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渡过”公号刊发的何日辉医生的文章《张道龙错在哪里?》,我认真拜读了。(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AzMDQ0NA==&mid=2652864151&idx=1&sn=66e957199023d97ef55f71bb85f5d818&chksm=f1c73d14c6b0b402d65f4d6c01658fb952245a39021cc6f1a9b71da5809a404c75530c26265c#rd)
从文章看出,何医生的态度是认真的,也是坦诚的,对此我非常感谢。科学允许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中国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不断进步,为了让中国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医治。
对于何日辉医生提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值得商榷,特答复如下:
第一, 关于我“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有偏颇”
1972年英格尔医生提出治疗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如今已被所有西方医生接受。在“心理”方面,我提到了行为认知疗法(CBT),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说CBT是唯一可行的心理咨询方法,还包括短程心理咨询方法,例如动机面询、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等。这方面,建议您参考我写的《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一书中提及的多种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在“社会”方面,我说“就是利用社会资源帮你解决现实问题”,同样只是举例。广义上的“社会”,当然包括临床社工、宗教团体、自助团体、民族文化等等,这在美国已经是规范化的内容和常识。关于这部分内容,您也可参考我写的《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书。
第二,关于我说“美国100%的精神科大夫都打通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是否夸张
其实,不仅是美国的精神科医生,美国的内、外、妇、儿科医生也是如此。这里所谓的“打通”,指的是接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经过“生物-心理-社会”培训,并建立起“生物-心理-社会”的专业团队。我当然不能保证美国每一位医生在个人执业中,都能都完全做到这些。
至于用药的问题,美国的3.6万名精神科医生并不是以心理咨询为主,而是以生物学治疗为主,因此的确开药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心理治疗。需要心理咨询的患者,会被转介给整合式医疗团队中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社会支持的患者则会被转给临床社工。
在美国,当内科医生发现患者需要心理咨询时,也会转介给整合式医疗团队中的行为健康医生。
第三,关于“美国DSM-5标准存在很大争议”
ICD-10相当于DSM-4,而DSM-5相当于ICD-11,两者有90%以上的同质性。ICD-11将于2018年5月出台。对于DSM-5的争议和讨论限于学术性质,但它现已在美国全国执行,这一点并无争议。
第四,关于我“完全搞错了病因学诊断和症状学诊断”
DSM-3和DSM-4是按照症状学分类的,而DSM-5则是按照“病因学”和纬度来分类的,并不是按照“病因”分类。的确,精神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我说的按“病因学”分类,是指根据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影像学,将病因上相似的疾病归入一个谱系内,相当于一个“群”。例如,将“赌博障碍”归入“物质相关及成瘾”一章。
当然,的确有一些内容按照病因学和纬度分类,没有被DSM-5工作委员会接受,因此,被列在DSM-5的第三部分,如:人格障碍。
第五,关于“国内并不乏先进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发源于欧洲,强大于美国。例如,精神分析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但来自于精神分析的精神动力学;短程心理咨询中的CBT,以及在成瘾治疗中常用的动机面询等等,都是当下美国主流的心理咨询方法。目前,还没有任何来自中国的心理治疗方法被主流的心理咨询界认可和接受。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几十年前就已被美国心理学会认定为伪科学,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建议您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六,关于您说的“催眠是长程治疗方法?催眠是短程高效的方法!”
在美国,短程心理咨询一般指的是进行4-6次咨询,例如,在成瘾治疗中常用的动机面询。催眠与我们所说的短程心理咨询相比而言,当然属于长程,更谈不上“是最高效的方法”,只是仍然有人在使用而已。
在美国,催眠与精神分析一样,早已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至于您说有在两三个小时内就治愈患者的病例,我不敢排除其存在其他因素,但应该是特例。
第七, 关于您说的“国内精神科大夫重开药、不重心理治疗”,是“对我们精神科大夫人格的污辱”
国内注重生物学治疗,过度诊断和治疗,是一个事实,但这是“以药养医”的现行制度造成的,并不是医生个人的道德问题。我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批评国内的精神科医生,更谈不上是对他们的人格侮辱。只有废除“以药养医”制度,改变为以患者的医疗结果为导向的付费方式,提升医生的个人收入,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当然,这些年国内精神健康领域确实进步很大,国内的医疗体系会如您所说,越来越接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我个人以及我们整个团队,也正在与国内的同道们一起努力。
本文作者张道龙,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