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喜普妙+利必通的方案让我稳定了最长的一段时间,我非常乐观。妈妈说,我简直是脱胎换骨,和过去那个喜欢抱怨、争强好胜的我简直判若两人,心理也完全健康成熟。
我也觉得这回差不多了。一年半时间,未出现一次抑郁障碍,人生困惑全无。生活优越的我,如果能再添一个小宝宝,一切该多么完美啊!
后来我接触到很多朋友,他们吃药稳定的时间比我长很多,有的甚至6年8年,可是停药以后仍然发作。我仅仅带药稳定一年半,就奢望自己完全痊愈可以停药,想来是多么天真无知。
因有前车之鉴,减药肯定要循序渐进。2011年4月底,我咨询医生,他说怀孕要停掉稳定剂,而且可以直接停;抑郁剂慢慢减,但前提是人得好着,否则不能贸然行事。
这时候真是信心满满,欢欣鼓舞。为了稳妥,我没有直接全部减掉稳定剂,而是先减半,也就是利必通减到了1粒。谁知2周后突然出现焦虑感,主要就是心慌。这时还没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妈妈问我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回答说是心理上的,妈妈说那就好办。我自己也没太在意。
可是,就在这毫无诱因的情况下,一周之内人慢慢变得有些畏缩,喜欢躲着不接触外界。有一次和朋友吃饭,我一心只想回家,就知道情况不太对;然后,某次单位集体活动,我出现浑身瘫软无力,无所适从。要知道,这可是过去多次共同出游谈笑甚欢的朋友啊。两种状态下竟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完全是判若两人。
那几天我装作没事,但干呕的症状已经出现,恐惧情绪泛滥,思维明显抑制;无法说话,难以行动,手脚冰凉。
(二)
这次复发的打击是空前的。一次同事聚餐,实在难忍痛苦,跑到厕所哭得昏天暗地,不断对自己重复着:怎么办?怎么办?无法停止地哭,整个晚上都在哭,一直哭到浑身抽搐。
进了家门,爸妈像往常迎接我,我再次泪如雨下。妈妈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还略带轻松地问我,“谁欺负我女儿了?我们去给你报仇!”……良久,我吐出几个字:状态又不行了……
晴天霹雳!房里顿时鸦雀无声。妈妈傻了眼,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呆坐在床上;爸爸坐在客厅里不停叹气,一方面是堵心,另一方面是当时因为妈妈身体不太好,他可能觉得我太不懂事,这个时候还给她添乱。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绝望,因为我从未经历过带药复发,更何况又毫无诱因。也是从这次开始,我彻底服了这个病,承认它是生理疾病;同时预感它可能会伴随我终身。
可以说,我完全乱了方寸。没办法,日子还得往下过。好在这次毕竟没有停药,抑郁症状虽然重来,多少还是被抑制的。但我的大脑可能已有了一定的损伤,复发之后我恢复了喜普妙+利必通的用量,已不能像之前一样稳定,处于一种轻郁的状态。吃饭食欲基本没有问题,学习能力也还有一些,比起初发时那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状态好了不知多少。但仍然有社恐、动力弱,以及过去从来没有的四肢瘫软的躯体症状。
我认为这可能是所谓的软双相中的一种“慢性迁延”的现象,表现为“不至于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但持续性的心境恶劣,任何事情都无法真正开怀”。
这段时间总想赶紧好起来,用药方面经常擅自做主,剂量调来调去。喜普妙和利必通试了好几种剂量的组合,一直没好起来,我开始怀疑利必通对抗抑郁剂效果的影响。
2011年8月我慢慢停了利必通;又因为有点怀念过去百忧解的感受,2011年9月擅自把喜普妙换成百忧解。刚开始一周觉得好多了,第二周无力感一天比一天重,到了无法耐受的程度,还有焦虑感,只好去了医院。医生跟我说,可能是喜普妙半衰期短,百忧解还未起效,导致撤药抑郁加重。于是恢复了喜普妙,和百忧解一起吃。
这里请注意,不要以为同是抑郁剂,就可以当成一种药来吃。每种药化学成分都不同,要独立看待,换药、联合等也要方法得当。
换药刚开始几天,干呕严重,惊恐难熬,无法耐受。尤其是9月底的一天,上午开始恶化,到了中午完全无法耐受,急忙请假回家。路上阵阵惊恐,到家后就痛苦地趴在椅子上干呕,发抖,脑子里全是各种负面思维。这天爸妈正好过来,他们一进门我便哇哇大哭。强忍痛苦一起吃了饭,服氯硝,睡觉。
没想到,这已经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三)
从第二天开始,就一路好转。到2011年国庆节,居然已经可以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
这时略有轻郁,电话咨询了颜文伟医生,说我是双相,必须服用足量稳定剂。这个时候我好不容易把稳定剂减了下来,怎么可能甘心加回去?于是我问,能不能怀孕前先暂时不用稳定剂?颜老说不转躁即不用加。妈妈说,赶紧把任务完成,孩子生了,然后加上稳定剂,以求太平。我也想,稳定剂毕竟不是抗抑郁剂,不吃难不成还会抑郁发作?而且颜老也说了怀孕就可以不吃稳定剂。于是思路明朗起来,整个人又变得乐观,前路仿佛一片光明。
到了10月中旬,我的状态彻底好转了。同事一起出去玩,感受到了久违的喜悦,觉得和大家是那么融洽,话多起来,感情变得汹涌。
然而,这次的好转却笼罩着一片乌云。虽然稳定剂停了,但只用百忧解一种药,不能够维持稳定的状态。
这里提一下,抗抑郁剂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复发后再用,极可能比前几次服用的效果显著减弱。这次服用百忧解,我就有非常明显的体会,必须同氯硝一起服用,连着几天不吃就容易焦虑、低落等。估计这时候双相已经比较明显,需要联合氯硝起到稳定剂的效果吧。
这次恢复后的大多数时间心情还是美好的,积极备孕,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百忧解慢慢减到每天一粒。好的时候比较愉悦,状态完美,没有一丝一毫的社恐,只是觉得自己那么独特,那么个性,那么幸福。
也有那种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感觉出现:做事做不进去,贪玩享乐,购物疯狂,兴趣广泛;但又很难坚持,往往做着这个又想起那个,然后非干不可。沉溺于生育的论坛,觉得必须马上生孩子,有点走火入魔。(待续)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一位女大学生的咨询经历
- 渡过专栏:10年双相反复,我找回了生活的意
- 渡过专栏:我如何走出重度焦虑
- 渡过专栏:我的疗愈之路:精神分析是如何产
- 渡过专栏:如何帮助孩子回归社会?一位父亲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悠悠麻籽香,
- 渡过专栏:我,其实是个病人,近十年来一直
- 渡过专栏:很抱歉,我得了抑郁症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 】从未离开,
- 渡过专栏:不善言辞的我,如何通过写作自我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 】我是一个带
- 渡过专栏:看对医生吃对药,是对自己最大的
- 渡过专栏:在美国为儿子治疗多动症
- 渡过专栏:丈夫因病去世,母女同时患病,如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七:生存,一个必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敏姨和她的抑郁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四:出现心理问题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关于嫉羡、情感
- 渡过专栏:用佛法来应对强迫症
- 渡过专栏:孩子病了,父母如何战胜焦虑?
- 渡过专栏:与“黑狗”同行 (下)
- 渡过专栏:与“黑狗”同行 (上)
- 渡过专栏:别了,“救世主”(之四)
- 渡过专栏:别了,“救世主”(之三)
- 渡过专栏:别了,“救世主”(之二)
- 渡过专栏:别了,“救世主”(之一)
- 渡过专栏:儿子抑郁,父母陪伴一同“渡过”
- 渡过专栏:儿子抑郁,父母陪伴一同“渡过”
- 渡过专栏:一位产后抑郁母亲的体验和感悟
- 渡过专栏:【渡过·假日版】 聆听“羞耻”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聆听“羞耻”(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不完美的人生,
- 渡过专栏:走出性侵阴影下的抑郁沼泽
- 渡过专栏:日记是我疏导抑郁的通道
- 渡过专栏:一位大学生的抑郁:致敬正在努力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八:化解家庭矛
- 渡过专栏:最好的父爱,是父亲拼了命地呵护
- 渡过专栏:致家属:病房陪护手记
- 渡过专栏:如何识别双相障碍的前驱症状,防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养龟的故事
- 渡过专栏:【采访札记】之十:抑郁留守妇女
- 渡过专栏:【何日辉专栏】之六:一个“崇拜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十:规范求治,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九: 2015年4月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八:2014年6月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七: 2012年5月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五: 2011年5月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四: 2008年9月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三:2008年3月
- 渡过专栏:【镜鉴双相路】之二: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