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日的清晨,我送女儿去学校。在校门口,我蹲下来,整理了一下女儿的衣领和帽子,亲吻一下她红润的小脸,望着她那明亮的眼睛,轻声对她说:“宝贝,祝你今天开心。”女儿小嘴一咧,漏出小豁牙,大步迈进了校门,回头与我挥手说:“再见,妈妈。”
我微笑并挥手,幸福感油然而生。望着女儿背着带有迪士尼公主图案的书包走向教室,我回到了我像她这么大时上学的情景。
学习和游戏
1987年9月1日,一个晴朗的日子,太阳高照,我入学了。
我的启蒙小学坐落在北大荒的一个小连队。这里土地广袤肥沃,厚厚的土层黑得冒油。连队有100余户人家,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两位女老师,两间教室,教室前面一个不算太大的空地,就是我的学校。
由于教室和老师配备都不全,只能两个年级分配一位老师和一间教室,全校学生不足60人。四年级毕业生需要到距离这里15公里的农场场部去继续读五、六年级和初中。
因为每个教室面积不大,为了节约空间,我们都坐长条板凳。我一直能够保持挺直的坐姿,估计就是那时养成的。一个老师在一个教室带两个年级上课,一条相对较宽的过道把两个年级的同学隔开。老师给一个年级讲课时,另一个年级就写作业或者看书预习。就这样,经常低年级的小同学听会了高年级的语文课,高年级的同学常常为低年级小同学答不上题而着急。
学校的课程相对简单,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教授语文、数学和乡土自然,学习任务几乎都能在学校里完成。放学后,老师象征性地留一点书写和背诵作业。我们的书包里除了课本、作业本、铅笔盒,没有任何其它的练习册和习题卷。学习也没有太大压力,没有任何补习班,除了上课就是玩耍。
老师不太强调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鼓励结伴学习。学校也从没开过家长会,老师在路上遇到家长,就随便说说孩子的情况。
我喜欢学校的体活课。只要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整个下午四个年级都是体活课。不用站队形,不用喊口号,孩子们自由混搭着玩。由于大家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即使不在同一个年级,也没有太多的界限,会混在一起玩。
女孩子们三、五个人一伙玩跳绳、跳皮筋、打沙包、抓羊嘎啦哈、翻花绳,过家家等游戏;男孩子们玩弹球、扇三角片记、四角片记、撞堡垒、分田地、骑马打仗。游戏的规则都是多年来延续下来的,参与游戏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得出局,以后也很难找到玩伴。
游戏中有了些摩擦,一般会由一个年级高或个子较大的孩子调解。让老师出面调解矛盾很没有必要,双方都会受罚,所以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妥协解决。
这样的课,我们玩得太尽兴和忘我,不断用衣服和手臂擦拭额头的汗珠和脸颊流淌下来的汗水。汗水、泥水弄花了的脸上露出的笑是那么自然和满足。
打水和喝水
每个教室里配有一个喝水铁桶,同学们都自带一个喝水缸,写上名字放在教室。每天配2名值日生,一名高年级同学带领一名低年级同学。值日工作在傍晚交接,当日晚上完成班级地面清扫、擦桌椅、黑板,第二天早上再打满喝水桶。
离学校最近是李爷爷家,我们常年都去他家打水。他家的井是压杆式水井,一个值日生负责压井,另一个值日生将铁桶放在井出水的下方。水快满到四分之三时,两人就用一根木棍横在铁桶的提手下面,一起抬回教室。两人抬水时,力气使得不均匀,桶一晃一晃的,桶里的水会洒出来,甚至全桶的水都倒在了李爷爷家厨房里。但李爷爷、李奶奶总是笑着安慰我们说:“孩啊,没事,没事,快回教室吧,别耽误了上学。”
我们对这铁桶都很有感情。体活课结束后,我们就一窝蜂跑回教室,围在铁桶旁,各舀起一缸水,扬起脖子,咕咚咕咚喝下肚。水是那般的甘甜。
教室供暖和保温
我们每间教室只有一个窗户,窗框是木头做的。窗和墙的衔接处、玻璃和窗框的衔接处漏有缝隙。
每年9月末,老师就开始带领我们糊窗缝。我们带来宽度相同布条,老师端来一盆用白面熬好的浆糊。低年级的同学在窗台上将浆糊均匀的涂抹在布条上,抬手递给站在窗台上的高年级同学;高年级同学接过抹了浆糊的布条,扯好两端,小心翼翼的糊在窗缝上,再用手抹平。窗户的所有缝隙里里外外都糊了一层。为了更加保暖,我们还需要在窗框上钉上一层塑料薄膜。
为了给教室供暖,我们要去树林拣柴。
每年一次的捡柴就像一场秋游。九月,择一个暖和的日子,我们到连队树林里捡够一个冬天引火用的干树枝和木头。女孩子们边捡树枝边采花,把花编制成花环,戴在头上。平日里穿着朴素的女孩儿有了花的装饰自然美丽了很多,笑声在林中回荡;班级的男孩子大多数都会爬树,坐在树干上得意的笑,折一些嫩树枝围个圈戴在头上。师生们都充分享受着自然带给我们的美。
拾柴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那片南向树林“郭涛林”的故事。郭涛曾是支援我们连队的知靑,当年这片土地大多数还是沼泽地,需要用手扶链轨式拖拉机“东方红”来开垦。一次,工作时,他不小心陷入沼泽,没等到救援车辆和人员来到,他就被沼泽吞没了。连队选择了那片南向的树林里安葬了他,立了纪念碑,那片树林从此就叫“郭涛林”。
挣钱买煤,生炉火
我的启蒙小学没有专项供暖款,老师就与连队商量给我们学校一块自留地,种些大豆,卖了钱买煤。
周末,老师组织我们去地里劳动,给大豆施肥,拔草。收割季节,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自带一把镰刀和手套,按照老师示范,将大豆杆用镰刀割下来放在旁边,低年级的小学生带好手套将割下来的大豆杆抱到指定区域。连队会派来一辆脱粒机将黄豆杆脱成黄豆粒。我们与老师一起将拖好的黄豆粒装进袋子,缝好袋口,装上车卖掉。学校就用卖黄豆的钱买煤。买回来的煤,每个教室各分一半,分别堆在学校小走廊的两个角落。
冬日,我们需要自己生炉火供暖。这是个技术活,是师兄、师姐代代相传下来的。
傍晚,值日生用炉钩子和铲子,将炉膛内的炉渣和炉膛下面的炉灰清理干净,并将这些废渣先倒入教室外的雪里熄火,等炉灰渣带的余火完全熄灭后,再将炉渣收集堆放在指定位置。待炉膛不热时,把一些豆杆折断,均匀铺在炉膛的最下层,但不能铺太厚。接着在上面放些干树枝和截好的木头,煤块放在木头上,堆满炉膛,最后用炉圈将炉膛封好。
第二日清晨,点燃一张纸塞到炉膛下面,引燃豆杆和木头。等炉火着得很旺时,加入一些湿煤继续燃烧。值日生需要保证每日上课前升起炉火,炉子火旺,一整天屋子里都是暖暖的。无论多么调皮的孩子,对生炉子这件事都格外用心,因为炉子生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一天大家挨不挨冻。
谁更快乐?
女儿学校上课铃响起,我才回过神来匆匆忙忙赶去上班。走在路上,我还在回味启蒙小学时的快乐时光;感慨那时不到10岁的我们能够独立做到那么事情。
女儿现在的学习环境与我小学的学习环境是天壤之别,但我却有着疑惑,那时的我们与现在的她们哪个童年更快乐?
我担忧,现在学校规定:走廊里要按照画好的线行走,班级活动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在操场上站队要找对属于自己的白点,等等这些规矩与制度,会不会约束她们的自由?孩子们的课余时间都去上各种文艺特长班和文化课班,是否还能够凑在一起玩我们童年的传统游戏?他们能离开大人的视野自由玩耍吗?还会懂得自觉遵守游戏规则,遇到矛盾能自己解决、互相妥协吗?他们能有多少机会集体共同一起去感受自然界的力量和美?班级搞卫生都需要家长代劳,他们的手脚劳动能力和班级的责任感能得到锻炼吗?班级的小红花奖励制度、晒成绩单等强调的竞争,真的会促动孩子们学习的内动力吗?
我的启蒙小学在我上过的学校中硬件最差,但那时的我是最快乐和自由的。怀念那段时光,特以文记之。
本文作者沐沐,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