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一封写给儿子的信
本文作者兰心。

【编者按】这封信的作者,就是本公号2月18日文章《丈夫抑郁离世,一位妻子的悔恨与反思》中的女主角。这篇文章中,她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剖析自己,意在放下过去,面向未来。后来,她发现儿子也有同样的内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爸爸的悲剧,于是,她从自我排遣转为宽慰儿子,帮助儿子走出爸爸去世的阴影。这封信就是她和儿子的一次真实的恳谈。

 

 

亲爱的儿子:

 

好久没有见面了,很想念你。

 

这一年来,我们母子共同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妈妈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对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你也在大学崭新的天地里努力地锤炼自己。我非常愿意将我的内心世界拿出来与你分享。我知道你一直在关心妈妈,我们心灵深处都希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爸爸因抑郁突然离世,让我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他从贫困大山走来,寒窗苦读,任劳任怨、凭自身努力做到高管,称得上千辛万苦;妈妈勤劳善良、忠厚诚恳,不可谓不努力。可是命运之神还是在我们猝不及防的地方嘲弄了我们。我感慨世事无常,感叹个人命运如此渺小!

 

我总在想,过去的失败和痛苦不能让它白白过去,我们一定要从中挖掘真相,汲取教训,获得深刻的反省和领悟。人生是永远无法回头的单行道,父亲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我们没有理由不深深铭记。

 

这些日子,我不断地寻找着答案。如果我们能对疾病更多一些了解和准备,如果我们能彼此保持一种深层次的交流,如果我们当时能问询到更好的医生,爸爸就不会绝望,我们的故事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版本?

 

“理解过去,是为和过去说再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背叛就是成长。一个人越是能够充分理解早年是怎样限定他的,越不会被早年所限定。”——当我从“渡过”公众号看到这段文字,终于下定决心提起笔给你写一封长信,只当是抛砖引玉,引发你的思考。

 

一个人的一生,无论你事业发展到哪一个层次,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最新的研究有三个重大发现:1. 情绪比理性反应速度快;2. 人对痛苦比对快乐敏感;3. 情绪反应模式是可以被训练的,即神经具有可塑性。

 

你在异乡读书,你性格的养成和发展是我最大的牵挂。回想你成长的路程,并非一帆风顺。说起你,还得从我们这个家庭说起。

 

妈妈很小就离开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奶奶家长大。回到父母身边后,不知不中变得有些内向和自卑。安全感的缺失和对自身过高的期许,差点摧毁了我。当曾经绚烂的理想破灭,回到灰暗的现实中,我花了很大的力量才让自己接受和面对现实。

 

那时情绪很低落,曾经让我心潮澎湃的追求与热爱,突然间失去了光彩和意义。我被迫思索人生的价值,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一遍遍鼓励自己,终于慢慢地从心灵的漩涡中挣脱出来。

 

后来我成家立业,有了你。我很重视对你的教育,不管多忙多累也把你带在身边。我的性格比较文静、拘谨,不很开朗;爸爸的性格更为严谨和内向,我们整个家庭气氛概括起来就是安静、内敛、和谐。

 

爸爸虽然话少,但脾气很好,不管上哪儿去玩,都把你带上,童年的你还是很快乐的。真正感觉你开始有苦恼,应该是你上学以后。你犯了眨眼睛的毛病,那个时候带着你去过不少地方,吃了不少中药,直到上了初中才慢慢好转。现在回想起来应该与妈妈对你管教较严有关系。

 

那个时候妈妈看到你身上有不好的习惯就着急,你的成绩没达到要求,就恨铁不成钢。我以为严格要求就是爱,小小的你一定感到压抑和委屈。现在回想起你脸上挂着的眼泪,我还是会心疼不已。

 

以前你考试后,我们总是把你抓过来审视、评判一番。后来我知道这不是爱,这样太残酷。你为学习放弃了许多乐趣,如果再去责备,那你会是怎样的心境?

 

于是我们改变对你的态度: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你在努力,此时你最需要的是安慰。你上高中以后,我开始用书信的方式与你交流。每当发现你的问题,或者我说话的方式有不妥,我会及时写一封信,在你晚自习回来的时候递给你,我相信爱的力量能化解心中的郁闷。你后来曾不无欣赏地说,妈妈是写信高手!

 

你相对不愿主动袒露心声的谨言,你不敢犯错的慎行,你的怀疑和不自信,这些都跟你成长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同时也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氛围有关系。

 

我们的教育太喜欢乖孩子,你们已经被无数次告诫说:按照我说的来,你一定不会犯错,一定不会被扣分。于是你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循规蹈矩、变得不自信。所以,今天妈妈会让你按照内心的想法自由地选择,妈妈只当你的助手和顾问。

 

今天妈妈把那个曾经很不成熟的自己讲给你听,是希望你更深刻地了解你性格的形成,知道你从哪儿来,知道该向哪儿去。

 

回到我们自身也是一样。一定会有不足,没关系,可以慢慢调整和改进。人的性格和心态是可以改变的。比方现在的我就比以前开朗、自信很多。见得多了,思考的角度多了,就会慢慢挣脱原来的习惯和束缚,你会发现:哦,原来生活不都是我认为的那样,还可以这样!

 

所以妈妈希望你能更自信、大胆一些。不是因为你一定对,而仅仅因为你代表你自己!世界是多样的,当你感受了更多的人和事,体验了更多的角度,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让你更加喜欢的应对方式,所以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互相借鉴与学习。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但爱也是要不断学习的。在你成长的岁月里,妈妈同样和你一起成长。感谢你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爱,以及怎样去爱;也感谢你给了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机会。

 

你放假回来后,我们能否欢笑着分享各自的快乐?能否像朋友那样促膝长谈?妈妈能否听一听你真实的抱怨和感受?能否敞开心扉聊聊各自的失误和挫败,不怕被对方嘲笑?

 

当微笑重又写在你的脸上,你是否还记得你来时的路途?当你背起行囊去远方,是否知道去追寻什么?当你走上一个更大的舞台,是否准备好了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过去和未来?你是否准备好了去接纳一个并不完美的自己和世界?你是否能跨越你自己心上那道坎,去接受不属于平庸的平凡?你是否能最终学会乐观与坚定,即使在最灰暗的时刻你依然相信:明天,太阳还会高高升起?!

 

妈妈希望你的人生用心理学知识来充实自己,以哲学的思维来丰富自己,用实干的精神去锻炼自己,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自己。无论你来自哪里,也无论你曾经历什么,只要你愿意,你一定会拥有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人生。

 

亲爱的儿子,感谢,一路上有你!

                   

 

 

你的妈妈

 

 2016.7.5

 

本文作者兰心,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