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专栏:燕子的故事:你渡我,我渡他,接力共渡

我劝燕子去看医生

2017年8月21日下午,我与燕子相识。

燕子先是关注了“渡过”公众号,然后进了读者四群。当时四群刚建,很热闹,很多人讨论病情,燕子一时不适应,就退群了。

虽然退了群,她仍和我说话。她发过来一个链接,题目是《骄傲地活着》,问写的是不是我。我说是的。她夸奖我说:“你的内心够强大。”我知道她找我肯定有事,就问她:“你有事吗?”她说“有”。

她开始叙述她的情况:一开始觉得自己哪都不舒服,担心自己和家人生病。7月底出差时,心慌气短,担心得了心梗或者中风,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从8月7日开始失眠,到现在失眠半个月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身体没有问题。没有了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常常想到死,但是不敢,等等。

因为我当年的症状也是失眠,对她的情况能够做出大体的判断,就劝她到当地的精神专科去确诊。她对我的话半信半疑,说她老公认为她没病,不让她去。

看来我能够做的,就是帮她下决心去看医生。我给她发过去我写的《未竟抗郁路》连载四篇,让她了解我的情况。从交谈中我得知她也是一名教师。这个职业给了我信心,她有文化,不会讳疾忌医的;但我也知道,这个职业容易固执己见,说服她去看病,不会很容易。

她开始向我诉苦。“我以前非常在乎老公和孩子,现在他们在我眼里是外人”;“本来我是一个爱干净、喜欢收拾屋子的人,现在什么都不想干,不想说话,不想吃饭。到班上没精打采,疲惫不堪”;“我很害怕,现在瘦的厉害。”

我说那就快去看医生呀。她说怕药的副作用。我就问她,是治病重要,还是药物副作用可怕?想不想好起来?当她终于说,“我现在就想治好我自己”,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但她还是徘徊,摇摆不定。“我想生二胎”;“我想陪女儿长大,不想缺席她的人生”;“突然间一阵悲哀,觉得人生漫长”;“我是不是傻掉了,是不是很严重”;“不去综合医院,县里的医院不能治吗?”面对她的各种纠结和疑问,我感觉我快要失去耐心了。“爱去不去吧。”我想。

8月22日上午十点,她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姐姐,我现在买票去市里了。”我为她能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感到由衷的高兴,立刻回信给她:“你真棒!不要怕。”

 

住院治疗的日子

晚上八点,燕子发来信息,说她住院了,诊断的结果是焦虑转抑郁,轻度转中度。

她说她已经半个月没有掉眼泪了,今天哭了好几次。我安慰她说能哭出来是好事,起码说明感情不再麻木了。

在住院的日子,她几乎每天都给我发信息。她说吃了药,能睡着觉了,但早晨起床头晕,感觉记忆力下降,乏力,不想动。中午还是睡不着觉,心慌。情绪起起落落,高兴不起来。

有一天她看了“渡过”上的《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疾病》一文,又开始焦虑。担心自己是双相,怕医生看错了病,药不对症,打不开她这把锁,射不中抑郁这只蚊子。问我想没想过放弃治疗。

我说从来没有,我相信医生,也坚信自己会好起来。她这才放下心来,说她也要好起来。

8月25日下午5点多,她又发信息给我,说她心烦。我问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她姑不让她住院了,说药物副作用太大,让她回去,找个跳大神的,给她破破。

我问她打算怎么办?她说她相信科学,选择住院。看到她终于坚定地相信医生,我的心完全放了下来。

我安慰她会好起来的,只需要时间,需要药物慢慢起作用。我经常把我出去玩的照片发给她,让她坚信不久以后,会像我一样过上正常、快乐的生活。

她的状态在反反复复中慢慢好了起来,陆续给我发来一些医院生活的照片。她住的那个医院条件很好,有唱歌的歌房,有锻炼身体的运动场。早起做操,晚上锻炼,定期讲课。老公和爸爸妈妈、弟弟、同事都去看她。她常常和抑友外出散步,看人打牌和跳舞。

她的心情,由原来像蒙了一层淡淡的灰,到心情淡淡的,慢慢进展到比较平静,到能够哈哈大笑。每天抑郁的时间,也从整个上午,缩短到只有早起时低落一会儿。

8月26日上午9点,她惊喜地告诉我,她终于觉得自己不是行尸走肉了,有感情了,知道想女儿和老公了。我笑着对她说:“放心吧,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心中的疑问少了,她发来的信息也越来越少。我知道她的药物起作用了,她正在走向治愈。

走上渡人之路

住了二十多天后,燕子带药出院了。回到家里,她的状态还是反反复复。情绪不高,有点焦虑,怀疑自己是双向情感障碍,担心无法生二胎,上班的时候感觉累。

为早日康复,她坚持上班,每天做操锻炼身体,给女儿洗澡,送女儿学琴,陪她做作业,睡觉。吃美食,聚餐,外出游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找回了丢失的幸福感。住院前,她体重94斤,面黄肌瘦,憔悴不堪。现在98斤,气色好了很多,和以前比判若两人。

前天她在群里晒出几张照片。我给她做了一个美篇,陪上如下一段文字:“燕子身材高挑匀称,身着一袭到脚踝藏蓝色露肩长裙。一枚六瓣小花胸针点缀胸前,小巧别致。黑发飘飘,右耳发髻处别着一朵粉红色的花。两个深深的小酒窝,盛满甜蜜的笑。左手扶竹,满眼迷离,丹唇微启,笑靥如花,一副在美好的时光里幸福满满的样子。”

渐渐康复的燕子,走上了自渡渡人之路。10月18日,她组建了“森田群聊”群,一共15人,邀请我入群。“森田疗法的理念是不问症状,不问过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每个抑郁症病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面对痛苦,我们都要骄傲地活着,相信总会有好起来的那一天。”她在群里倾尽全力帮助鼓励抑友。

有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病情发反复复,对康复没有信心。她就现身说法,给他希望;有一个抑友与老公闹矛盾,在群里哭诉,她出来安慰;有一对母子,孩子得了强迫症。有的人对孩子指指点点,说他是神经病,孩子受了刺激,状态不好,她同情他们母子,想拉他们进群,可惜联系不上。她还向抑友推荐“渡过”公号,分享公号上的文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负阴抱阳,一切都在循环往复中。相信燕子越来越好!

本文转载自张进老师的精神健康公号——渡过,这是由《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张进发起的精神健康公号,旨在科普知识,记录案例,联合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复社区。扫描二维码可关注此公号。


 

 

 

 

 

 

 

 

 

◀扫描关注

相关文章