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正治疗的开始

心灵成长不停步

 

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后,仍有复发的风险。我们首先得接受这个事实,然后采取措施减少复发概率。因此,接受药物治疗、实现临床治愈后,不应该停下心灵成长的脚步。恰恰相反,临床治愈是真正治疗的开始。

心灵就像是大海。药物治疗让身体从惊涛骇浪中得到喘息,就应该抓紧这段时间去治疗心理创伤。找出来究竟是什么曾经引发过海啸?是海底火山喷发?是海底地震?还是有人在我们的领域入侵引发了心灵战争?

抑郁症是对心灵创伤的提醒,临床治愈给了患者一个治疗心灵创伤的时间。这段窗口期非常宝贵,应利用这段时光继续进行心理治疗,而不是立刻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海啸过去以后,要深入海底去看看,是什么引发了海啸。我们从小到大,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创伤。表面上看,创伤可能是成年后的事件,实际上童年时很可能就有了创伤和防御机制。创伤不修复就会召唤新的创伤。如果回到童年创伤,理解并治愈它,就可以把复发的几率大大降低。

现在我无论去哪个医疗体系诊断,都确认已经康复;心理咨询师认为我的心理状态肯定是比未患病的人更成熟。不过我并没有停止修炼。我们曾经患过抑郁症的人,情绪的波动会比常人大,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努力预防。

我特别喜欢康德。他每天按时出门散步,以至于整个小镇的居民都根据康德散步的时间来对表。我现在就是按照康德的方式来生活,每天固定拿出时间锻炼、上班、学习。我们有过抑郁症经历的人情绪容易有波动,我会主动拒绝刺激波动,拒绝娱乐冒险,每天自律地生活修炼,这其实是非常幸福的。

 

戈壁挑战的启示

 

在我和周围的朋友中,创伤治疗、心灵成长康复总是伴随着学习、修炼。

生病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学习是对于自己心灵的关怀,是自己与古往今来优秀灵魂的链接。

2013年到2015年,我拼尽全力完成了研究生课程。我重新捡起了英语,学习欧洲历史,系统学习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课程,拿到了硕士学位。

2014年5月,我参加了一次戈壁挑战赛。戈壁挑战赛的参赛者在戈壁滩上行走四天三夜,共一百三十多公里。我在第一天双脚受伤的情况下,拄着拐杖又走了三天,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赛。

戈壁挑战赛给我非常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当时因为我受伤,领队老师为了安全和不拖累别人,要求我退赛,但是我坚持徒步走完全程。在此之前我是一个乖乖女,每当和外界有冲突,一定会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但这次,我坚持自己的诉求不退让。虽然这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最后到达终点时我的双脚脚踝已经肿成了球形;虽然有人对我不退赛仍有不同看法但我的内心是如此喜悦。我体验到了不被抛弃,不被牺牲,坚持自己的诉求,并且最终实现目标的快乐。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功课。

我们团队因为所有人都完赛而获得了沙克尔顿奖。沙克尔顿是100多年前的探险家。1914年,他在报纸上刊登了队友的招聘广告:“赴南极探险,薪酬微薄,不见天日,不保证安全返回……如果成功,唯一可以获得的只有荣誉”。是沙克尔顿发这个启事,因此有多达5000人报名。

启程后,南极环境极其恶劣,探险船“坚毅号”在暴风中沉没,队员们被困一个孤岛上。如果一直呆下去只能等死。沙克尔顿挺身而出,只身出发寻找救援,他临走的时候秘密给队员留了字条,叮嘱等他离开后20天再打开。字条上写着:“我一定会回来救你们,如果不能回来,那也尽我所能了。”

沙克尔顿去了800英里外的南乔治亚岛求救。因为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狂风巨浪阻碍了营救的船队,直到4个多月后,沙克尔顿才最终返回。这么长的时间里,队员们都坚信沙克尔顿一定能回来救自己,他出发时所留下的那张字条,直到队员们被营救的时候都没有打开。

沙克尔顿的精神就是不放弃、不抛弃,一直坚持到底。

其实不用这么极端,从小事就可以体验坚持自己意志的感觉。大家都说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做成,想减肥就瘦50斤,想跑步就可以参加马拉松,想跳舞就可以去演出……其实都是因为坚持我想要的。

从走完戈壁开始,我的自我意识真正觉醒了。我要实现自己的人生心愿,而不是去当大家都称赞的好人。不一定要去当女强人,也不一定要去照顾别人。那些都是以前内心父母人格对我的投射,现在我只需要知道我要干什么,然后去实现它。 

 

汲取人类文明的力量

 

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在北京大学一个周末班学习西方哲学,系统涉猎了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社会与文化、近现代西方哲学、西方文学、基督教哲学、印度佛教史、德国的社会哲学和文化、西方法律与欧洲史。学完这些课程,我觉得我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框架。此后,我每向前走一步,都会觉得我的双脚是踏在人类文明基石之上。

2017年9月,我考上了金融管理学博士,目前正在上学;2018年2月,我开始学习法语。很多人问我,怎么可以学这么多?是不是情绪又高涨了?

确实,此前有一些事情,是我在高涨期做的。但现在不是。我知道我做了哪些外界不知道的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难。我周围有很多患者,病愈后都会爱上各种学习,可能是绘画、茶道、也可能是一项体育技能。这我非常理解,因为这是人类文明最阳光的部分。我不仅是学习,还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力量,这是对我能量的补充。

我们不一定要学成什么样,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的心灵感受,是特别美好的事情。而且我觉得也不要特别抗拒高涨期和低潮期,甚至可以用好高涨和低潮期。比如这篇文章,我是在高涨期轻轻松松写了1万多字,低潮期发现文字中的问题,收敛和修改。

情绪起落不是敌人,它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拥抱自己的身体,也拥抱自己的情绪。

记得我学习西方古典音乐课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老师讲的课是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即《命运》)。课程讲到最后时间,老师调试了很久,音乐才从略有沙沙声的音响里放出来。一瞬间,我觉得好像阳光在冬夜里打在了脸上,有一种特震撼和温暖的力量。我悄悄低头擦去眼泪;一抬头,看到教授也在流泪。我们都互相假装没有看见对方在流泪。

最后,教授还是哽咽了。他告诉我们:“我父亲得了癌症,我去看他,他在病床上特别爱听《命运》。他不懂音乐,但是音乐让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给了他支撑下去的力量。”

我们的苦,是人类痛苦中的一部分。这些苦,贝多芬也经历和战胜过。贝多芬曾经形容自己的第七钢琴奏鸣曲,是“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描述出来”。我们听着音乐,可以从贝多芬的坚持中汲取生命的勇气和毅力。

我一定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贝多芬在创作《命运》时,在心底反反复复出现的声音。我特别希望陷于痛苦和抑郁中的人们,如果有力气,可以尝试去听《命运》。古往今来那么多优秀的灵魂,都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其实抑郁症只不过是人类痛苦的一小部分,是在唤醒我们沉睡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在生病期间,与古往今来这些优秀的人类做一些心灵沟通,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样走到一定阶段,会感觉到我们所吸取的力量,与内心深处生长的力量相融合;而由于经历了这些痛苦,我们又可以比常人有更多的毅力,有对生命的爱和抱持。

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是上帝偏爱的孩子。上帝为我们安排了这么特别的礼物,我们接纳它,修炼自身,将这段经历变成人生的瑰宝。(全文完)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