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煤矿工人村。从小到大,我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稳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有姥姥、姥爷的爱护,有表兄妹一起玩耍。
那时候最喜欢过年。不用看书写字,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做游戏。大年初一,矿里的球场上会举办各种表演,大人们围在一起观看,小孩子挤在里面凑热闹。这就是我少年时的精神世界。
抑郁与崩塌
抑郁后,我变得自卑与胆怯,不敢和人见面,尤其是熟人。赶上棚户区拆迁,煤矿关井,本矿劳动力向外输出,人们纷纷搬向城市,整个煤矿从繁荣走向衰落。
我经常独自骑自行车到矿里转悠。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不在,剩下的只有空旷的球场,停止运转的机器,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铁路。
搬到城市后,亲戚、同学因离得远,见面机会少,关系逐渐冷淡。我站在小区的楼下,过往的人群从我身边来回穿过,几年过去,我依然记不清他们的面孔。楼上的邻居几个星期才见到一面,几句寒暄便消失在了视野之外。
工作不断变动,早已没有了归属感。交了几个朋友,也只是为了维护那仅剩的一点点尊严。唯有空虚和孤独相伴。思想的的退化,让我对生活逐渐失去了激情。
“渡过”大家庭
2016年,我有幸认识了财新传媒的张进老师,他的真诚以及对我过去经历的肯定,激发了我治愈的信心。
因为我在“渡过”公号上发表了作品,今年6月,他把我拉进公号作者群。这里有患者、患者家属,有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脑科学研究者、公益人士,他们科学严谨的思维,开放的态度,人性的关怀,给了我强大的支持。
最先结识的是涵香。她患抑郁多年,现已康复。她把我介绍到郁金香阳光会,这是一个关爱抑郁症患者的公益组织。正赶上他们征集有关心理健康的朗读作品,我从小就喜欢朗诵,又是抑郁症亲历者,就把录好的几部作品《海燕》、《曾经我以为》、《变老的时候》发给郁金香电台,播出后得到普遍认可,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没用的人。
后来我又结识了走出体制独立创业、专注青少年成瘾研究的何日辉医生;还有丈夫抑郁离去,独自带孩子走出阴影,完成自我救赎的伟大母亲鸿雁,她经常在我的朋友圈为我点赞,默默地给予我支持。
还有从双相的地狱中走出来、无惧病耻感的善良母亲朝晖;十年抑郁、两次骑行横穿中国的小伙子蜗牛行天下,他创立了《奔跑横穿中国》公众号,希望未来我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还有病愈后投身公益事业,坚持跑步传递正能量的抗郁长风。他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和北大求学的经历,让我深受感染,我默默把他视为榜样。
还有曾经患有抑郁,现又遭受癌症折磨,还要照顾自闭症儿子的乐观豁达母亲快乐顺天。她把化疗的经历、走出抑郁的心得、儿子的教育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发表在公众号上,我经常给她留言,其中一条是:“经历着多重的磨难,相信走出困境后,您的生命将有着无限的可能。”
智慧与美貌共存的英语老师刘野,曾在群里发过这样一条名言:“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尼布尔。”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接纳的定义。
她还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过去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是心理素质差,而心理素质差是由于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没吃过苦头。
还有乐于和大家分享心理学知识的王骏老师,从他那里我学到不少心理学干货;从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成长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坚强女孩凡睿;从多年强迫症中走出来的积极热情的张金美护士,她成立了“渡过”读者群,真诚地帮助还在经受抑郁折磨的患友们。
他们的一个个传奇故事,所展现出的坚强、勇敢、智慧的信念,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在我的身后,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守护、爱与鼓励,助我不断前行。
跑团和跑友
受长风和智深的影响,从去年9月我开始跑步。前几个月,我一个人跑,享受着脑啡肽带来的愉快与平静,却依然感到孤独。
随着我家这里举办马拉松赛事,跑团应运而生。起先跑团每周六日约跑,后来有专业教练带我们做跑前热身,爱心人士提供贴心补给;跑步过程中,大家三五成群,按照自己熟悉的配速跑,有热心跑友在一旁给我们拍照。从陌生人身旁经过,他们向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感到无比的自豪。
渐渐地,我的社交圈打开了,结识了很多跑友,被他们的热情、开朗、幽默所感染。跑完后,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跑步心得,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
跑团中有一位英语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已经50多岁了,他的家距离学校二十多公里,每天坚持早起跑步去学校,比我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还能跑,有时还会赤脚跑步。有一次我问他:“每天这么大的跑量不伤膝盖吗?”他的回答让我获益良多:“很多时候我们会相信专家的建议,但更要相信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经验。”
因为“渡过”公号作者群,我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因为跑团,我真正融入到这座城市。这两大群体重塑了我的社会支持系统。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