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圣经·诗篇》24章3节
漫长的治疗
终于,我被校方送进医院治疗。起初我不承认自己病重,反复跟医生说,我很清醒,好的很,能吃能睡能学习,而且学习成绩还不错。就是脾气大一点,高兴的有点过头,难道高兴有错吗?
医生拿我也没办法,因为我的行为除了让人恼火,离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还差的比较远。没过几天我就出院了。系主任警告我,千万不要再惹祸住院,否则真的要被学校开除。学校对于学生的精神疾病很敏感,下狠手的话谁也保不了我。
我似懂非懂点点头,继续我的瞎折腾的日子。系主任和我导师只要看见我,就要给我泼冷水,催我赶紧完成学业,赶紧毕业,不要到处参加些乱七八糟的活动。
其实那个时候我也折腾不动了,因为我又抑郁了,而且更加抑郁。躁狂时候的荒唐行为让我羞愧难当。
如果说躁郁症患者的痛苦有100分,其中至多60分是疾病本身带来的,另外40分来自误解和歧视。后来我正式开始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所幸效果很好,症状大幅缓解。
但很多噩梦依然纠缠着我。那时我的病情成了本校华人留学生圈子的新闻和茶余饭后的谈资,我知道后非常愤怒,我的导师安慰我说:“这就是残酷的社会,你的一生可能都会伴随着大大小小流言蜚语和恶意中伤。所以你不要去理会那些谣言,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完成你的目标,让谣言不攻自破。“
何其难也!我心里面满是委屈、愤怒甚至憎恨,不知道该恨谁。恨疾病的痛苦?人性的残忍?旁观者的冷漠?还是恨我自己的无能?
每天,无论是晴是雨,是冷是暖;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休息,盘旋在我脑子里面的只有这一个念头:我是个躁郁症病人。后来我知道,这叫做“病耻感”。很多时候,我希望自己一觉睡醒,发觉自己的病只是梦中场景,而现实中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爱和宽恕
躁郁症,于人于己都是个非常可恶、可怕的疾病。我被它折磨的时候,可谓死去活来。但是,它也让我反省很多。过去我所追求的、珍视的东西,在一场疾病中几乎化为乌有。学业、爱情、健康、容貌、名誉,统统危机重重,甚至一败涂地。
确诊躁郁症后,我再没做过任何一个关于性格的测试,也不回答任何一个关于性格的问题。不是故意回避,是真的不知道!躁郁情绪巅峰的时候,连记忆都会被篡改。抑郁时候,我觉得自己一生都是错误和失败,从来不受欢迎,罪恶滔天,一件高兴有趣的事情都回忆不起,世间所有的贬义词放在我身上都特别恰当;躁狂的时候,觉得自己从小都是一个幸福的人,活泼可爱,讨人喜欢,到处是鲜花和掌声。
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抑或两个都不是。躁郁症更可怕的是,让你分不清哪个是自我,哪个是疾病:自我和躁郁症,彻底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当我起不来床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懒惰还是抑郁使然;当骄傲兴奋的时候,我也搞不清是性格恶劣还是躁狂让我失态。病久了,疾病和自我的界限都模糊了。所以,我真的不能回头审视过去的自己。并不是因为经历过太多惨痛不能面对,而是自我评价被情绪扭曲得太厉害,无论怎么回忆也不会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论。
所以,我没有选择,只能往前看,希望明天会更好。
在我24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除了爱我的亲人和支持我的好友,真的一无所有。很多我以为牢牢掌握在手里面的东西,其实都是美丽的气泡而已。在阳光下闪耀夺目,但一阵风吹过来,破碎到连粉末都找不到。
我已经竭尽一切努力奋斗很多年了,其间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只是不想辜负别人的期望。
在抑郁的时候,我不断想起那些被我冷落过、伤害过、暗地里嘲笑过、幸灾乐祸过的人,那些场景不断在我脑海中回放。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的标准,我不是一个坏人,那为什么我的犯过的错会借着疾病来折磨我,让我如坠地狱呢?那些我过去没有好好善待过的人,大多已经消失在人海,不会再相逢,甚至他们都不认识我,我到哪里可以去向他们道歉,请求他们原谅?灵魂何以安歇,又在何处安歇?
后来我读到新约圣经的四部福音书,耶稣对一个瘫痪多年的人说:你的罪赦了,拿起你的被子,回家去吧。
这句话,仿佛跨越了无数年的光阴来到我这里——你的罪赦了,你可以回家去了。于是我开始失声痛哭。
如果说躁郁症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让我这个无知骄傲的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有罪和有限,认识到了上帝的爱和宽恕。
康复之路
后来,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面,我用尽了所有可能的手段自我康复。药物治疗、认知疗法、运动健身、合理作息、饮食和社交、认罪悔改,按照上帝喜悦的方式生活等等。从一开始每天爬不起,浑身无力,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满脑子自我贬损;到渐渐一周一两天有力气,再到一周只有一两天疲倦,这个过程历经两年。
有时候,上一秒钟我还情绪正常,下一秒就觉得自己罪该万死,陷入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前一天还能读文章写作业,第二天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朋友和同学的聚会我能推就推,参加了也一言不发,或者强迫自己讲几句话,因为我根本无法跟上其他人的对话节奏。
有时候早上就心情抑郁,唯一的愿望就是挨过当天的课业,冲回家倒头大睡,然后祈祷明天是个好日子。有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突然情绪转向,体力突然消失,然后逃窜般躲回家。还有更多时候,尤其在大型聚会场合,我明知道周围有些人在等我出笑话,也只能硬着头皮参加。
记得有一阵我完全被“我是个不值得任何人爱的人”这个思维控制。“不,不,这是抑郁症思维,我值得人爱”我对自己说。这样的思维战争每天都在上演,关于真实与虚假、善良与邪恶、幸福与哀伤,甚至生与死的辩论。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思维辩论,我变得更有同情心、耐心、包容心和悔改的心。
生病以前,我是个非常自负、自诩“精英”的人。在我眼里,精神病患者脆弱不堪,咎由自取,受点打击就病倒,不值得同情。关心弱势群体就是浪费时间,不如让他们自生自灭。可是,轮到我抑郁后,我成为自己过去最蔑视的人。因为这些想法,我没法原谅自己,只能祈求上帝:主啊,你宽恕我的自负、狭隘和冷漠吧!主啊,你去安慰一下那些被我和我的“精英同胞”们歧视和苦待的人吧!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恶,最终都自食其果。
上帝的呼召
从我的健康有点起色开始,我就开始做网络的精神疾病服务工作。一开始是交流抑郁症的康复心得,后来是做抑郁康复讲座,再后来跟其他志愿者一起“创业”,关注致残性精神疾病,再到认识了精协家工委的朋友,大家一起做网络、调研、写建议。
这几年,我制作了不少康复文书资料和视频资料。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正是因为跟大家分享和探讨康复经验,分享病友一路走过的风雨,我更深刻地理解疾病,认识了自己,接受了患病的自己。
总体说来,我是个很幸运的躁郁症病人。虽然发病时症状凶悍,但是对药物反应良好。作为一名躁郁症病友,我康复水平是很高的,准确的说,是暂时很高。即使过几天就寻死觅活,躁狂住院,我也有心理准备。康复水平高不意味着我的生活中没有问题,我比同龄人体力差很多,每天必须睡9个小时左右,这样也经常在中午睡着。如果我稍微少睡几天,要么不靠谱的轻躁狂,要么无精打采的轻抑郁就会找上门。
同时,我必须放弃很多机会。很多时候想做某件事,但身体状况不允许,会我马上警告自己,这样下去要发病,必须吃药睡觉;有的时候读书读到兴致上,我告诉自己马上把书放下,因为继续读下去就会太兴奋;有的时候我有很多有趣新奇的点子和想法,按照常理应该马上把灵感写下来,但我只能做个简单记录,然后去做其他的事情,因为经验告诉我,一旦我继续写下去,一定会躁狂。
现在,做重性精神病的服务工作和相关研究,是我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为什么如此执着?是因为同病所以同情?是因为感恩而悔改自己以前的冷漠?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还是想找一个能相互理解的群体?还是根本就是因为我深深痛恨疾病,以及给我带来伤害的人?
暂时说不清楚,姑且归为是上帝的呼召吧。(完)
作者简介:
紫叶,社会政策博士生,现就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的一所大学。研究方向是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业余时间服务于国内的多个抑郁、躁郁症患者网络论坛,做关于精神疾病的科普教育和义务咨询。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