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读者

【编者按】今年的“新年献辞”,请“渡过”的作者们分别给读者写几句话。这样做有一个意味:“渡过”是一个互助交流的社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祝读者们新年快乐!

苗国栋:

大医精诚,是我竭尽全力追求的医生境界。几十年的临床医疗工作,让我深知精神医学的发展远未满足临床医生和病人的需要,医生要更积极大胆探索诊治疾病的最前沿技能,才能做到“精”;时刻为病人的利益着想,尤其是为病人的长期利益、终身利益着想,才能做到“诚”。为此,我矢志不渝;我也希望我们的病人们能更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选择的医生,遵从医嘱,争取最佳疗效和结局。(作品:《双相患者如何应对季节性发病?

长风:

我是长风,不再是那个抗郁长风,而是与爱妻小胖灵魂相伴的长风。2017我最大的收获是摘下了自我痛苦的标签,因此也卸掉了对身边人以及这个世界很多负面的标签。2018与我灵魂的另一半小胖,将继续践行我们内心深处本真的生命追求。生活,平凡而又美好,愿有缘人一起随郁而安、共同成长。(作品:《我如何一次次渡过自杀危机?

刘野: 

我是高中英语老师,两个宝宝的母亲,我还是一个康复了11年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我对自己的那段痛不欲生的抑郁症经历没有病耻感,我为我能走出抑郁症感到骄傲。现在我的家人都支持我实名站出来去帮助更多的人。抗郁之路还会很漫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希望有一天抑郁症被高效的医学和心理学彻底攻克。(作品:《我为什么能够公开病情》) 

莫璟涵:

2017年,我开始不避讳对熟人之外朋友或同事承认自己是抑郁症患者了。在情绪急剧变化的时候,我默默观察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人和事愈加宽容。放弃很多没道理的自以为是,听医生的话,按时服药,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节奏。愿我们这些“同频”的伙伴,可以抱团取暖,这段特别的经历让大家相遇相识,有这样一方天地可以互相鼓励。2018,祝愿大家有人爱,也去爱人。(作品:《愿我们与那条“黑狗”温柔相待》 )  

李辰夕: 

2017的第四季,是我遇到“渡过”后的新生季。我用80天、9万多字的篇幅,梳理完了所有过往前尘,可以淡定从容地面对今后每一天。2018,我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微弱之光,帮助更多孤寂却美好的朋友;我希望我可以做好原创公号“晨夕故事”,品读与分享出更多“小人物的大世界”,让心不依附、不孤寂;我希望我可以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做开心的事。——“我做不了全世界,但我可以做好我自己”。(作品:《最好的父爱,是父亲拼了命地呵护母亲 

月如水: 

2017年我的人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勇气。在治疗满一年后我带着症状来到上海,找工作,换工作,不断突破自己过往的认知界限,尝试做前台,当群演,走秀,实现了我奇葩的人生梦想。期间系统学习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心理咨询师、婚姻心理咨询师,完成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最终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路径是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持续心理支持的心理咨询师。感恩遇见“渡过”,未来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回馈“渡过”群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作品:《上海屋檐下》)

鸿雁: 

新年的春风/吹绿了你新年的相册/相册里又将留下/你美丽的倩影/你微笑的芬芳/你凝眉处那一份智慧的思量/你落寞处那一份独自的忧伤/你面朝大海时的春暖花开/你跋涉丈量过的曲径通幽/当有一天你打开这尘封的相册/相册里还有/我们曾经彼此的祝福(作品:《咖啡很苦,别忘了加点糖》)  

梦梦:                      

我是一名中度抑郁症患者,2016年结识“渡过”,现正走在康复的阳光大路上。到大自然去看花,与朋友们小聚,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变得越来越柔软、坚定、温暖、有力量。愿我们每个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作品:《未竟抗郁路》)

赵伟:

我今年27岁,我把十年的青春全部献给了抑郁。我用三年时间、10万字记录下了整个过程,现在边工作,边准备心理学自学考试。未来将专注青年的心理健康、个人成长、亲密关系的研究,同时正在准备下个月家乡举办的马拉松比赛。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实现自己的潜能,希望未来能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作品:《抑郁助我重塑社会支持系统》)

何日辉:

我是一名离开体制的精神心理科大夫。2017年,我发现临床上青少年被“泛双相化”非常明显,大量案例背后实际上都有创伤。我们在深度催眠下快速修复创伤,让学生高效学习,并重塑家庭关系,从而实现让孩子心身健康、家庭和谐和学习上瘾,尽快回归成长轨道,最终停药。相信新的一年,作为民间抗抑郁的一分子,我们会取得更多进步,让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真正彻底康复,不再是梦想。(作品《青少年心理疾病诊治谨防“泛双相化”》)  

胡乙己:

我也是一名“抑友”——抑郁症患者的朋友。因为职业是精神科医师,我几乎每天都和不同的抑友打交道,有时甚至是灵魂深处的交流。我创办了公号“心桥”(id:heart_bridge),用于连接关注心理健康的你我。2018,我们一起“渡过”!(作品:《纠正认知误区,收获美好睡眠》)

飞马:

生命短暂,心路漫长。焦虑抑郁影响了我十来年,也雕刻了我的人格。这一切无法用好坏对错来衡量。

毁灭里隐藏重生的力量,漫长的痛苦让我不得不思考:我哪里出了问题,以至于让生命和生活以这样的方式提醒我去注意。我不得不改变,因为不管哪里出了问题,每一个当下都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要凭借上帝的赐予做最好的自己。2018不多说,自渡渡人战心魔!(作品:《回乡》  

雨燕:

我在“渡过”群整整泡了一年,收获了很多,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心情迷茫时有人和你同在,就不会孤单。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只要你真诚待人,就会收获很多,超出你的付出。我在“渡过”群里学到的很多,感谢很多人,就不一一说了。我减药了,但是我能觉察到我还是有点轻躁狂,所以过了年我准备去北京会诊,看看到底是精分,还是双相,还就是单纯抑郁。(作品:《像野草一样活着》 )

樊瑞娟:

过去两年,我在“渡过”上发表过8篇文章,成长颇多,一步步走向开放,突破病耻感。过去一年,我成功的成为一位自由执业心理咨询师,十几年的失眠顽疾彻底康复,越来越能用心感受父母,和父母关系越来越好,爱与联接他人的能力也有所增强。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团体里,让这一切的改变会加速。感恩帮助我成长的人,也决心继续成长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去帮助别人。2018年我希望在心理学专业上有更多成长,努力钻研,继续完善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作品:《沦陷与拯救: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

王智雄: 

我的2017是不平凡的一年,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王大夫谈心”(ID:gh_0e3d28cc72d3),由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确立了自己儿童精神科进一步细分专业领域——青少年抑郁症,认识了很多病友和家长们。展望2018,注定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自己,我希望在健康中进取和成长;对同行,我希望不再听到有人三五分钟就看一个病人的消息;对病友和家长,我希望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请记住:有我们大夫陪伴你身边,我们一起努力!(作品《吃药,还是心理治疗?听《中国抑郁防治指南》怎么说》 

龙华:

我患病20年,过去的一年身体不错,生活不错,心情也不错。鲜花,明月,美酒还有孩童的微笑,世界很美好,生活很精彩,上天早已确定好一个人一生要吃多少苦,享多少福,以前多吃了苦,以后就会少吃些,没有路是白走的,看看我20年都过来了,现在不是也挺好吗?居安要思危,其实居危更要思安啊,挺住,跨过去就是一片崭新的蓝天。(作品:《躁郁:两个不同的我,交替在同一个身体里》)

金美: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病程的抑郁患者,曾经无数次问过自己活下去的意义,直到遇见“渡过”,我找到了答案。

创办“渡过”读者群,认识了许许多多有同样经历的朋友。我想说,要学会自救,医生和咨询师只是帮助我们打开窗,窗外的风景需要自己体会和感悟;有幸成为《渡过3》的作者之一,用写作梳理自己,疗愈自己,得到了一份沉淀,重新建构自己的心灵秩序;剥去束缚自己的厚重外壳,剥去伪装,还原真实的自己,找到了自我。经历了生死磨难,发现生命很有趣,有痛有爱也是一种精彩。用心感受生活,悦纳自然,体会生命,珍惜拥有,感恩他人。学会了爱自己,接纳自己。学着“用同情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 

无论爱还是被爱,一切都能重来,新的一年一切又都可以重新出发。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期待自己成为自己期待的模样,我爱的人,爱我的人,送上我新年祝福!感恩遇见!(作品:《抑郁22载,学会放下和接纳》)

泓:

愿人间有爱!(作品:《“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一只鹿:

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和广大病友家人们一起奋斗在抗郁一线的战友。新的一年,希望我们都有新的力量,追寻我们想要的人生,发现真实的自我。(作品:《一位大学生的抑郁:致敬正在努力的你》)

郑云峰:

祝张进老师和渡过群友们新年里:身体健,心情好,财运旺,海马强!我们会加倍努力让深脑磁刺激技术尽早为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作品:《海马学说:开辟抑郁症防治新路》)

蜗牛行天下:

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一种阅历。我相信每一个曾饱受抑郁困扰的人都是天使,只是不小心折了双翼。只要不放弃信心,不磨没勇气,勇敢地接受这个世界给予的爱,并且以同样的热情用爱回馈,受伤的双翼就一定会愈合,依旧可以重新在美好的生活中自由翱翔。

相信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会算数,我们不放弃生活,生活必将越来越好!(作品:《十年抑郁,如何一步步远离自杀,终获治愈》)

小米:

在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问题面前,我们脆弱无助,无人理解;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常常迷茫无措。每个人都很平凡,有自己的痛苦、辛酸、彷徨,希望救赎的到来。但事实上,救赎从不来自于任何别的地方,而来自于我们自己。当我们携起手来,给自己、给家人、给一样正经历煎熬与折磨的朋友,带来爱、理解和温暖,就能汇聚成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力量。

不知不觉,“抑郁症关爱联盟”公众号走过了三年,依托于平台的读书分享会也开展了将近一年。2017年,随着“心心相医”平台、“随郁而安成长训练营”的诞生,我由衷地感到所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朋友,可以携起手来,将“同伴支持”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事业,一直推动下去。

新的一年,感谢自己的坚持与成长;感谢我的家人一直是我最宝贵的依靠;感谢所有关注我们认同我们,与我们共分享共成长的朋友们,祝福你们!(作品:《孪生姐妹同患抑郁,创办公号自渡渡人》)

无名: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作为一个“二进宫”的康复者,我最想说的是:抑郁症很复杂,人类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都未能准确找到病因,至今的治疗手段大多都是试错法;抑郁症其实也很简单,对它的预防和治疗也没有那么复杂。我的体会是一句老话:道法自然。(作品:《我靠中医治疗了抑郁症》)

方音:

我们人类一定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活饮食要有规律。还要知道这个世界有阴有阳,阴阳时刻处在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时刻在转换。天会变黑,可能在黑夜中前行比较困难,但是天总有时候会亮的。在黑暗中我们修炼自己,修炼自己的品行与胸怀,反思自己的得与失。这样我们就会找到天地的心,天地的本来,也就找到了空空如也的自己,纯净的自己,自己的福和慧就来了。

坚持后面是圣殿:

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患病二十年,最开始患病时是1997年。当时知道抑郁症的医生很少,半年后巧遇一医生,诊断我是抑郁症。这20年我一直服药,抑郁症没把我打到,我坚强地生活,有些事做得比常人更好。2018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会更加努力!(作品:《抑郁20年,生活在继续》)

党彩娟:

加入“渡过”社区不到一个月,感谢这里的每一个人。当我说出自己的困境恐惧以及难过,他们会说:啊,我也是这样;而不是:喂,你不要这样;或者:嗯?你为什么会这样?这里只有四个字:感同身受。这里没有太多的阳光,因为每个人都从黑暗中走过。但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光明,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也没有人愿意放弃朋友。

感恩有你!祝愿大家新春快乐。2018,让我们坚定坚强,好好出发!(作品:《不善言辞的我,如何通过写作自我疗愈》)

望见彩虹:

我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属。2012年,家人第一次被诊断为抑郁症。2017年转为双相躁狂发作而入院。两周精神病房的经历,使我懂得人生可能随时失去一切,使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家人的情况一天天在好转,全家人也都行动起来,一起运动一起做改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更珍惜当下每个平凡而心安的日子。2018年,我们要加入抑郁症公益大军,做一颗星海里的小星星。(作品:《致家属,病房陪护手记》)

Sarina:

我们在黑暗中流过的泪,会成为照亮别人的明灯。经历了七年和疾病的对抗,我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苦难,都是化妆的祝福。期间我冒着风险停药并且有了可爱的宝宝。我也有过反复的痛苦。但我相信有一天,会有更多的病友变得和我一样,感谢人生中有过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变得坚强,在过程中获取经验,并知道应该如何去帮助周围遇到同样问题需要帮助的人。那些打不到我们的,也必将打不到我们后来的。(作品:《你所认为的幻象,其实是我的真实世界》)

涵香:

曾经/我也披星戴月/风尘仆仆/走在回乡的路上/曾经/思念是一缕缕乡愁/魂牵梦绕/只为梦中故乡的亲人/一座城空了/那是漂泊的异地/一座城满了/那是心之归属/而今/身在故乡/魂归故里/异乡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梦/仍然是那座城/空了/满了/不变的是一个个漂泊的人/异乡越来越远/故乡触手可及/今夕何夕/我将人生演绎成了精彩的戏剧!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