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抑郁助我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我出生在煤矿工人村。从小到大,我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稳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有姥姥、姥爷的爱护,有表兄妹一起玩耍。

那时候最喜欢过年。不用看书写字,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做游戏。大年初一,矿里的球场上会举办各种表演,大人们围在一起观看,小孩子挤在里面凑热闹。这就是我少年时的精神世界。

 

抑郁与崩塌

 

抑郁后,我变得自卑与胆怯,不敢和人见面,尤其是熟人。赶上棚户区拆迁,煤矿关井,本矿劳动力向外输出,人们纷纷搬向城市,整个煤矿从繁荣走向衰落。

我经常独自骑自行车到矿里转悠。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不在,剩下的只有空旷的球场,停止运转的机器,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铁路。

搬到城市后,亲戚、同学因离得远,见面机会少,关系逐渐冷淡。我站在小区的楼下,过往的人群从我身边来回穿过,几年过去,我依然记不清他们的面孔。楼上的邻居几个星期才见到一面,几句寒暄便消失在了视野之外。

工作不断变动,早已没有了归属感。交了几个朋友,也只是为了维护那仅剩的一点点尊严。唯有空虚和孤独相伴。思想的的退化,让我对生活逐渐失去了激情。 

 

“渡过”大家庭

 

2016年,我有幸认识了财新传媒的张进老师,他的真诚以及对我过去经历的肯定,激发了我治愈的信心。

因为我在“渡过”公号上发表了作品,今年6月,他把我拉进公号作者群。这里有患者、患者家属,有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脑科学研究者、公益人士,他们科学严谨的思维,开放的态度,人性的关怀,给了我强大的支持。

最先结识的是涵香。她患抑郁多年,现已康复。她把我介绍到郁金香阳光会,这是一个关爱抑郁症患者的公益组织。正赶上他们征集有关心理健康的朗读作品,我从小就喜欢朗诵,又是抑郁症亲历者,就把录好的几部作品《海燕》、《曾经我以为》、《变老的时候》发给郁金香电台,播出后得到普遍认可,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没用的人。

后来我又结识了走出体制独立创业、专注青少年成瘾研究的何日辉医生;还有丈夫抑郁离去,独自带孩子走出阴影,完成自我救赎的伟大母亲鸿雁,她经常在我的朋友圈为我点赞,默默地给予我支持。

还有从双相的地狱中走出来、无惧病耻感的善良母亲朝晖;十年抑郁、两次骑行横穿中国的小伙子蜗牛行天下,他创立了《奔跑横穿中国》公众号,希望未来我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还有病愈后投身公益事业,坚持跑步传递正能量的抗郁长风。他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和北大求学的经历,让我深受感染,我默默把他视为榜样。

还有曾经患有抑郁,现又遭受癌症折磨,还要照顾自闭症儿子的乐观豁达母亲快乐顺天。她把化疗的经历、走出抑郁的心得、儿子的教育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发表在公众号上,我经常给她留言,其中一条是:“经历着多重的磨难,相信走出困境后,您的生命将有着无限的可能。”

智慧与美貌共存的英语老师刘野,曾在群里发过这样一条名言:“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尼布尔。”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接纳的定义。

她还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过去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是心理素质差,而心理素质差是由于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没吃过苦头。

还有乐于和大家分享心理学知识的王骏老师,从他那里我学到不少心理学干货;从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成长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坚强女孩凡睿;从多年强迫症中走出来的积极热情的张金美护士,她成立了“渡过”读者群,真诚地帮助还在经受抑郁折磨的患友们。

他们的一个个传奇故事,所展现出的坚强、勇敢、智慧的信念,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在我的身后,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守护、爱与鼓励,助我不断前行。

 

跑团和跑友

 

受长风和智深的影响,从去年9月我开始跑步。前几个月,我一个人跑,享受着脑啡肽带来的愉快与平静,却依然感到孤独。

随着我家这里举办马拉松赛事,跑团应运而生。起先跑团每周六日约跑,后来有专业教练带我们做跑前热身,爱心人士提供贴心补给;跑步过程中,大家三五成群,按照自己熟悉的配速跑,有热心跑友在一旁给我们拍照。从陌生人身旁经过,他们向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感到无比的自豪。

渐渐地,我的社交圈打开了,结识了很多跑友,被他们的热情、开朗、幽默所感染。跑完后,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跑步心得,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

跑团中有一位英语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已经50多岁了,他的家距离学校二十多公里,每天坚持早起跑步去学校,比我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还能跑,有时还会赤脚跑步。有一次我问他:“每天这么大的跑量不伤膝盖吗?”他的回答让我获益良多:“很多时候我们会相信专家的建议,但更要相信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经验。” 

因为“渡过”公号作者群,我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因为跑团,我真正融入到这座城市。这两大群体重塑了我的社会支持系统。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