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斟酌了整整两年的文章——什么时候写才不至于被偏见击倒(可能因此被迫放弃我所在的岗位);以及如何讲述于患者、家人才稍有意义。
01 病起
2015年9月底,刚参加完司法考试的我,放弃本校研究生保送资格,准备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时间只剩3个月,压力巨大,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把这当成什么大事。差不多坚持了两月,考研还剩30天,坏消息接踵而至——司考成绩不如人意;曾以为的灵魂伴侣因异地支教劈腿;家中出现重大变故,爷爷的病一天天变得更重…..
我开始不受控制地整夜整夜哭泣,然后失眠。天气越来越冷,起床和吃饭成了每天最难的事,我谁也不想见,又忍不住的害怕渴望被关心。
争强好胜的我不想被任何人看出端倪,尽量躲着熟人,每天也还去图书馆看书,躲在最角落的位置,一坐下来,所有不愉快的经历就像放电影一般循环播放;每晚也一定要快熄灯才能回寝室;下雨天会一个人站在操场中心冲着自己怒吼,甚至自扇耳光埋怨自己无用;坐车不敢靠近门,总觉得自己下一秒会跳车被乱车撞死;一上厕所就把自己关在里面两三个小时;以泪洗面差不多是常态。
室友有所察觉,但临近毕业忙着各寻出路,估计当时想离我这个“瘟神”能有多远就多远吧……这样的状态一直挨到了考研结束。
心中总有挥之不散的阴云,不论如何和自己讲道理、聊天、安慰、鼓励,我再也变不回去原来的样子——那个热情大方、整天乐呵、能言善辩、热爱生活的自己。
我想我可能是病了,终于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治疗。那老师贴着慈悲的微笑一口一个“我理解你”,我恨不得痛骂她一顿:“你这个虚伪的骗子!你根本理解不了我的痛苦!”可是,我连和她争吵的力气都没有。
没有地方可以收容我,不得不回家。那晚妈妈问了一句:“女儿,你到底怎么了?”我抱着妈妈,好像不知道受了多大委屈,哭得声嘶力竭,直到手脚发麻瘫在客厅里。
我想找份兼职换个心情,可是起不来床。一到早晨我就觉得浑身被针扎地疼痛,心底会冒出声音说:“何必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呢?”
我木讷、冷漠、狠心、自私、无情。趁他们不注意坐上窗台想要结束生命,大晚上偷偷跑出家惹得全家出动来找我。我对妹妹说,我可能抑郁了。家里并没有人懂,也没有人相信我,他们以为我在装疯卖傻。
直到朋友老祝来看我。他不和我讲道理,也不再摇晃我早点醒醒。他告诉妈妈:“她就是病了,带去医院有病治病,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听医生的。”
02 治疗
我去了一家在百度上位居榜首的私人医院,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立即办理了住院手续,一晚上做了整套的检测,火急火燎花掉了5000多元。治疗了两周,吃了药就睡,毫无起色;第二次去的是公立医院,诊断结果依旧为“重度抑郁症“,立即入院治疗。
前十来天没一点好转,加大安眠剂量才能入睡。直到我在走廊外听到主治医生告诉妈妈:“你女儿是双向情感障碍,需要终身服药。”
妈妈那晚抱着我,不停地抚摸我,什么也不说。我暗自想:我不能接受终身服药,一定要绝地反击了。
我开始从心底里接纳医院的治疗办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在医院一天的安排大概是:一睁眼就给自己加油打气,起床吃饭;早间冥想、瑜伽操;输液、服药、颅磁共振治疗;个人心理治疗、团队治疗(音乐、图画、戏剧等形式)和家庭治疗;病友集体活动等。
那个时候药物治疗用量很大,体重飙到了150斤,整天昏昏欲睡。老记不住事情,目光无神、恶心犯吐。
从书里学到“恐惧盒子”和“成功日记”。每做一件事之前会把我的恐惧写下来,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不需要害怕;我咬牙每天写成功日记,告诉自己不是废物,哪怕只是吃饭、接电话、散步两圈、和人微笑、看一集综艺节目,那都是值得称耀和庆祝的事。
作者病中记的“进步日记”。
睡不着觉的时候,就看电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我的丈夫得了抑郁症》、《百元之恋》等等,像是在这些losers(失败者)身上看到自己——人生哪有那么多的胜利,挺住就是万幸了。
03 回归
毕业的日子指日可待,妈妈每天守着我,忍受我阴晴不定的坏脾气。我哭的时候她守在一边,夜里睡觉把腿搭在我的身上,担心我半夜跑掉;她是小学文化,却陪我去网吧修改毕业论文,我看什么书她就看什么书,医院里的科普课,她记笔记从不有任何的遗漏……我时常在想,如果不是妈妈,我或许真的迈不过那个坎,我或许就糟糕地不见了。
出院的第二天,我偷偷去网吧,填写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网上报名表,后来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来到村里支教两年。
家人很担心,认为我不适合去偏远农村受苦受累,他们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还没有完全好,又选择一种方式来逃避或者继续伤害自己。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冷静地告诉他们:“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也是我能够做到的事情。”
父母怀着忧虑妥协了。我来到项目学校,充实而又丰富的支教生活给我带来久违的快乐。孩子具有强大的治愈力,从孩子们单纯可爱的笑脸里,我一点点找回自信。我发现可以做很多事情,并且我能够赋予它们更多意义。
作者在支教的学校上语文课。
两年里,我比过往生命里任何时刻都更无所畏惧。原来的我回来了,我的生命一点点重建起来,并且朝着我更喜欢的自己在变化。
我慢下来,让我的身体机能跟上我的雄心;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而非“被期许”;我明白我生来就是“为自己”而非“责任”;我可以抛掉成见去看到生命的更多种能,一丁点一丁点地找回自信,建立自我“同一性”,也一点点变得更有力量更懂珍惜。
这些都算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04 所悟
几次忍着热泪,终于交代了自己。
对这一场疾病,我或许是感激的。正如诗中所言:“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解放他人。”
作者病中抄录的诗歌。
从黑暗里走过,我想用我的切身经验,宽慰正在“黑暗”之中的你:
——抑郁症如同感冒一样寻常,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幸运的从中成长,不幸的则命丧黄泉;
——及时就医,接受物理、药物和心理治疗。从你认为重要的人那里通过获得充分的陪伴和理解,通过书籍、电影、运动、交友聊天与世界慢慢建立联系,用日记来记录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从小事开始建立自信。
——还需明白,在困境中脆弱无助的我们主动求救并不是糟糕的事情。找到你值得信任的人,告诉他你的感受和你需要他帮助你做的事情。生病让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别人的期待,窥见真实的或许是丑陋的自己。
——需要通过治疗让自己的身体机能渐渐恢复,需要反思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并不是无药可救,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生病了。我们还需明白,那些曾经将我们击垮的“痛苦”,终究是需要一个更好的自己去战胜。
这些说起来倒是很容易,实际上这过程会极其漫长痛苦,患者和家人切不可放弃。我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再有哪个时刻会再次将我击垮,但我会用我曾经被对待的善意对待正在黑暗之中的人,包括我自己。
05 感谢
谢谢每一个帮助我活下来的你:
母亲、妹妹、瑶瑶、老祝、刘阳、父亲、小姨、大姨、哥哥、姐姐、易琴和她的二嬢、超哥、祥美和她的男朋友、小可爱、胡医生、强强和四院的病友们。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点开抑郁症常识普及的视频,或许这是一个不起眼的救助开始。
视频:我有一条黑狗,它的名字叫抑郁
本文图片为作者提供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致自己
- 渡过专栏:【《渡过3》节选】之六:青春对
- 渡过专栏:【青年精神科医师访谈】胡俊武: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顿悟 : 那个愚
- 渡过专栏:【《渡过3》节选】之五:第二次
- 渡过专栏:一位大二女生的自述:在清华,随
- 渡过专栏:【《渡过3》节选】(之一):“救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渴望,有一天
- 渡过专栏:管理时间帮助我走出抑郁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3》后记:致意曾经努力的
- 渡过专栏:《渡过3》自序:召唤的声音
- 渡过专栏:“疯狂是人类真相的一部分”:一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关于性,关于亲
- 渡过专栏、;十年躁郁交替,我从未远离职场
- 渡过专栏:【《渡过3》节选】之三:丢失的
- 渡过专栏:晨夕:我与《渡过3》的故事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很爱我的小姑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