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忘记上次与父亲相见的日子。同在一个城市,与父亲相见的间隔,不是用年也要论月来计算。
这次见到父亲,是在他70岁的酒席上。父亲一生从来没有办过酒席。
一个月前,接到父亲的电话,他说,他准备自己给自己办70岁的生日宴,希望我们给他请一些朋友来。宴席的所有事宜他自己安排妥当,不需要我们姐弟操心。
挂了电话,我有些不安。不知道到了那天,我该是主人还是客人。
(一)
父亲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生活中,一般的朋友肯定是不能请的,所以那天我只请了身边最好的几个闺蜜和婆家的兄妹。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我有一个不怎么往来的父亲。
父亲一生都打扮入时,即使在渐渐变老的这些年,也是剪的年轻人那种时髦的头发,随时都是白色的衬衫,铮亮的皮鞋。
但是,这样的父亲还是敌不过岁月。一张消瘦的脸上,眼窝深陷,眼睑下垂;脖子上已经看不见肉,只剩下松弛的皮。
曾经英俊帅气的父亲终究还是老了。
电话中父亲就交代我,宴席上我们姐弟还有他的继女都要上台讲几句话。
这样的场合,我自是不会说些让大家都尴尬、也有损我形象的话。台下坐的人,谁都知道我们这个特殊的家庭;也都知道我父亲的为人,有些话不明说,大家心里也知道。
我完全可以应付一句,“祝父亲生日快乐,祝亲朋万事如意,”然后大家热热闹闹,举杯庆祝。
但是,我不想制造这样看似圆满的结局。我怕亲朋好友看到台上其乐融融的一幕,以为这家人现在是多么的美满幸福。
所以,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我平静的说道:“时光飞逝,青春易老,岁月轮回。我是父亲的大女,我对父亲的记忆仍然停留在父亲30多岁的样子。我从小没能在父亲身边长大,这是我的遗憾,更是父亲的遗憾……”
是的,我对父亲的爱是如此吝惜。即使在今天这样本该让他高兴的日子,我也想婉转地告诉他和亲朋,我不爱他,我无法爱他。
(二)
当年那个只有9岁的小女孩,牵着母亲的手,一路哭泣离开村子里的情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那天过后,父亲永远消失在我的生活里。
其实,在那天以前,父亲也只是名义上的父亲。从我记事起,我就没有感受过父亲的爱。
那时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在外面找了一个新的女人,一心要和本分老实的母亲离婚。但母亲一直不肯答应,所以父亲一回到家,对母亲不是打就是骂,有次甚至还把母亲打到住院。
每当父亲打母亲,我和弟弟都会吓得哇哇大哭。然后我们母子三人抱成一团哭。都说父爱如山,而那时小小的我,能感受到的只有对父亲深深的恐惧和愤怒。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法院最终判决父母离婚,我随母亲,弟弟随父亲。
对我而言,这样的父亲不要也罢。我有母亲在身边,并且还有外婆幺舅的爱。但是,弟弟呢,当时只有7岁的弟弟,真的就成了没人疼爱的孩子。
和母亲离婚后,父亲很快就找了一个城里的女人,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的生活,却把弟弟扔在老家婆婆家里,对弟弟不管不问。
后来,听继母说,父亲和她结婚时,答应她把弟弟过继给在农村生活的大伯,这样继母才答应嫁给父亲。
谁也不知道继母说的是真是假,只是我相信父亲完全有可能做得出这样的决定。
虽然我跟着母亲离开了老家的村子,但是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叔叔们还是爱我的。每到放寒暑假,奶奶来镇上赶集,总会接我去老家住几天。
有一次,正好遇到从城里回老家的父亲。父亲看到我,没有表现出任何欢喜,也没问我学习生活的情况,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来干什么,我不是判了生活费给你妈的吗?……”
当时最多有10岁的我,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低着头,蒙住眼睛,一个劲的抽泣。好在奶奶责备他,她的话我一直都记得:“一个孩子,能吃多少嘛,每次都是我去接她才来的。”
当时,我一点也不相信,这竟是一个父亲对亲生女儿说的话。在父亲看来,他给了一点生活费给母亲,就表示这个女儿从此便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不要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当时母亲在小镇上已经立住脚,有了稳定的收入。于是能干的母亲悄悄托人把弟弟从农村大队学校,转到了我就读的中心小学。
奶奶知道后也没来要人,父亲是也没有动静。不负责任的父亲可能会想:你弄去就弄去,正好减轻我的负担。
于是,我和弟弟又可以一起上学放学了。我们的笑声又飘荡在属于我们母子三人的小家的上空。
不过,这样开心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有一天,父亲带着他新找的女人,突然出现在我们租住的小屋里,二话不说拉起弟弟准备走人。当时我和母亲不知所措。任凭母亲怎样求情,狠心肠的父亲毅然决然,誓不罢休的样子。
那阵仗完全是抢人。弟弟拼命大哭,一只手被父亲紧紧拉着,一只手死死拽住我们睡觉的架子床。父亲往门外拉,母亲往们内拉。弟弟像要被五马分尸的感觉。弟弟痛得大声哀叫,“妈妈,你不拉了,我痛啊!”这时的父亲竟恶狠狠的说,”手杆拉断了就去医院医。”
最后,还是母亲松了手。记得有个包公断案的典故:包公让两个妇女在朝廷前各自往自己的身边拉孩子,最后谁先松手,谁就是孩子的亲妈。历史的一幕再次在我父亲身上重演。
后来,听母亲说,是一个同在县城工作的老乡,得知弟弟回到我家后,劝父亲应当适当给些生活费。父亲觉得非常没有面子,才来我家抢走了弟弟。
(三)
父亲一生风流潇洒,不知道有多少不谙世事的女孩被他光鲜的外表和三寸不烂之舌迷惑。
弟弟19岁快从技校毕业那年,父亲不知道把哪家女儿的肚子搞大,被那家人打成重伤住院。继母恨他要命,一直没有来医院看过他。
父亲被打得非常严重,很久都不能下床。那些日子,弟弟天天陪床,两个月下来,又黑又瘦。我心痛不已,每次去医院,担心的不是父亲,而是心疼还未成年的弟弟。
弟弟因为照顾父亲,耽搁了一科毕业考试。还是我母亲找到校长答应补考,弟弟才得以毕业工作。可是,那个可恶的父亲,竟然还不愿意给弟弟交补考费。
父亲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到万分的伤心和绝望。我和弟弟的身上虽然流淌着父亲的血,但成年后,都长成了和父亲不一样的人。
父亲兄弟六人,只有他一人在县城当工人,其余的五个兄弟都在老家务农,生活拮据。但父亲不但没有帮助困难的兄弟,还明里暗里的算计他们。
对爷爷奶奶,父亲完全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他生活在县城,两位老人从来没有到他家住过一天。甚至,婆婆爷爷晚年生病,父亲也是不闻不问。
小时候,我以为,是继母和继母的女儿夺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长大后,见识父亲的种种,我终于明白,父亲没有爱过任何人,他爱的始终是他自己。
看着日渐衰老的父亲,我只有深深的叹息。你没有陪我慢慢长大,我又怎样来陪你慢慢变老;我那干涸的心田,你从没有注入过一滴水,当你渴了才想起时,又哪有清泉可以流淌?
这么多年来,横亘在我们父女中间的不是一道门,而是一堵墙。一堵厚厚的城墙,我拼劲全身力气也打不开。
如果人生有下辈子,我希望做一个能在父亲怀中撒娇的女儿。
今生,我和父亲,终究是有缘无分,也终将是渐行渐远。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
- 渡过专栏:求医五年,一位患者家属的心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