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必然与之进行的是第一次反抗,这是他以后所有斗争的模式。人是怎样通过第一场战斗的,已经昭示着未来。”
——弗兰兹·卡夫卡
(一)
我记忆中的第一场“战斗”,大约发生在我六、七岁的时候。
记得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父亲命令我在堂屋跪下(已经不记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是否对这没来由的屈辱做过一点抵抗),然后我就跪了下来。父亲让我交代这两天我做过什么坏事,我断然否认。这被视为对“罪行”的掩盖,招致了严厉的棍棒惩戒。
我并不知道这“罪行”所指为何,自然无法交代,这被视为冥顽不灵。最后,在父亲棍棒与言语的启发下,我终于明白他说的是什么罪:偷了家里5毛钱。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家里昨天丢了5毛钱,而今天他在小卖部的老板获悉我用5毛钱买了零食,于是必然是我偷了这5毛钱。我挣扎着要维护自己的清白;但我维护自己尊严的决心,终究不敌他惩治犯罪的正义感。在一旁爷爷奶奶的劝诱下,在胜利无望的前景下,我屈服:他既是法官,又是原告,而我只是被审判者。审判并不是为了定罪,更不是为了求得公道,只是为了让我认罪伏法!
无疑,这场“成功的审判”,彻底摧毁了我身上残存的自我肯定、自我维护的意志和能力,之后的十多年里,我只有服服帖帖。人生的第一场战斗中,我被宣判、被打败、被遗弃,伤痕累累。
这场明显屈辱的审判,还好没有给我留下屈辱的记忆(也许对一个天真的孩子来说,“屈辱”尚属一种不能理解的情感)。让我深深体验到屈辱为何物的是另一次伤害。
大概是我读初二的那一年,秋冬时节,我嘻嘻哈哈在家玩耍,这是父亲一向看不惯的。当时,父亲正在辅导我作文,看到一篇文章,写到一只狐狸为了捕获鸭子而长时间潜伏在冰面上。他以此教育我要向狐狸学习,学习要有目标、有耐心。可能是我当时不逊的姿态触动了他的怒火,他命我站在堂屋外朗读这篇文章。记得当时正是阴雨天气,但他可怕的脸色却比外面的天色更加阴沉。我明显看得出,他咬牙切齿地压抑着怒火,似乎恨不得暴打我一顿才解气。我站在门外,呜咽着诵读,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二)
母亲给我留下的记忆,也没有太多令人欣慰之处。记得初中毕业前几天,出于让我高兴的目的,她跟我说,等我考试回来给我煮玉米吃,这对我来说的确是值得欣喜和期待的。可是等我考完回家,玉米还没有熟。一半出于赌气,一半出于撒娇,我嘟嘟囔囔地表达了不满。已不记得她当时说了什么,反正马上我就噤若寒蝉了。
我之所以对母亲也这样驯服,是因她跟父亲一样令我恐惧,虽然程度并不那么严重。之前我的记忆中,两次被她赶到床下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伤害,恐惧就其后果之一。
一次是夏天,家里来了客人,我和她、姐姐三个人睡。大概的情形是,她对我的什么看法先反对后赞同,我的回应好像是“本来就是!”这种“不知感激”的态度刺伤了她的自尊,她命令我“滚下去”!
如果我好言相求,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但我选择了不哀求。深感伤害的我到客人房间的门前饮泣,然后被他们“收留”。
另一次已不记得时间和原因,只记得她对我说“滚到灶前面去睡”。出于赌气我就去了,一夜睡在那里,第二天被奶奶笑话“蜷得就像条狗”。
是的,活得就像条狗——活着,但没有温暖,没有尊严,这是我对童年的真实感受。(待续)
作者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zenmind9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
- 渡过专栏: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 渡过专栏:佛法的真正慈悲和智慧
- 渡过专栏:这就是我“感谢”生病的原因
- 渡过专栏:在路上:一切尚好,简简单单
- 渡过专栏:“渡过”公号成立社群联盟(附社
- 渡过专栏: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
- 渡过专栏:“渡过”家长群广州线下活动答疑
- 渡过专栏: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
- 渡过专栏:双相,我愿与你握手言和
- 渡过专栏:在正确和善良之间,我选择善良
- 渡过专栏: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 渡过专栏:任凭前路艰难,我亦无所畏惧
- 渡过专栏:横亘在和父亲之间的墙,我打不开
- 渡过专栏:放心吧,会好的!
- 渡过专栏:瞬间与永恒——关于摄影的哲思
- 渡过专栏:认识这头“野兽”的真面目
- 渡过专栏:【启事】第二期“写作疗愈”班将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碎片人生,砥砺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打开内心,让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四: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最后一次复发的记忆碎片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一:八年求索,揖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二:心灵成长之路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三:重构家庭秩序
- 渡过专栏:【炼狱地图】之四:临床治愈是真
- 渡过专栏:就业是最好的康复——探访心智障
- 渡过专栏:一位双相少女的心语:我们是被神
- 渡过专栏:孩子得抑郁症,是父母的错吗?
- 渡过专栏:【渡过 · 周末版】外婆的家,我
- 渡过专栏:改变性格,实现康复: 一位大学
- 渡过专栏:【爱心 · 福利】为来京看病的孩
- 渡过专栏:陪伴者手册(提纲) || 渡过
- 渡过专栏:【“渡过”社群讲座】 强迫的机
- 渡过专栏:“渡过”将启动“陪伴者计划”:
- 渡过专栏:我和“渡过”的故事
- 渡过专栏:莫问前尘往事 但求策马扬鞭:写
- 渡过专栏:【王智雄专栏】之三:答患儿家长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亲人的守望,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前路漫漫,愿景
- 渡过专栏:【2018新年献辞】“渡过”作者致
- 渡过专栏:【渡过 · 假日版】“我需要你,
- 渡过专栏:中国民间抗郁18年
- 渡过专栏:我如何断离精神依赖,获得真正独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读书】终其一生
- 渡过专栏:精神分裂症,可怕但可防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五:感受人生荒
- 渡过专栏:穿越黑暗的朝圣者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四:人际交往中
- 渡过专栏:【渡过·周末版】我和婆婆
- 渡过专栏:【浴火重生】之十三:理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