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说天空中的一颗星代表地上的一个人,所以如果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就会有流星滑落天际。
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那若隐若现的点点星光,都会给予我希望和力量,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患抑郁症之后,我曾无数次仰望天空,内心悲怆无比,质问苍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让我经历如此痛苦的折磨?那种痛苦的孤独感,仿佛是你置身一个无人的星球,只有你一个人撕喊、哭诉,却没人可以给你回应。
抑郁症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内心的孤独。因为你找不到同伴,哪怕周围有家人陪伴,可是那种发自心底的孤独感是他们无法体会的。
(二)
有的时候懂得比陪伴更重要。 可是去哪里找和我一样的病友呢?且不说自己已经足不出户,即使身边有同样患病的人,大家也讳莫如深。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团队,有着相同患病经历的我们可以相扶走下去,一起对抗这可恶的抑郁症。适逢此时结缘“渡过”公众号,试着给张进老师留言,抱着一丝希望询问他是否可以组建一个抑郁症患者社群。让我大喜过望的是张进老师居然回复了我的留言,而且也在考虑建群一事。在我漫长黑暗的治疗之路上,这仿佛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一点星光照耀我前行的路,前方仿佛若有光。
2016年7月,张进老师请他的志愿者邹晗,建立了“渡过”互助群。说起来,这是“渡过”公号的第一个社群了。最初申请加入的成员一共只有30人,来自不同城市素未谋面的我们因为“渡过”而聚在了一起。
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说话也谨小慎微,后来大家一一作了自我介绍,也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病情。破冰成功,那种感觉仿佛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可以一起取暖的小伙伴。
大家很自觉遵守群规,不在群里抱怨、指责,大多是交流病情或者聊聊其他的事情。感觉无论在群里聊点什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治愈。因为你知道有人经历了你所经历的痛苦,有人懂得你的心,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支撑和力量。
(三)
“渡过”互助群走到今天是一年零三个月,这中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和结识的很多人,让我印象深刻。肥牛是个温柔、耐心,少女心爆棚的大女孩儿,我习惯叫她牛牛,她并不是典型的抑郁症,具体诊断是什么,用她的话来说,看过的医生各种诊断都下过,所以到最后她已经无所谓了。
她知道的疗法很多,而且一直在坚持做心理咨询。很多时候我都会私聊她,跟她讲自己的症状和困惑,她都会很耐心的回复安慰我。感觉她是一个你可以安心把所有小秘密托付给她的人。
小天喜欢叫我月亮姐姐,这个弟弟的经历让我很心疼。虽然他有个土豪的爸爸,可是他说自己并不是富二代。他一直怀疑自己的病是遗传,不过还好一直坚持下来。在群里他总是不温不火,有时候还自告奋勇担当群管的职责,维护群内秩序。还记得他和小米发生争执,小米退群,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小米重新回归群里,他们和好如初。
小浩弟弟的诊断和我一样,只是他的躁狂更严重一些。还记得他当时躁狂发作,被强制送进医院的封闭病房,好几天都没到群里冒泡,大家很担心他纷纷在群里询问他的情况。他母亲看到了我们在群里的留言,告知了他的情况,大家纷纷安慰小浩的母亲,并且给予适当的治疗建议。之后小浩调整了用药,躁狂症状得到了控制。现在小浩的病情已经慢慢转好,他也开始专心研究佛学。
还有小雨姐姐、飞马哥、阿春妹妹,我们就像家人一样互相守望,不轻易放弃自己。还记得飞马哥建立的正念冥想打卡群,让我第一次接触了正念冥想;也因为冥想,让我找到了治疗自己焦虑的有效方法。
还有群里会不定期邀请健心房老师做有关抑郁症方面的讲座,所有的知识对我们的恢复都大有裨益。还记得有一次是健心房的Moke老师来做关于抑郁症患者婚恋的问题,大家都积极提问题。肥牛还帮我问了几个问题,这些记忆弥足珍贵。
(四)
从组建伊始的人声鼎沸,到现在群里的互动渐渐减少,我知道这并不意味着大家的疏远,其实我们一直心心相通。我知道我们终究都要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通过生活慢慢疗愈自己,偶尔联系但是经常不在线,我想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脱离互助独自面对生活,这才是互助社群最终的目的,相聚其实是为了分离。
最近特别喜欢听一首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特别喜欢里面的歌词: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我想“渡过”互助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茫茫夜空中最亮的星,最特别的星。我们在治疗抑郁症的道路上同行,互相为彼此照亮前行的路。
◀扫描关注
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本公号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