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生活中普通而默默的想念

我上班两年后,考取了在职研究生。那时住宿条件好了很多,一个寝室只有三张床,不再是以前大学时的上下铺了。

刚开始,我们寝室只有我和一个姐姐。姐姐家在本地,晚上经常回家住,只有天气特别不好时才留宿寝室。我喜欢安静,喜欢独处,每天下班后,常常坐在书桌前写写作业,看看书就入睡了。 

一天下午,寝室又搬进来一个女孩。刚见到她时,她背对着我正在收拾床铺。身材苗条、黑色长裙、披肩棕色卷发、两个大圈耳环。她似乎也感应到我,转过身,笑眯眯地说:“我叫欣欣”。

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窘促,心里想,“完了,宁静的生活不再有。这么时尚、美丽、开朗的女孩,我们能相处好吗?”那天晚上,我书也看不进去,时不常的抬起头看看这个工科女,她正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卸妆。

我喜欢过一成不变的生活,每天重复着上班、学习、睡觉。白天的工作已经让我很紧张和焦虑,晚上回来很疲惫了。即使每晚学习效率很低,效果不好,我也要求自己看一会课件和笔记,好应付考试。经常看着欣欣窝在床上追剧,边看边笑,轻松快乐的样子,我突然很羡慕,也很想放松下来,又该如何去做呢?

这个家伙就像会“读心术”,忽然开口对我说:“娟娟,上班累吧,晚上回来就少学会,不要把自己崩的太紧了。反正都有工作了,可以松口气,和我一起轻松的享受生活吧。” 

她带动我改变 

随后的那天晚上,她准备好化妆包等我回来。我刚进屋,她就把我神秘的拉到书桌前,轻轻的按坐在椅子上,说要让我变得漂亮。她精心地为我涂抹、化妆。我满意后,她就教我。每天早晨出门前,她好好看看我,妆容是不是得体。 

接着,她开始教我搭配衣装。她带我去商场试穿衣服,找符合我气质的样式。商场的衣服太贵,她知道我不会消费,又陪我去一般商场去购买相同样式的。她陪我去打理头发,说喜欢我美美的。 

那时,我很懒,每日不是坐着就是躺着。她是个爱运动的女孩,多次游说我去参加学校的健美操班。第一次我们去跳操,我明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慢半拍不说,还经常顺拐,手忙脚乱的,整场下来我好紧张,没有感受到半点快乐。回到寝室后,她认真回忆老师教的动作,带着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从那以后,我对跳操之类的活动不那么恐惧。 

女孩子都爱追剧,特别是韩剧,我是个例外。那时的我,认为时间只有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才是值得的。其实,我工作也没有做好,学习也没有学好。欣欣爱看美剧《老友记》,总是笑得哈哈的,我那时实在是欣赏不了那部剧,觉得乱糟糟的。她安慰我说,等你心态更轻松些就会喜欢了。

今年,我觉得状态轻松多了,看起了《老友记》,也是笑得哈哈的。欣欣是了解我的。 

她与我共忧 

我小妹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非常焦虑。那时我们这还是考后估分报志愿,我感觉妹妹估的分数和选的学校都过高了,劝她,她也不听。 

那晚我彻夜未眠,欣欣看到我焦虑、憔悴,对我说,“娟娟,你一晚上没睡好,那说明报的志愿确实不托底,换个志愿吧。”她与我一起说服妹妹改志愿。我无力不想起床,她就坐在我床边,拿着纸和笔,和我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研究,终于选定了学校。妹妹分数下来后,顺利考取了我和欣欣一起研究报考的学校。

我是敏感的。工作中的人际交往也会令我感到困扰。欣欣虽然比我小两岁,但她善于与人交往,做事懂得分寸。她告诉我要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我有时听着她的分析,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她总是大声吵着、嚷着下次再也不帮我分析,但一直都没有“下次”。 

再相见

欣欣毕业后去了北京。她临行前嘱咐我,每天要把自己收拾的美丽,不能因为没有她的监督就邋遢回去。 

我生完宝宝那年,她回来看我。我产后抑郁状况加重了,没有精力去挑选衣服、打扮,甚至洗脸、洗澡都成为负担,体重也涨了30斤,一切都邋遢了回去。我见了她,忍不住哭了。她很心疼我当时的状态,默默陪着我,告诉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去年,我去北京看病,顺路去看望她。她为了能空出一天时间陪我,提前一周每天晚上加班2小时。我们相见,我的邋遢状态依旧没有太多好转。我告诉她,我抑郁了。她立刻问我“是生活遇到困难了吗?”“没有,是性格的原因吧。”她对我说:“娟娟,你不能总为家人、别人而活着,要为自己而活,这样才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动力。” 

第二天,返家的火车上,我的微信、邮箱分别收到了她收集的关于抗击抑郁的资料。她说,她今天才第一次接触抑郁,知道了抑郁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有信心是可以治好的。 

她自从知道我焦虑、抑郁后,经常留意抗抑郁的方法,要是听说谁通过某种方式康复了,就去打听研究,把她认为相对靠谱的方法告诉我。昨天,她在微信上给我留言,“你是我的心病,我要多想办法,让你好起来”。这句话让我控制不住落泪。

我与她共处一室2年。现在我每次路过十二公寓、食堂、健美操房,韩国小餐馆,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和她在这些地方做过的事情。她嘴上很嫌弃我的刻板和“革命”,但又带我去体验美丽、青春、快乐、轻松。和她在一起,是我人生第一次有信心从以往孤寂的生活里迈出来,走进丰富的世界。 

我和欣她平时不经常联络,但空间和时间一点都没有影响我们彼此的想念和挂念。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