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2017年世界卫生日,主题是“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这一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心理健康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笔者仔细阅读了发布会实录,发现其中有很多重要信息,在此做一梳理,供读者参考。
一、精神障碍和精神病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很多人想当然认为,精神病和精神障碍是一回事,只要精神出现问题,就是精神病患者。这种说法是很不严谨的。
在医学上,精神病和精神障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出现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精神病则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最典型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重性躁狂症等。
由此可见,精神障碍不等同于精神病,它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宽泛的概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精神障碍包括十大类近400余种疾病,精神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二、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患病率上升,和社会变迁相关
关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多年来一直没有权威而准确的数字。此次发布会上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2012至2014年,40余家精神专科医院和高校的专业人员,对中国的主要精神障碍现状及流行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
与此同时,发布会公布了两个数字:中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碍为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
据笔者了解,这里所说的“患病率”,是指“12个月的患病率”,与“终身患病率”有所不同。
这两个数字,都高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专家据此分析:中国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公众心理压力普遍增加,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三、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关心老年人势所必然
研究结果显示,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
此前,唯一可供对比的是1987年,上海地区对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做过一个调查,当时的数据是4.6%。
这表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有较大进步,但与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发布会上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比2010年(1650家机构、22.8万张)有较大幅度增长。
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精神科护士57591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90余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但尽管如此,中国整体精神治疗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县一级精神机构的设置较弱。
目前,中国至少三分之一的县完全没有精神治疗服务。中国精神卫生系统的城乡差距尤为显著,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村没有设立精神疾病床位。约 92% 的精神疾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总人数估算为 1.58 亿。
因此,中国精神卫生事业任重道远。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十:如何修复严重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四:孩子遭受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三:如何应对强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二:强迫是怎么
- 渡过专栏:【科普强迫症】之一:如何准确识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三:每个孩子
- 渡过专栏: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二:氯胺酮快
- 渡过专栏:【武雅学专栏】之一:回到“此时
- 渡过专栏:分门别类,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九:今天的孩子为
- 渡过专栏:用“吃”来对抗抑郁症——浅谈“
- 渡过专栏:对“90后躁郁症女孩治愈之路”的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八:女性因婚恋失
- 渡过专栏:【他病】流感大流行是人类的宿命
- 渡过专栏:为什么强迫症患者有最深刻的孤独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八:双相患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六:生命的复苏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七:成为真实的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一:服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十:莫把“激越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二:吃药,还是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一:重构童年经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七:如何寻求心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二:生命的重建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 自我分析记录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九 尝试自我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八:我们意识不到
- 渡过专栏:面对抑郁,我如何理解“追求完美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六:走进精神分析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五:游走在地狱天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六:如何改善抑郁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一:孩子得抑郁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九:有持续暴食
- 渡过专栏:“剥洋葱”,找到导致焦虑的“内
- 渡过专栏:【王骏专栏】之五:“抑郁共病偏
- 渡过专栏:“活在当下”的正念疗法
- 渡过专栏: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工作场所
- 渡过专栏: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图文咨询
- 渡过专栏:【咨询笔记】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作为疗愈的摄
- 渡过专栏:【苗国栋专栏】之七:臆想往往是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八:彻底的治愈
- 渡过专栏:【抑郁症的逻辑】之七:治疗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六:没有“最好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五:抑郁症是一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四:抑郁没有分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三:抑郁是一连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二:认识抑郁,
- 渡过专栏:【抑郁的逻辑】之一:区分几个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