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姑娘对我表达了对婚恋问题的担心。没有恋人的不知道怎么解决“个人问题”,担心别人接受不了自己是个精神病患者,问我是怎么让老公接受、理解的。离异的也对将来的生活表达担忧,害怕孤独一生的凄凉日子。
我理解她们的感受。人类是群居动物,青春期到了,就开始求偶了。更不用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路走久了,受了伤,承受着痛苦,更渴望在绝望时有一束光照亮我们,在我们崩溃痛哭的时候抱紧我们。包括我自己也是,读《躁郁之心》时,我就很羡慕作者,为什么她总是能找到真爱,给她真心的接纳和安全感。爱情,真的可以让笑容照亮整个房间。
对于怎么让别人接受我有病的问题,我似乎没有碰到过。这么多年,就算我自卑到太平洋深处,我也从来不会认为这是我低人一等的缺陷。所以,没有一个男生因为我有抑郁症而不能接受我,甚至很多都是得知我有病之后追求我的,包括我老公。
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慢性病患者,病毒携带者,各种先天性疾病,更别提什么身高外貌性格教养,那不能为别人接受的,多不胜数。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地中海贫血有明确的遗传基因,甚至癌症患者都要谈恋爱啊。
我有几个病友,就是化疗期间谈上的恋人,包括一个34岁的女病友。化疗照做,男友照谈,现在还在计划结婚了。肿瘤的五年存活率也就是百分之三十多而已。只争朝夕,才是积极的人生。
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主要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别人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以为你是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和理智的。要消除这种恐惧,我们就要不断给自己做加法,事业、颜值、人品,展现出我们美好的素质:善良友善,能干有为。那么,可控的疾病只是我们身上的伤疤,阻挡不了我们身上的光芒。
比如,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刘野老师,工作上患上抑郁症,当时的男朋友在她治疗期间就和她领证,希望以此挽留当时失去生存信心的她。努力提高自己是通往真爱的道路。
当然,能接受配偶有精神疾病的人多,但是能长久坚持的少。相爱只需要一瞬间,相处需要一辈子。情感障碍者本来情绪就波动大、安全感不足,容易依赖对方,把感情和责任放在对方身上。处理问题的手段不成熟,一旦产生矛盾,一些孩子气的处理方法会对感情造成严重伤害。
这些年来,我常常会听到病友在感情受挫后说的一句话,“我除了抑郁症,我怎么了我!”对,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在情绪的推动下,行为令对方难以接受,而且无法理解。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如何让配偶理解自己的问题的答案,我老公也不理解他,他还是知识分子。
但是我倒认为,理解不理解没有关系,能在爱的基础上,有接纳、支持和帮助,对我们稳定病情、享受生活就很有帮助了。大家找恋人,最好找原生家庭关系和睦,本人待人通情达理,性格良好的。这些人呢,不一定能理解你,但是他们懂得尊重人,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同。这样的关系会走得更远。至于怎么找到这样的人?碰运气,呵呵,看命。
此外,我认为不必把爱情看得太重。爱情只是普通感情中的一种,不必有过高的期待,过美的幻想。诚然,有人爱你,他会爱护你照顾你。但是,真心最难得,人心也最易变。最可靠的是,自己爱自己。
我也一直认为,“个人问题”是一个过时的词汇。有些地方的方言中,不说“谈恋爱”,用的是“谈亲戚”。也就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既然是一种生存方式,不解决,必然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但是现代社会,婚姻的功能已经从生存上升到情感了,连生育后代都不是必须的。我们情感障碍者也一样,不存在个人问题,只有想不想结婚,能不能遇到合适的人结婚的问题。
人生的磨难是提升自我的机会,我们要努力用提升自己,给自己和别人带去希望和光明。
当我们浑身散发着独立坚强的正能量光芒时,爱情还会远吗?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