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瑜伽对治疗抑郁症有没有用?
去年7月,我因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等问题,压力颇大;思考未来时不可避免地为与男朋友的关系而焦虑;另外每天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培训机构给学生上八个小时的德语课,然后再疲惫地坐一个小时的车回家;低头玩手机时,公交车上的空调直吹颈椎,导致颈椎病发作,整日头晕恶心没有食欲,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总是找不出病因,更加重了我的心理负担;最终焦虑症发作,胸闷,无精打采,诱发抑郁情绪,整日以泪洗面、彻夜不眠。
两个月后,我去省城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焦虑抑郁障碍。经治疗,躯体情况有所好转。
这时我开始买各种相关书籍,了解这种精神疾病,并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和大脑的好处。10月份我以尝试的心态报名了瑜伽会员课程,12月份接触到正念疗法,今年5月初又参加了一个月的瑜伽教练班,老师也曾经是抑郁症患者。
现在我的瑜伽课程已经结束,整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了积极的变化。经常有朋友问我:“瑜伽到底能不能治疗抑郁症?”在此,我想把一些体会分享给广大病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虽然我的病症通过瑜伽好转了很多,但并不能断定瑜伽可以治疗抑郁症。如果抑郁症发展到了中度或重度,患者没有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这时只要能够起床散步都是值得鼓励的,不能苛求他们去做系统的瑜伽练习。尤其是,如果患者有了自杀倾向,一定要及时去寻求精神科医生和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练瑜伽这时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轻度抑郁焦虑、以及正在康复中的病友才适用考虑这一途径。
其次,瑜伽的正确体式练习达到一定的量和度,肯定可以强身健体,促进大脑中内啡肽的产生,这与一般的体育运动的效果也相一致。这一点我就不再赘述。
第三,我认为,瑜伽的要点是关注当下,具体地说,重在呼吸。很多人问冥想到底是什么?瑜伽中说的比较玄,要达到“三摩地”的状态,即“非有非空”——没有冥想对象、没有冥想者、没有冥想这回事。但实际练习中,初学者通常要先学会将意识关注到自己的呼吸上,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对呼吸有意识的控制,进而增强对身体部位的意识。
其实,瑜伽中的冥想与正念练习中对身体和呼吸的关注也是一致的。瑜伽与正念有相近之之处。正念中的“三分钟呼吸空间”、“正念呼吸”、“躯体扫描”等等,都属于初级入门时的练习。这种练习的目的也在于关注当下,让我们不再生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不管是“回忆”(过去),还是“想象”(未来)。因为回忆过去时,病友们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悔恨;而想像未来时,大脑也会被担忧充斥。
所以,以呼吸为锚点,让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一点上,瑜伽可以做到。
第四,瑜伽通常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教与学之间如果有融洽的氛围,对于患者重新融入社会非常有帮助。我现在跟教练班的老师和同学时刻保持着联系。对我来说,她们就像是姐姐,知道我曾经得过抑郁症,并没有特殊对待我。这让我感觉自己除了身体素质比较差之外,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第五,广义上的瑜伽作为一种宗教,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我在学习教练班课程时,毕业典礼是108遍的拜日式,这不光是对身体和意志力的考验,每一遍动作具有思考的意义。
我永远忘不了,当老师讲到“是我自己让生命一团混乱,我接受自己种下的因果”时,我哽咽落泪了,一边哭一边做到最后。接纳自己的病、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所有的好和不好,这正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钥匙。
如果用正念的理论来说,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自动巡航”的思维模式。如果患者只是学习瑜伽的体式,没有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那瑜伽充其量只是一种体育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就更小了。
最后,我想到学习正念的时候,老师讲过“四个维度”,其中宏观的动机是“追求群体福祉”,我相信这会给人带来满足和价值感。我传播了我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到别人,这也是最好的治愈。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两个月后,我去省城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焦虑抑郁障碍。经治疗,躯体情况有所好转。
这时我开始买各种相关书籍,了解这种精神疾病,并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和大脑的好处。10月份我以尝试的心态报名了瑜伽会员课程,12月份接触到正念疗法,今年5月初又参加了一个月的瑜伽教练班,老师也曾经是抑郁症患者。
现在我的瑜伽课程已经结束,整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了积极的变化。经常有朋友问我:“瑜伽到底能不能治疗抑郁症?”在此,我想把一些体会分享给广大病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虽然我的病症通过瑜伽好转了很多,但并不能断定瑜伽可以治疗抑郁症。如果抑郁症发展到了中度或重度,患者没有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这时只要能够起床散步都是值得鼓励的,不能苛求他们去做系统的瑜伽练习。尤其是,如果患者有了自杀倾向,一定要及时去寻求精神科医生和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练瑜伽这时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轻度抑郁焦虑、以及正在康复中的病友才适用考虑这一途径。
其次,瑜伽的正确体式练习达到一定的量和度,肯定可以强身健体,促进大脑中内啡肽的产生,这与一般的体育运动的效果也相一致。这一点我就不再赘述。
第三,我认为,瑜伽的要点是关注当下,具体地说,重在呼吸。很多人问冥想到底是什么?瑜伽中说的比较玄,要达到“三摩地”的状态,即“非有非空”——没有冥想对象、没有冥想者、没有冥想这回事。但实际练习中,初学者通常要先学会将意识关注到自己的呼吸上,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对呼吸有意识的控制,进而增强对身体部位的意识。
其实,瑜伽中的冥想与正念练习中对身体和呼吸的关注也是一致的。瑜伽与正念有相近之之处。正念中的“三分钟呼吸空间”、“正念呼吸”、“躯体扫描”等等,都属于初级入门时的练习。这种练习的目的也在于关注当下,让我们不再生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不管是“回忆”(过去),还是“想象”(未来)。因为回忆过去时,病友们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悔恨;而想像未来时,大脑也会被担忧充斥。
所以,以呼吸为锚点,让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一点上,瑜伽可以做到。
第四,瑜伽通常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教与学之间如果有融洽的氛围,对于患者重新融入社会非常有帮助。我现在跟教练班的老师和同学时刻保持着联系。对我来说,她们就像是姐姐,知道我曾经得过抑郁症,并没有特殊对待我。这让我感觉自己除了身体素质比较差之外,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第五,广义上的瑜伽作为一种宗教,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我在学习教练班课程时,毕业典礼是108遍的拜日式,这不光是对身体和意志力的考验,每一遍动作具有思考的意义。
我永远忘不了,当老师讲到“是我自己让生命一团混乱,我接受自己种下的因果”时,我哽咽落泪了,一边哭一边做到最后。接纳自己的病、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所有的好和不好,这正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钥匙。
如果用正念的理论来说,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自动巡航”的思维模式。如果患者只是学习瑜伽的体式,没有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那瑜伽充其量只是一种体育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就更小了。
最后,我想到学习正念的时候,老师讲过“四个维度”,其中宏观的动机是“追求群体福祉”,我相信这会给人带来满足和价值感。我传播了我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到别人,这也是最好的治愈。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