣回来。
C.运动。跑步跑步再跑步,哪怕是四点起来跑步,哪怕是做保洁、最累的体力工作,豁不出去就永远半死不活。
我记得,写完这“三问”,我的混乱的思维清晰了,像个战士一样,血泪模糊地撑着站起来,走进医院,找医生换药,遵医嘱服药。半个月后,病情得到控制。
例二,2016年7月,强迫症、抑郁症再次爆发。
当时我整日焦虑难耐,这大概与自己租住4平米隔断有一定关系。那个隔断小而不通风,无法采光。夏季来临,燥热难耐,又没有时间去找房子,心理疾病造成各种混乱,让我惶惶不可终日。
我当时的“三问”如下:
A.我遇到了什么?
自答:受不了了,这个房子快把我憋死了,整天无法见到自然光,出不来气,转不开身。
B.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自答:最坏就是辞职,收拾行李回老家,爸爸妈妈接应我。
C. 我能怎么办?
方法一: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找房子,找到差不多的就赶紧换,不就是钱的问题吗?死都不怕了,还在乎那点钱?
方法二:去表姐家或朋友那里过渡一下。虽然我很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方法三:我在北京的同学YY刚好要回老家发展,她那个房子离我公司太远,但是通风采光很好,不行就辛苦跑跑。实在不行先租下来,以后慢慢再找更合适的。
写下这些后,我拨通了yy的电话,征得她的同意,在她那里试住了半个月。然后接租下了她的房子,就是目前我的住所。一切习惯了就好了,当时我为路途遥远的忧愁早已烟消云散。
例三,最近的事情:一位同事经常借我的饭卡吃饭,总是需要我提醒才还,让我情绪波动。(我发现自己有一个狭隘之处,就是别人不能向我借钱。)
以下是我当时的“三问”:
A. 我遇到了什么?
她拖着不还钱,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去要。本来也没啥,但我发现自己又因为这个小破事焦虑到无法工作,更让我自责,恨铁不成钢,骂自己没出息。
B.最坏的结果?
无非也就是白白被她刷了几十块钱而已。其实我也不是在乎这几个钱,而是在乎这个理,心里总是不舒服
C. 我能怎么办?
既然无法破除“我执”,总不能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索性就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我承认我就是小心眼,我就是死板,我就是要勇敢做我自己,也去刷她的饭卡,即使几十块钱我也要刷回来!
第二天,我克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朝她借饭卡,刷完后我憋住自己,没有立即还钱,而是忐忑不安地等了18个小时再还给了她。我用这个方式提醒了她;过了几天,她也把钱还给了我。
以上列举的几个例子,当时都成功地解决了我的问题。归结起来:第一问的本质其实是直面问题;第二问的本质是做好最坏心理打算;第三问的本质是寻找问题解决途径。
我发现,“三问”的有效性在于:它将我们从抑郁焦虑情绪抽离,着眼于问题解决。
此外,立即行动也很重要。不要思维反刍,因为没有用,想好了就闭着眼睛勇敢去做吧!
本文作者从心出发,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三:每个孩子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分门别类,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