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我与抑郁症交手的这一年
【前言】:自2014年11月14日出院后,我回到我的母校——中山大学休养了几日,便返回佛山开始了工作。我也以为我如之前所描述的那番,已经痊愈了,并且以这样的乐观积极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始工作。虽然出院四天后我就戒掉了阿普唑仑(安眠药),并且睡眠已没有太大的障碍。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我的头痛并没有如当时医生告诉我的那样过几天就会好。
反复求医
出院第一个月内,我需要每个星期都返回医院复诊,起初两次我仍是去了广州第一人民医院,后来我的主治医生建议我直接去佛山第三人民医院开药就好。
第三次复诊,我去了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开了半个月的药,因近医生下班时间,医生没来得及细细了解病情,便按我之前的药方开了药。
随后,因一次大的情绪波动,我再次走进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即使有之前广州诊断治疗的病历及相关检查报告为据,医生仍又重新开了一系列脑检查及心理测验单。因诊断过程中,眼泪不止,我的情绪较为低落。加上我转述的病情,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即软双相。因为诊断的结果与之前很不一样,当时医生换掉了我原来的药方,又重开了药。
如果我重新开始吃这些药的话,就证明我之前所有的治疗都前功尽弃,并且双相障碍的治疗比抑郁症的治疗更为复杂。在心里无底的情况下,我再次返回广州复诊,了解情况后,我原来的主治医生仍建议我服用之前的药方。
后来我便按这个药方持续服药,但是头痛的情况并未有多大的好转。其间医生也会增加一些辅助文拉法辛的药物,效果也甚微。
回家休养
情况至此演变得比较复杂,而我的父母对此还一无所知。在姐姐把我患病的情况告知父母后,我开始回家休养。
我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抑郁症”几乎是陌生的,但他们比较了解我的性格,也能理解我的痛楚。从小独立惯了,即使生病如此,我也未想过向家人求救。当他们得知一向只给家人报喜不报忧的女儿生病时,我的父亲几乎一夜未眠,并打电话直劝我我回家,至此我才明白家人永远是最厚实的依靠。
这次回家我休养了近一月。在家的那段日子基本无忧,乡村静寂的生活,也让我静下心来思索这些年的种种经历。
在家时,母亲每日给我熬药陪我散步,父亲陪我去医院做理疗,多年没有这样享受陪在父母身边的温馨,竟这般弥足珍贵。但即使这样,我的头痛也丝毫未减轻。这让我开始产生疑虑,真的是心境障碍导致的头痛吗?
改变环境
春节过完再回到佛山后我就辞去了原来的工作。而后,我和姐姐去云南出游,在大理休息了近半月,期间也有头痛很厉害的时候。
从云南回来后,我开始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开始新的生活。有姐姐在身边照料,给我减轻了很多的生活忧虑。我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规划职业,一切都比较顺心,我的状态也保持得较好。但是头痛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这种疼痛已成为压在我心上的一块石头。
到深圳后,我的复诊转到深圳康宁医院,每月去一次。第一次免不了的一堆检查,医生仍然判定我是抑郁症引起的头痛,是心理问题,并且告诉我与头痛对话来减轻这种疼痛。
在服用最高剂量即225mg文拉法辛时,我检测了血清文拉法辛浓度,检测的结果证明我对药物的吸收其实很少很少。这样的结果连医生都吃惊,医生又建议,如果头痛再继续的话可能要换药,换药不仅是对过去治疗的否定,更多的是对未知的不确定。我觉得换药风险较大,和医生商量再服用原来的药试一段时间。
7月中旬,我忽感头痛加剧,可能是长久吹空调的原因,加之深圳的气候有点多变,又导致情绪极其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我最终听从了姐姐的建议去看中医,她很早就这样建议过我,但我一直不相信中药可以治疗抑郁症就拒绝了这一治疗方式。这一次,如姐姐所说那样,死马当活马医也要试试。
姐姐通过同事找到了深圳一家比较好的中医馆,医生问诊后说其实我就是一种普通的神经性头痛,并非抑郁症,并让我马上停掉西药吃中药。
可能中西医确实有不同原理的治疗方式,但这样武断的结果,仍不能让人阮然信服,吃了中药,同时也没停掉西药。没想到的是,四剂中药吃完后,加之运动及合理的膳食,我的头痛真的奇迹般地好了。
后来,8月1日后,那种固定的疼痛再无回来过。
后续思索
头痛彻底好了后,我再去康宁医院复诊检查,一切的指标都显示正常,检验单的结果赫然写着无抑郁症和无焦虑症,心底的那颗石头终于落下。
事后再回想这一过程,感慨太多,说没走弯路是不可能的。整个治疗过程,可能是中药治好了头痛,西药对情绪转变有一定的效果。但药物的作用仍然甚微,其他的大部分疗效靠自救。
当我的朋友问起自救的过程时,我是这样回答他的:
自救一在于主动求医,发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后,第一时间是向他人呼救和求医;
自救二在于主动吸收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了解,慢慢打开自己,也会慢慢懂得自我疗愈;
自救三在于倾诉和宣泄,文字充当了很好的载体,出院后我写下自己的经历,无疑让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内心秩序,也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也有了更好的方式去面对可能会有的一些困局;
自救四在于不停地反思,起初我也很相信医生,直到无数次试药无果后,我对医学其实保持一些怀疑,曾一度也会想要放弃,因为前路无望,但这时其实求生的欲望是很大的,会去尝试各种方式,最后中药证明我的头痛也只是普通的一种神经性头痛,四剂药就治好了,而之前是走了好多弯路。这个时候就会反思,到底是身体的疼痛引起情绪不佳,还是心境影响了身体,这样想的时候反而豁然开朗。
我的朋友作为心理学的研究生,听完我整个的经历,他问了我一句,“你不怨恨那个医生吗?你被当成精神病人对待,但其实只是身体不适导致的心境障碍。你的心根本没有坏掉,你的症状也不能算是抑郁症,却吃了那么多药。若你早点去看那位中医,你觉得事情会如何?你就没有想过自己根本没有不正常?抑郁症是个多余的标签?”他的这些问题,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过程已然如此,而最终结果是好的,我便也不再多想。
人的内心本就复杂多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机器判断人的大脑神经递质的分泌,抑郁症等相关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只能靠医生主观的望闻切诊。并且即便我们知道神经递质的分泌量,也难以断定,因为它不能作为诊断标准。所以很较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但即使这样我们仍需要相信医生,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来越好,无论会不会走弯路。
不管是否真如我朋友所说,一开始就被过度诊断了。但无可否认,我当时的心境的确是有障碍的,如果当初任其自由发展,我也无法想象那后果。曾经好一段时间,我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那种绝望是真的要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的,语言永远都苍白,无法表述的东西太多太多。经此一役,已经消耗了我的大部分能量,不得不说其中受到的折损应该是后期无论如何也无可弥补的了。
阶段性的胜利并不能代表什么,并且当时间不断推移还会产生新的问题。福柯认为,精神疾病本质上是社会体制对个体的压抑,虽然这可能有些绝对,但我从不排除考虑这种可能。我们没办法判定什么,但是起码可以忠诚于事实,直面内心的黑暗,勇敢做自己。
美国学者安德鲁·所罗门曾讲到(在网络上可搜索他的相关演讲),“抑郁,让人精疲力尽,它会消耗你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此保持沉默,只会让抑郁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你越躲避,它越强。”“抑郁属于基因的缺陷,这意味着在不同的人群中容易抑郁的人的比例应该是一样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发病率的不同。”
“正视抑郁的价值并不能保证不能复发,但是却能改变看待抑郁复发的态度,甚至会减弱抑郁复发的程度。”“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虽然我很厌恶抑郁时候的状态,也很厌恶旧病复发,我还是会寻到一种方法接受并爱抑郁的自己。我爱它,因为它迫使我去寻找快乐,并牢牢抓住它;我爱它,因为它让我在生活中,牢牢抓住,让我活下去的理由。虽然有时候也会不那么理性,虽然偶尔也会游戏人生。而这,我想,是非常值得高兴和赞赏的事情。”
人的心灵是一座迷宫,有特别明亮的空间,也有非常幽暗的角落,而我们,在不断了解自己,与自我抗争和解的途中,需要穿过黎明到黑夜,终见曙光。不敢面对的,才是可怕的。在为自己的坚强喝彩的同时,更需要的是直面自身软弱的勇气。
我唯有希望,所有在经受这种病痛折磨的人能早日摆脱病魔,在阳光下,生活得快乐。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