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新年献辞:《觉察,接纳,行动——除夕夜致读者》
今天是大年初一,按惯例要给读者写一篇“新年献辞”。这次我想变一个形式:不由我一个人写,而是大家一起写。首先,我来给2017年的“渡过”公号作一个总体小结;然后,请“渡过”公号的作者们分别写几句话——这样做有一个意味:“渡过”不是我一个人自娱自乐的小天地,而是大家共同的家园。
先从我开始。
(一)
2017年,我开启了《渡过3》计划,去全国各地,寻访有代表性的患者,进入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去,描述他们的人生境遇,以及他们的社会关系对其疾病和命运的影响,以此为当代中国的精神健康现象,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解释。(参见《写一卷书,行万里路——我的创作计划》)
寻访从2017年4月13日启动,到10月23日告一段落。半年内跑了16个省区、28个县市,采访40多人。而后进入写作阶段,现在书稿已经完成。书名《渡过3:治愈的力量》。现把全书纲要罗列一下,大家或能窥见大意:
【上篇】溯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与命运和解,与真实相遇;
【中篇】蝉蜕:在绝望中改变,在改变中重生/过去与现在,划下一道分水岭;
【下篇】尘世:因为痛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二)
与《渡过3》相呼应,这两年我一直在探索的“叙事疗愈”逐渐成形。
最初,“渡过”公号只是我一个人的写作阵地;完全顺其自然,不知不觉它成了一个开放社区和交流平台。很多人通过给“渡过”写稿,实现着自我疗愈。
这正属于我倡导的“大众写作”。我从来都认为,写作不是部分人的专属权利,写作的愿望植根于人性深处,甚至可以说是本能。很多作者从未写过文章,甚至不会用电脑,更不懂得主题、结构等写作技巧,但他们有生活,有真情实感,经过训练,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来。
“渡过”公号的一个目标和使命,就是倡导大众写作,引领从未写过文章的读者,以浑朴之心,记录自己的生活,实现写作的疗愈。
2018年春节后,我组建的“叙事疗愈”实验班将要开课。我会把精神健康科普、内心探索、写作、认知调整、团体疗愈结合起来,探索抑郁症防治新路径。
(三)
2017年“渡过”公号的另一大进展是,社群在不断扩张。
2016年2月,“渡过”公号正式启动,同步成立了“渡过”作者群;一年后的2017年3月,第一个“读者群”应运而生;而后迅速裂变,目前已涵盖方方面面,包括:读者一群、读者二群、读者三群、读者四群、读者五群、家长一群、家长二群、家长三群、家长四群、写作群、摄影群、读书群、运动群、学佛治愈群、作者群。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群。最早的家长群组建于2017年8月20日,群主是一位病孩的母亲。她发现,家长关心的话题和患者有很大的不同,便萌生了单独组建家长群的想法。很短时间内,家长群便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人患者家长,包括十几位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有的家长体验一段时间后,动员自己的配偶也加入其中;等待入群的家长越来越多,而每个群最大限额是500人,于是,家长二群、三群、四群相继建立。
目前“渡过”公号共有15个社群,涵盖方方面面,群成员达4000多人。
2017年3月,在第二届尚善公益传播奖评选中,“渡过”公号获最大奖项“年度贡献奖”。
(四)
2018年,我给自己定的规划现实而具体。
一是继续采访、研究、写作。采写《渡过3》时,我接触了许多患儿和家长,深感青少年精神疾病问题严重,搜集了很多资料,有时间我会慢慢写出来;我还对“中国农村的精神疾病”问题感兴趣,将来会见缝插针做些采访,积攒素材和心得,为写作做准备。
二是在“叙事疗愈”方面做一些探索,具体如前述。
上述两项,以及前两年做的事,大致可概括为“精神健康知识的科普和传播”;2018年,我打算抽出一些精力,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一个契机是:财新公益基金会计划对“渡过”公号有所资助,这笔钱我准备用来丰富和发展 “渡过”社群,在各群主主持下,开展更多活动;此外我还有一个具体计划,正在筹划中,如果顺利,节后可能推出,那时再向大家详细交待。
(五)
近年来,我越来越认识到,任何精神疾病,无论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还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都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衡的结果,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逐渐形成的。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领域,病与非病、正常与不正常,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精神疾病的发作和痊愈,是一个淡入淡出的渐进过程,好比光谱的演变。
谁都不能说自己绝对与精神疾患无缘。现代精神医学只能让疾病者暂时摆脱临床症状,而精神世界的完善和修复,是每个人毕生的功课。
所以,“渡过”公号,以及我们大家,前路漫漫,愿景可期。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
- 渡过专栏:求医五年,一位患者家属的心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