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 读者来函 】对《以患者为中心,以治愈为目的》评论
本文作者 胡俊武

张进老师在中国抑郁症的科普工作方面做了很多贡献,我一直很敬重。但对于昨日公号所发《以患者为中心,以治愈为目的 》一文中,“有用的就是最好的,无害的就可以尝试”这一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的观点如下:有用的固然是好的,无害的未必要尝试。

因为看起来无害的东西,不仅可能是无用的,而且也可能有害。

很多患者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尝试各种“无害”的方法,其实最终都无效,而且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

1、时间成本,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2、经济成本,很多患者花了很多钱,尝试了很多以为会有用的治疗;

3、心理成本,对抑郁症以及真正有效的方法产生更多的认知偏差,失掉对治疗的信心。

从科学的角度看,患者应该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首选循证医学上有明确证据、效率高的治疗方法。如果系统、规范地做到了这些还不见效,再选择其他证据少的方法。

从认知的角度看,“无害的就可以尝试”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人们的内心存在一种不安全感,于是产生了一种过度回避“有害”去追求“无害”的行为模式,从而忘了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些就诊的患者常常会拿一些类似保健品的“药品”来问我:这个能不能治病?我都很明确的告诉他们:保健品上市之前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验证,没有可以治病的证据。答案自然是不能。

其实,这个问题就跟问“吃大米饭能不能治病”是一样的。有营养跟能治病是两码事。

 作者为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个人网站:hujunwu.haodf.com


扫描关注

 

 

 

 
注: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如需转载请私信【渡过】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